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野沒力氣回話,隻覺得他們的聲音像隔著層水,嗡嗡的。他死死摳著艙門的木棱,指節泛白,心裡把這些嘲笑的話全咽了下去——等他不吐了,定要讓這些人看看,他不是什麼“浪裡癱”,更不是給大海“上供”的軟腳蝦。可眼下,胃裡那股翻江倒海的勁,實在讓他連抬眼皮的力氣都快沒了。
趙大此時唱起了一首海佬的歌,歌唱的那個難聽,“爬起看天時,一杯又一杯。女人先煮米,今天雨水嘀嗒嘀。穿燒去海邊,雞打鳴討海來賺錢。進退定主意,也有無返時。”
旁邊的老陳也跟著唱,牛野就癱著,一邊看著天上的流雲,一邊聽這群傻鳥,在波濤起伏的大海裡扯著公雞嗓子嚎唱。
海佬是一群狠人,今日出了門,明日就可能永遠回不了家,他們就像永遠浮萍,在波濤起伏間怒吼,在風浪間浮沉。
一天後,牛野才真的恢複一點元氣,但這一次他開始理解海佬,開始有一點點理解海洋人到底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
他們其實毫無安全感,或者一旦出了海,船就是一切,他們其實毫無退路。
海軍,為什麼會有與艦同沉的文化,因為艦艇就是他們的所有,失去艦艇,失去船,他們就什麼也不是。
李海曾經說過,絕不能讓海盜登船,因為真正的海盜,隻要船不要人!
你問為什麼?
因為海佬都是亡命徒,是最難管理和震懾的一群人,他們出海時,就已經不要命了。而且,海佬特彆團結,因為同一條船,就是共一條命,船毀人就亡!
陸地上打仗你能逃跑,海戰你往哪裡逃?所以,海戰極其凶殘,雙方一定是不死不休。
牛野離開船艙,再次來到甲板上,他看向波濤起伏的大海,他已經看過海戰和巨浪,他明白了兩個道理:“一,要大船!隻有越大的船才能扛住越大的海浪,小船一個浪頭就完了!二,要更多的炮,沒有炮,啥也不是,任何一條西人的商船或者海盜見麵就能滅了你!”
要大船,要重炮,前提是有錢,沒錢就啥也沒有,所以接下來就是搞錢,搞他娘可以造船買炮的錢。
怎麼搞錢?他身無分文,有的隻有後世的一點點知識,所以現在他隻能靠知識交換來換錢,從哪裡開始呢?
一邊乾活,一邊想,將所有學過的知識全部過了一遍,他決定從滑輪組開始搞錢。
為什麼?因為這條船上有最好的木頭備料,有最好的木工,有鐵料,還有一個簡易的鐵匠爐子和鐵匠,有最好的麻繩,這些足夠搞出最簡單的滑輪組了!
先搞什麼?
先搞活動龍門釣,可以在各個艙口移動的龍門吊,讓這群靠死力氣搬貨的傻鳥們,看看物理的奇跡!
簡易龍門吊中,常見的滑輪組設計為24段繩子承擔重物n=2或4)。若取成年人最大拉力500n,n=2時可提約1000n100公斤);n=4時可提約2000n200公斤)。但實際中需考慮摩擦、動滑輪重量和結構穩定性,實際最大承重會略低,通常在100150公斤左右。
他決定先找木匠和鐵匠做幾個滑輪,因為船上懂木工手藝的人最多,而且備用木料也多。
但用船上的木料,鐵料,和請人做手工也要錢,於是他想到了愛德華。
牛野先找到英國佬愛德華,告訴他自己能造一個人就能拉動三百斤的東西,還能推著到處跑,問他買不買?
他用愛德華的紙和羽毛筆畫了一個立體的鋼鐵軸承,說這玩意是核心,問愛德華願不願意投資。
愛德華好奇的看著這玩意,他問道:“不可思議,你怎麼把鋼球塞進去?”
其實,這時候英國已經有人在研究了,隻是還沒有大規模售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六年前,也就是1794年,英國鐵器製造商菲利普·沃恩pipvaughan)獲得了第一個球軸承專利,並將其應用於四輪馬車的車軸軸承。
牛野指著軸承說道:“這玩意有很大的用途,你如果願意投資,我讓你占股百分之十”
愛德華好奇的看著牛野,“你居然知道股份製?”
兩人商量了好一陣,牛野開始畫大餅。
“這鋼鐵軸承非常有用:
一,這玩意可以用於交通運輸行業:可用於馬車車軸,能降低摩擦,提高運輸效率,使車輛行駛更順暢。
二,你們英國的紡織行業也可以用,鋼鐵軸承可用於紡織機械,如紡紗機、織布機等,幫助旋轉部件穩定運轉,減少磨損,提高紡織生產效率。
三,鋼鐵行業,鋼鐵軸承可用於鋼鐵軋機,承受高溫條件下軋輥旋轉產生的巨大負荷。
四,機械加工行業,我知道你們有機床,鋼鐵軸承可用於機床的主軸等旋轉部件,有助於保證加工精度和機床的穩定運行,提高機械加工的效率和質量。
五,你們有蒸汽機,鋼鐵軸承可用於蒸汽機內部的旋轉部件,如曲軸、傳動軸等部位,減少摩擦,提高蒸汽機的動力輸出效率和可靠性。”
愛德華騰的站起來,他一次次被震驚,“你怎麼知道那麼多?你居然知道蒸汽機?”
牛野點點頭,他接著說道:“是的,那東西很有前途,你應該投身其中,它比香料要重要的多!”
愛德華想了想,問牛野,“你想要我為軸承投資多少錢?”
牛野想了想,說道:“一百兩銀子。我第一批負責提供二十套滑輪小龍門吊車,你負責銷售。我們確定一個供貨價,供貨價以上的全是你的利潤,同時供貨價以下的你也有利潤的百分之十。”
這天中午,牛野從愛德華房間出來的時候,拿著35英鎊的紙幣。這他娘,牛野不知道陳老豆認不認英鎊啊!但愛德華身上沒有銀子了,他的白銀全部購買了貨物準備去果阿銷售的。
但最終,陳老豆還真的知道這東西,因為十三行有英國人的貿易船,隻是找英國人用紙幣兌換銀子,中間要損失很多銀子。
“這大約能換70兩白銀”,陳老豆知道大概行情。
“能買多少木料?能不能請幾個水手幫我做做?”,等牛野用毛筆畫完他要做的東西,又看了看比例,陳老豆笑了。
“足夠!這些錢能做四十套左右”,陳老豆說道。
於是,牛野把英鎊交給陳老豆,陳老豆叫來六個好手,跟著牛野就在一個艙室裡開工了。
陳老豆把銀子給下去,這六個人乾勁那個足的,讓牛野都害怕。
1800年8月28日,滑輪吊車組開工,木工很快,但依靠船上的一個小小的打鐵爐子,第一個粗糙的熟鐵軸承用了三天時間。
九月初二,在抵達馬尼拉的這天,第一個滑輪組龍門吊在甲板上安裝了起來。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