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座曾經堅不可摧的“閻王坡”要塞,終於在那場驚天動地的爆炸中化為一片燃燒的廢墟時,籠罩在太行山南麓長達數月之久的黑色陰雲,也終於,被撕開了一道巨大的、充滿了希望的口子。
日軍的“鐵壁合圍”與“囚籠政策”,在這場由人民的智慧與怒火共同導演的、輝煌的勝利麵前,宣告了徹底的、可恥的破產。
消息傳回根據地,整個太行山區,都沸騰了!
然而,勝利的狂歡,很快便被更加嚴酷、也更加現實的問題所取代。
……
“同誌們,仗,我們是打贏了。”
師部臨時指揮部裡,周政委看著眼前這些雖然衣衫襤褸、麵帶菜色,但眼神卻異常明亮的基層乾部們,他的聲音,沉重而又充滿了力量。
“但是,我們的家底,也快要打光了。”
他指著後勤部長剛剛遞上來的一份統計報告,聲音裡充滿了揮之不去的凝重,“經過這幾個月的反掃蕩和反封鎖鬥爭,我們雖然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的糧食,隻夠全根據地的軍民,再吃不到一個月。我們的冬衣,更是嚴重短缺。再不想辦法,這個冬天,我們就算不被鬼子打死,也要被活活凍死、餓死!”
整個指揮部,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剛剛還洋溢在每個人臉上的勝利喜悅,瞬間凝固。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絕望氣氛之中,林楓,這個早已從一個沉默的戰士,成長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有勇有謀的指揮官的男人,緩緩地站了起來。
“政委,”他的聲音,沙啞,卻異常堅定,“我們不能光指望著上級的補給。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就是我們最大的‘後勤部’!”
他走到那副巨大的軍事地圖前,沒有再去看那些代表著敵人據點的黑色標記,而是拿起一支紅色的鉛筆,將那些大片大片的、因為戰爭而被荒廢的土地,一一圈了出來。
“鬼子搶走了我們的糧食,那我們就自己種!”
“鬼子燒毀了我們的房屋,那我們就自己蓋!”
“我們有手,有腳,更有千千萬萬,與我們同呼吸、共命運的人民群眾!”
他的目光,如同火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乾部!
“從今天開始,我命令!所有戰鬥部隊,輪流換防!一半的人,拿起槍,繼續跟鬼子打遊擊,保衛我們的勝利果實!另一半的人,”
他猛地一揮手,指向了窗外那片廣袤的、在陽光下充滿了希望的土地!
“都給我拿起鋤頭,開荒!種地!搞生產!”
“我們要讓鬼子知道,我們八路軍,不僅是能打仗的鐵軍!”
“我們,更是能在這片被他們視為絕境的土地上,創造出奇跡的——”
“人民子弟兵!”
……
當天下午,整個根據地,便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與天鬥、與地鬥、與饑餓鬥爭的——大生產運動!
林楓和周政委,帶頭脫下了軍裝,卷起褲腿,扛著鋤頭,走進了田間地頭。他們與普通的戰士和老百姓們一起,開墾著那些因為戰爭而被荒廢的土地,將一粒粒充滿了希望的種子,播撒了下去。
整個根據地,呈現出了一派熱火朝天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林楓知道,生產,隻是基礎。
想要在這片被敵人四麵包圍的土地上,真正地站穩腳跟,他們還必須擁有自己的——工業。
他找到了那個,雖然在戰鬥中失去了左腿,但卻擁有著全根據地最聰明大腦的男人——張大牛。
“老張,”林楓將一份他親手繪製的、雖然粗糙但卻異常精確的圖紙,鋪在了張大牛的麵前,“這是我們從鬼子那裡繳獲來的,一台小型柴油發電機。但是,它的核心部件,在戰鬥中被損壞了。”
“你,能不能把它,修好?”
張大牛看著那張複雜的圖紙,他那雙因為長期坐在輪椅上而顯得有些蒼白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一個充滿了自信的、屬於技術專家的笑容。
“團長,你放心。”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彆的我不敢說,跟這些鐵疙瘩打交道,我張大牛,還沒服過誰!”
他每天都泡在那間,用幾塊木板和油布,臨時搭建起來的簡陋工棚裡,如同一隻勤勞的螞蟻,將那些鏽跡斑斑的零件,一個個拆卸、清洗、打磨、重新組裝。
半個月後,當根據地第一座,由幾間破茅草屋改造而成的、簡陋的“兵工廠”裡,第一次,亮起了那盞雖然微弱、但卻無比明亮的電燈時;當第一顆,由我們自己的工人,用著我們自己的機器,生產出來的、嶄新的步槍子彈,成功地從槍膛裡射出時。
整個根據地,都沸騰了!
林楓靜靜地站立在那座還在冒著滾滾濃煙的廠房之外,他看著那些,正歡呼著,將張大牛高高拋向半空的、樸素的工人們。
他那張如同岩石般冷硬的、寫滿了滄桑的臉上,終於,緩緩地,露出了一絲,發自內心的、無比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他們,不僅在這片土地上,重新播撒下了糧食的種子。
他們,更是在這個民族的心中,重新點燃了,那顆名為“自強不息”的——
工業之火。
喜歡絕命一槍:抗日風雲錄請大家收藏:()絕命一槍:抗日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