“內外圈的咬合也不理想,稍一轉動就卡死。”
“試做的樣品全成了廢料,根本裝不上機架!”
李沐撫摸著粗糙的金屬部件暗歎。軸承看似簡單,實則對精度的要求近乎苛刻。沒有精密量具和穩定車床,全憑鐵匠手感就像閉眼走鋼絲。
“材料淬火時容易變形......”他正指點著工匠調整淬火工藝,忽然聽見身後傳來急促腳步聲。
“李公子!”
兩道身影逆著陽光疾步而來。左側道人衣袂翻飛,腰間銅鈴叮當作響;右側青年持拂塵,每一步都踏得院中落葉驚飛。
李沐瞳孔驟縮,手中扳鉗哐當墜地。
“袁天罡?李淳風?”
白須老道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袖中抖出密密麻麻的竹簡:“貧道將《丹方要術》與公子所言酸堿反應對照,發現第七頁這行記載——”
滔滔不絕的追問聲中,李沐緊繃的後背漸漸鬆弛。原來這位神算大家捧著硫磺硝石琢磨半月,早把相麵之術拋到九霄雲外。
“袁真人且看這個。”他笑著引對方走向實驗室,玻璃器皿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若能令這位天才沉迷化學,或許大唐將提前千年誕生出元素周期表。
鎏金漏鬥的虹吸現象引得袁天罡連聲驚歎,李沐注視著他發亮的眼睛,忽然想起那些教了二十遍仍分不清遊標卡尺刻度的匠人。
“袁道長,且聽我細細道來。”
“物質變化之道,遠不止於尋常所見。元素相合,可化為萬千形態。”
“就如銅器所生綠痕,實為堿式碳酸銅,乃由......”
李沐與袁天罡暢談化學之理,將更深奧的學問一一傳授。
袁天罡聽得入迷,時而撫掌而笑,時而凝神思索,神色間儘是頓悟之喜,儼然一副“朝聞道,夕死可矣”之態。
李沐亦毫無保留,傾儘所知。他本就不願終日困於方寸之地,與那些危險之物為伴。如今既有袁天罡這般癡迷丹道又無畏生死之人,何不將這些學問托付於他?
往後種種試驗,儘可交予袁天罡操持。李沐隻需靜觀其成,坐享其果。
“袁道長,既然你如此醉心此道,我便將所知儘數相授!”
“須知化學之變,妙用無窮——”
袁天罡連連頷首,深以為然:“確是如此!自研習此術,我煉丹之效已大有精進......”
李沐聞言,眉頭一皺,急忙打斷:“非是煉丹!”
“此術之用,當惠及天下民生,革新萬物!”
“譬如以海水熬鹽製鹵,可得鹽酸,可除鐵鏽、鞣製皮革,乃至溶石采礦......若能將三酸兩堿儘數製出,便可奠定化工之基!”
僅此寥寥數語,已令袁天罡瞠目結舌。他未曾料到,化學竟有如此改天換地之能!
“三酸兩堿......”
袁天罡喃喃重複,眸光愈發明亮,仿佛窺見一方新天地正在眼前展開。他再按捺不住心中急切,連聲追問:“小郎君,這三酸兩堿究竟是何物?如何製取?又有何妙用?”
見袁天罡已步入自己預設之途,李沐暗自欣然。他無視旁人疑惑目光,詳述道:
“三酸者,乃硝酸);兩堿者,乃氫氧化鈉naoh)、碳酸鈉na??)。此皆為化工根基,循此而進,或可參透萬物本質!”
“袁道長既有此誌,何不入我大唐科學院?我可專設化學分院,撥予人手器物,供你潛心鑽研。”
“此乃變革天地之術,亦是不朽之功——”
袁天罡應李沐之邀,決意入主大唐科學院,籌建化學分院。
此舉既合己誌,又應李二所托,可謂兩全其美。
“小郎君,院所與原料何在?”
“我即刻便要著手籌建!三酸兩堿既為要物,自當速速製出!”
袁天罡迫不及待地想要著手創建化學分院。
李沐欣然應允,對其所有要求都一一滿足。
不僅為袁天罡安排了一處寬敞的院落,還配備了許多能工巧匠,並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袁道長加入大唐科學院,必將開創輝煌前程,為大唐帶來無數新事物!"
"以道長的非凡才智,定能在短時間內推動化學學科發展。"
"或許將來科舉考試中會出現袁道長的化學研究成果,用以教化天下學子。"
李沐向袁天罡透露了科舉改革的想法,強調化學研究的廣闊前景。
他滿懷期待地想知道,有袁天罡參與的化學研究會取得怎樣的成就。
此前與皇上的商議中,已決定在科舉中增設多門科目。
化學作為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學問,自然不可或缺。李沐所言句句屬實。
袁天罡聞言更是欣喜若狂。
"科舉要考化學?"
"這實在太好了!"
"如此一來,天下學子必會主動研習化學,同道中人將越來越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袁天罡最在意的並非名垂青史,而是自己鐘愛的化學能夠發揚光大,後繼有人。
這對他畢生的追求是最大的肯定。
他將擁有更多誌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探索世間萬物的奧秘!
在取得李沐支持後,袁天罡立即動身籌建化學分院。
一直旁觀的李淳風麵露驚詫與敬佩之色。
雖然多數人聽不懂方才的討論,但李淳風非同一般。
他學識淵博,見識超群,卻仍為李沐的化學理論感到耳目一新。
李淳風鄭重地向李沐行禮:
"小郎君所論的化學之道確實精妙!"
"若非對煉丹興趣不大,說不定我也會像袁天罡那樣投身化學分院。"
"此學問對大唐至關重要,袁道長的選擇令人欽佩!"
李沐這才注意到一旁的李淳風,心中暗叫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