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寧露露就帶著醜東西去了軍區西邊的荒灘。
這裡離家屬院不遠,地勢平坦,旁邊還有一條小河,雖然冬天結了冰,但春天化凍後就能提供充足的水源。
秦衛東和王瑋已經帶著幾個乾事在那裡測量土地,看到她過來,趕緊迎了上去。
“寧同誌,你來得正好。”秦衛東拿著圖紙,指著荒灘說,“我們打算從這裡開始,往西圈一百畝地,先用鐵絲網圍起來,裡麵再劃分不同的飼養區。你看這個位置怎麼樣?”
寧露露環顧四周,點點頭:“這個位置好,背風,而且離水源近。不過冬天鐵絲網容易凍壞,得用厚點的鋼材,還要在下麵埋深些,防止狐狸挖洞跑出去。”
王瑋驚訝地看著她:“寧同誌,你還懂這個?”
寧露露笑了笑:“都是在書上看的,狐狸聰明得很,要是圍欄不結實,肯定會跑掉。”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隻見王處長領著十幾個戰士騎著馬過來,每個人手裡都拿著工具和鐵絲網。
“寧同誌,王同誌,秦同誌,人手和物資都帶來了,咱們現在就開始乾!”
戰士們動作麻利,很快就開始測量、挖坑、立樁。
寧露露也沒閒著,幫著遞工具,醜東西則在旁邊跑來跑去,時不時叼些樹枝過來,像是在幫忙。
中午的時候,趙玉蘭,邢秀妍幾人帶來了熱騰騰的饅頭和菜過來。
“露露妹子,我聽老李說了辦養殖場的事,我們都來幫幫忙,你看我們能做些啥?”
寧露露心裡一暖,接過饅頭:“嫂子們來得正好,正想喊你們呢。”
....
大西北的風跟刀子似的刮過戈壁灘,卷起的沙礫打在新搭的土坯牆上,發出“劈啪”的脆響。
藺袁芳裹緊了身上洗得發白的藍布棉襖,把凍得通紅的手往袖筒裡縮了縮,目光落在不遠處熱火朝天的工地。
“袁芳妹子!把那邊的麥草再抱兩捆過來!”遠處傳來趙玉蘭的吆喝,旁邊不遠處寧露露幾人正蹲在地上和泥。
“當心腳下的凍土,彆摔著!”
藺袁芳應了聲,“知道了玉蘭嫂子”,抱起麥草往土灶那邊走。
這養殖場從選址到動工,已經忙活了小半個月。
起初誰都不看好,戈壁灘上連棵像樣的樹都難長,哪能養出東西來?
可寧露露拍著胸脯保證,說團裡批了專項資金,還派了技術員來指導,等開春了先養幾批雞鴨,年底再試試養魚,這話一出,連裡的人都覺得新鮮,戈壁灘養魚,聽著就跟天方夜譚似的。
“袁芳妹子,歇會兒吧,喝口水。”趙玉蘭遞過來一個搪瓷缸子,裡麵是溫好的開水。
藺袁芳接過缸子,抿了一口熱水,暖意順著喉嚨往下走,凍得發僵的身子總算舒服了些。
她抬頭看向工地,隻見蘇青雲正站在搭好的棚頂下,跟幾個戰士比劃著什麼,眉頭微微皺著,看樣子是在琢磨怎麼把棚頂搭得更結實些。
“看啥呢?魂都飛你家那口子身上了。”趙玉蘭打趣道,“放心吧,青雲是個細心人,準能把這養殖場蓋好。”
藺袁芳臉一紅,低下頭看著缸子裡的水,小聲說:“我沒有。”
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歡呼聲,藺袁芳和趙玉蘭連忙抬頭看去,隻見幾個戰士抬著一張大網,從旁邊的水庫那邊跑了過來,網子裡還蹦跳著幾條銀白色的魚,在陽光下閃著光。
“是冬捕的人回來了!”趙玉蘭眼睛一亮,拉著藺袁芳就往那邊跑,“聽說今年水庫的魚長得特彆好,咱們今天有口福了!”
藺袁芳也跟著高興。
隻見蘇青雲走過去,拿起一條魚掂了掂,笑著說:“好家夥,這條至少有三斤重!趕緊送食堂去,讓炊事班燉魚湯,給大夥兒補補!”
戰士們齊聲應著,抬著網子就往食堂跑。
工地上的人也都停下了手裡的活,圍著看新鮮,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晚上的魚湯該怎麼燉才好喝。
“我看就清燉最好,放點薑片去腥,再撒點蔥花,鮮得能掉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