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鄭少祥的嗓音愈發顫抖:"十...十文錢!"
"那布料比我們的還厚實精美!"
"噗——"
鄭經承噴出半口茶湯,眼珠暴突。
"胡說八道!"
"這價錢連本錢都不夠!"
"你小子莫不是撞邪了?"
鄭少祥急得直跺腳:"千真萬確啊族長!"
"現在滿城百姓都快把布莊門檻踏平了!"
"千真萬確!十文錢一匹布,絕無虛言!"
"李家當真以十文錢的價格向百姓售賣布料!"
"我們世家經營的布莊,如今門庭冷落,連半個人影都見不著了!"
鄭少祥費儘口舌辯解自己神誌清醒。
至此,鄭經承不得不信了。
"咚——"
鄭經承心頭猛地一滯,整個人僵在原地。
"十文錢......"
"十文錢......"
"這價格......"
鄭經承的思緒驟然斷裂。
另起段落
布料行情徹底崩塌,令鄭經承手足無措。
他無法承受這般慘重損失,更不信李沐能將成本壓至極低。
最終他選擇冷眼旁觀,等待轉機。
然而李家新式織機已超越時代,這般低價竟能長久維持,甚至日後仍有降價空間!
此刻顧元寶正滿麵紅光地向李沐報捷:"郎君大喜!三百萬匹布銷售一空,按十文一匹核算,共得三十萬貫現錢全數運回!"
李沐聞言頷首。短短數日便有如此進賬,而布料乃民生必需,日後財源更將滾滾而來。
但他對這些錢財渾不在意,朗聲宣布:"扣除成本稅賦,餘利儘數犒賞新唐紡織廠上下!從掌事到女工,人人有份——這是她們勤勉應得的回報!"
"再傳話全廠:加緊生產,後頭還有厚賞!"
這番重賞令全廠歡騰。女工們捧著數百文到數貫不等的賞錢,喜極而泣:
"天爺!這般厚賞!"
"郎君真是菩薩心腸!"
"咱們定要織出更多好布!"
周遭親友見狀更是悔青了腸子:"早知就該去應征!這般好差事竟錯過了!"
重賞之下,紗錠飛轉如雷。女工們乾勁衝天,新布如潮水般湧向市集。
真正的傾軋開始了。
李記布匹以低價高質橫掃長安,不過五六日,搶購人潮漸歇——百姓家中囤貨已足,十文一布的市價終成尋常。
百姓們震驚不已。
“十文錢一匹布,竟賣了這麼久,還源源不斷?”
“難道以後布料都這麼便宜了?”
“新唐紡織廠到底有何神通,能把本錢壓得這麼低?”
“這麼說,以後人人都能穿得起衣裳,衣服不值錢了?”
從前說到窮苦,總是吃不飽、穿不暖。
大唐開國這些年,這樣的窮苦人還不少。
自打紅薯推廣,吃飯總算不愁了。
如今李沐低價賣布,又讓所有百姓都能穿上新衣。
十文一匹,誰都買得起。
百姓們扯了布,立刻量體裁衣,縫製新衫。
“穿新衣服嘍!”
“布這麼便宜,不給全家做幾身新衣裳,實在說不過去!”
“娃娃穿上新衣,也能過個好年!”
一時間,關中百姓紛紛買布裁衣。
吃飽穿暖,百姓們煥然一新,日子越過越好。
眼看著生活翻天覆地,大唐百姓的精氣神也為之一變。
盛世氣象,漸漸顯露。
“咱們平頭百姓,竟能吃飽穿暖,大唐盛世真來了!”
“這都是陛下治國有方。多謝陛下讓咱們過上好日子!吾皇李世民,真乃千古聖君!”
“吾皇……”
長安城,即將竣工的鋼筋樓宇上,李淳風立在樓頂遠眺。
忽然神色一動,仰首望天。
“這是……盛世氣運!”
“大唐國運竟已升騰,臻至鼎盛?”
“開國才幾年,簡直匪夷所思!”
在他眼中,無形氣運籠罩長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本赤紅的國運,已化作純金。
這不僅是盛世的征兆,更是萬民歸心的寫照。
此刻的大唐,已超越曆代,成為華夏最輝煌的朝代。
李淳風身處這般氣運中,隻覺通體舒泰,飄飄欲仙。
國運昌隆,對他這般人物亦有莫大裨益。
他喜不自勝,欣然自語:
“妙極!”
“大唐有如此氣象,理當向陛下道賀!”
說罷放下手中事務,直奔皇宮。
與此同時,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聞聽民間喜訊,也滿麵春風地入宮麵聖。
太極殿上,群臣齊聚。
李世民端坐龍椅,威儀天成,與在李沐麵前判若兩人。
若李沐得見,怕是不敢相認。
“臣等叩見陛下!”
群臣行禮,個個喜形於色。
“陛下,小郎君的新唐紡織廠大獲成功,低價售布於民。”
“如今大唐百姓,人人皆有新衣可穿!”
“百姓溫飽無憂,盛世已至!”
盛世之基
古時所謂盛世,所求不過百姓溫飽而已。
然而這看似簡單的標準,卻鮮有朝代能夠達成。
如今僅是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大唐便已步入如此光景,殿中文武無不心生敬服。
“盛世降臨,實乃大喜!”
“臣等恭賀陛下,恭賀大唐!”
群臣齊聲高呼,殿內喜氣盈天。
李世民更是滿麵紅光,激動得指尖發顫,眼中光彩流轉。
“好!甚好!”
“諸卿功不可沒!”
“大唐能有今日,朕心甚慰!”
他言語間難掩自豪。
能將大唐帶到如此境地,李世民自認無愧於之位。
但他更明白,這一切皆因李沐之故。
若無李沐,大唐百姓想要衣食豐足,至少還需數十載光陰。
喜歡大唐:開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