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深深的疑惑_大唐:開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5章 深深的疑惑(1 / 2)

"楊兄,零件的尺寸精度是重中之重。唯有規格統一,不同工匠打造的部件才能完美組合。"

"這種標準化生產還能便捷維修,隻需更換損壞零件即可,這對大型織布工坊尤為重要。"

"務必嚴格把控質量與精度,絲毫不能馬虎,明白嗎?"

標準化的核心在於精密製造。

正如後世頂尖機床的製造原理,精密加工能力是一切機械之母。

李沐規劃的織布工坊將容納成千上萬的工人,統一標準能大幅提升維修效率。

經過反複叮囑,楊三尺終於意識到其中深意。

"精密...標準..."

他鄭重其事地默念著,仿佛要將這些字眼烙進腦海。

"李公子,我明白了!"

"我定會以最高標準要求每一件產品,力求儘善儘美!"

這番教誨深深影響了楊三尺。日後執掌機械製造局時,他將精密標準奉為圭臬,近乎偏執地追求完美。

工匠們雖飽受苛求之苦,卻也因此打造出享譽四方的優質產品。"機械一局製造"成為品質保證,深受百姓信賴。

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影響整個大唐,使"大唐製造"名揚海外,成為各國追捧的珍寶。異邦子民無不以擁有大唐製品為榮,這種文化影響力遠超後世德日標準。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眼下李沐隻要求楊三尺建立基本標準即可。

新的開始

流水線一經啟動,便標誌著工業化進程正式展開。

大唐這艘正在積蓄動力,即將乘風破浪!

"該交代的都已說明,接下來全看你的表現了。"

"相信你能做到最好。"

"楊三尺,我看好你!去吧!"

安排完機械局與生產線事宜後,李沐將楊三尺遣退。

楊三尺滿懷熱忱,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期待,開始調派人手籌建機械局。

他定當竭儘全力,不負李公子的信任!

......

寒冬漸逝,春意臨近。

這個冬天,長安城非但不冷,反而格外溫暖。

家家戶戶用上蜂窩煤與煤爐後,烹飪取暖都便利許多。

雖未達春暖花開之境,但再無人凍斃街頭。

這看似尋常的改變,實乃重大突破。

往昔每逢隆冬,體弱者常難熬過嚴寒。即便在後世發達的東歐,凍死事件仍時有發生。

如今大唐百姓能平安過冬,堪稱盛世之兆!

民眾對朝廷與天子的擁戴之情與日俱增。

而對發明蜂窩煤的李財神,更是奉若神明供奉。

若非身處現實世界,李沐恐怕已位列仙班。

這些虛名李沐並不在意,他真正欣慰的是大唐的......

工業之基

在李沐的運籌帷幄下,渭水鐵廠成為大唐工業命脈。

每根煙囪飄出的黑煙,都在為帝國注入新鮮血液。

除鋼鐵煤炭外,其他工業領域也成果斐然。

李沐遠眺長安城中那座鋼筋鐵骨的宏偉建築,目露喜色。

"長安醫院,鋼筋混凝土的傑作!"

"水泥生產技術全麵鋪開,無論是我的首座水泥廠,還是各地商盟新建的工廠,產量都在節節攀升。"

未來,水泥道路將遍布大唐疆域!

鋼筋水泥構築的高樓大壩將拔地而起,大唐終見改造自然的曙光!

鋼鐵煤炭是工業的筋骨血脈,水泥則是豐盈的肌理。

它塑造出工業巨人的完整形態,賦予其扭轉乾坤之力!

用鋼鐵水泥鑄就的造物,將持續拓展人類疆域。

水泥路延伸之處,文明必將取代蒙昧。

或者說:凡水泥路通達之地,皆是大唐神聖疆土!

無論中原沃野、北疆荒漠還是南國雨林,隻要鋪就水泥道路,都將永載大唐版圖!

正因如此,李二陛下才鼎力支持李沐推廣水泥技術,助力商會興建工廠。

李沐望著遠方,心中豪情萬丈。隻要一條直通草原的水泥大道建成,那些遊牧民族根本不值一提!

廣袤草原將成為大唐的後花園。

此刻,他仿佛看到了夢想成真的曙光。

"......"

"軍事征伐就讓陛下和朝臣們費心吧。"

"我李沐隻願做個推動農耕與科技的引路人。"

他壓根不想理會邊疆戰事——即便沒有他,大唐鐵騎也足以橫掃大漠。那位草原可汗,不就被押到長安獻舞了嗎?

在他的推動下,國力蒸蒸日上。收拾那些遊牧部族,易如反掌。隻看朝廷何時決策,或對方自尋死路罷了。

華夏底蘊深厚,隻要內政穩固,外敵不過螳臂當車。

盤點完鋼鐵水泥的產量,他的目光轉向科教大業。

"科學院已初具規模,網羅了不少人才。"

"化學、機械、醫學三院框架已成,未來可期。"

"其他學科尚需慢慢物色賢才。"

"倒是教育......"

提及教育,他不禁扶額。


最新小说: 穿越三國之扶持漢獻帝一統天下 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長安! 吾為昊天帝 兵者,俠也 高冷校花帶兩個蘿莉女兒喊爸爸 殺戮都市! 四合院:從火車列車員開始 時間囚籠千年回響 穿書後,我和霸總契約結婚了 都重生了,必須打網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