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家裡田地都快忙不過來了_大唐:開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唐:開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 第98章 家裡田地都快忙不過來了

第98章 家裡田地都快忙不過來了(1 / 2)

李二也不繞彎子,直接將李沐提出的八牛犁巡回耕田隊一事詳細道來。

兩人聽完,頓時麵露驚訝之色。

“八牛犁耕田隊?竟能巡回替百姓耕田?”

“農耕之事,還能如此安排?”

“妙極!李郎君此法,實在高明!”

毫無疑問,這前所未有的耕田方式讓兩人震驚不已,一時竟有些難以置信。

如此一來,關中的春耕問題便可迅速解決,同時朝廷的影響力也能借此深入民間。

百姓們見到耕田隊,必然會感歎朝廷心係民生,陛下更是聖明賢德!

對此,長孫無忌與房玄齡自然全力支持。

“此計甚好!”

“陛下,臣讚同由朝廷組織耕田隊,協助百姓耕種!”

“臣這便去調集耕牛,招募人手,早做準備!”

身為戶部尚書,長孫無忌本就負責此類事務。此刻他毫不猶豫,當即行事。

李二欣然點頭,略作思索後,又補充道:

“好!此事交由你去辦,朕很放心!”

“另有一事,今年的春耕典禮,朕不打算在上林苑的皇莊舉行,而是要親自率領八牛犁耕田隊,在長安城外向百姓展示其耕田之效!”

這……

春耕典禮乃古禮,向來莊重肅穆,若按禮官之製,自然不能隨意更改。

然而,長孫無忌等人並非迂腐之輩,更看重實際成果。

陛下親自出城,向百姓演示八牛犁的耕作效率,無疑能極大推動此物的普及。

百姓即便起初對八牛犁存疑,但見陛下親臨,豈會再有疑慮?

隻怕人人都會爭相請求耕田隊先替自家田地耕作!

待百姓親眼見證八牛犁的神奇功效,對李二的敬仰必然更甚,民心也將更加穩固。

如此多的益處擺在眼前,長孫無忌與房玄齡自然不會反對。

兩人當即俯身一拜,朗聲讚同。

“陛下心係黎民,如此重視農事,臣等欽佩!”

“禮部那邊,臣這便去商議,確保無人反對。”

“請陛下放心!”

見長孫無忌如此通透,李二不禁滿意微笑,心中暢快不已。

這才叫得力臣子!

無需他多費口舌,他們自會替他將事情辦妥,實在省心。

隻要禮部那些古板官員不再執拗,此事便無阻礙了。

……

長安城外不遠處,一座與眾不同的工坊靜靜矗立。

這座工坊建成不過數月,卻每日運入大量木材與鐵料,偏偏不見成品送出,無人知曉其中究竟在打造何物。

春日的陽光灑在工坊石階上,圍觀百姓的竊竊私語此起彼伏。當房玄齡帶著官差隊伍出現時,布衣們紛紛踮起腳尖,像一群好奇的麻雀般交頭接耳。

"官府的人怎會來這鐵匠鋪子?"

"莫非裡頭打的是軍械?"

"可鎧甲兵器不該是少府監的活計麼?"

房玄齡對這些議論充耳不聞。他仰頭望著門楣上"大唐機械製造一局"的鎏金匾額,胡須間的嘴角微微揚起:"正是此處。"官靴踏著青石板發出清脆聲響,他領著差役們穿過中門。

楊三尺早已候在院中,新裁的青色官袍在風中輕擺。"三百架八牛犁俱已備妥。"他躬身時,腰間銅牌叮當作響。

廠房內彌漫著桐油與鑄鐵的氣息。寒光凜凜的犁鏵整齊排列,猶如等待檢閱的士兵。房玄齡屈指輕彈鋼刃,清越的金屬顫音在梁柱間回蕩。"好手藝。"他摩挲著犁柄上細密的木紋,"聽聞新唐紡織廠的機杼也是出自貴局?"

隨從遞來的絹帛文書在案幾上徐徐展開。楊三尺執起朱砂筆時,窗欞透進的陽光將他的影子拉得修長。"六千貫,分毫不差。"印泥在紙麵洇開如早春紅梅。

回程的馬車上,房玄齡望著官道兩側漸綠的田野。遠處農人扶犁的身影讓他想起李沐曾說過的市井智慧——這三百架鐵犁省下的銀錢,足夠再建半座朱雀大街。

灞橋邊的柳枝抽出新芽時,關中大地已披上薄綠輕紗。農夫們扛著春鋤走向田間,濕潤的泥土在他們腳下留下深淺不一的印記。房玄齡的馬車經過田壟,驚起幾隻啄食的麻雀,它們撲棱著翅膀飛向藍得透亮的天空。

春日的暖陽灑在長安城門外,聚集的百姓們翹首以盼。

"陛下要來了!"

"今日陛下親自主持春耕大典!"

"聽說今年要在全城百姓麵前扶犁親耕呢!"

"若能沾到陛下的福澤,今年定是個豐收年啊!"

人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候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出現。往年這樣的典禮普通百姓難以參與,更無緣得見天顏,今日這難得的機會誰都不願錯過。

伴著低沉的號角聲,兩隊黑甲禁軍魚貫而出,在道路兩側肅立。李世民身著龍袍,頭戴冕旒,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緩步而來。隊伍後方,衙役們驅趕著健壯的耕牛,拉著樣式新穎的農具緊隨其後。

"草民叩見陛下!"

"陛下!"

百姓們紛紛跪拜行禮。李世民目光威嚴地掃過人群,未作停留,率領百官沿著官道向城外的農田行進。待鑾駕遠去,百姓們才站起身來,興奮地議論紛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親眼見到陛下了!"

"快跟上去看看!"

"陛下要在城外親耕,咱們快去觀禮!"

在長安百姓心中,能親眼見到天子是無上的榮耀。不過也有眼尖的人注意到隊伍後方不同尋常的景象。

"那些衙役趕著這麼多耕牛做什麼?"

"那些木頭鐵器莫非是新式農具?"

"陛下要在春耕時試用新犁嗎?"

百姓們對耕牛再熟悉不過。雖然牛耕在大唐已不罕見,但對普通農戶來說仍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一頭耕牛價值不菲,飼養更需精心照料,稍有不慎就可能傾家蕩產。

"難道朝廷要推廣牛耕?"

"會把耕牛和農具借給我們用嗎?"

想到官府可能推行租借耕牛的政策,百姓們再也按捺不住,紛紛追隨著皇帝的儀仗向前湧去。


最新小说: 鬥破,我的女主們不對勁 在港城搞事業,她比男人還野 帶著破爛係統遠航 葬天碑主 我在古代偽裝成半老徐娘 穿越三國之扶持漢獻帝一統天下 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長安! 吾為昊天帝 兵者,俠也 高冷校花帶兩個蘿莉女兒喊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