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水兵跳起來,指著那條還能航行的海船大聲說,“大人,船啊!大海船啊!”
有人更是站起來,要走向海邊的小艇。
姚耀祖站起來,大聲喝道:“閉嘴!”,然後叫住兩個走向小艇的士兵,“回來,有些事情我們說說清楚再乾!真他娘,要跑,誰也擋不住我們!”
於是,一群人圍成一個圈,姚大人開始問問題,“一百畝地,還要不要?老子的已經開出了三十畝。老子乾了一年多了,種了土豆,紅薯,大豆和稻子,心疼啊!”
他是真的心疼,“三十畝都已經開出來了,走了劃不來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破地方一百畝地也不值幾個錢”,有士兵一把抓下帽子,低聲說道。
旁邊一個黑黝黝的老兵,卻說:“廣州府郊外,這種地至少五十兩一畝,一百畝就是5000兩白銀”
那士兵反駁到:“這裡不值!”
可老兵直接站起來,大聲說道:“就他媽,山裡麵的貧瘠土地你去買也要25兩吧!100畝就是他娘的,2500兩啊!你家裡到底有多富,能拿出2500兩來?”
姚大人又問道:“現在我們四個人一個屋子,都他娘,全是我們自己造的,再過兩年人人一套屋子,屋子也不要了?”
眾人低頭,是啊!那些房子造的都挺結實,水泥地麵,鋼筋混凝土柱子,實木梁子,最好的黑瓦片,不要了?舍不得啊!
有人喊道:“也就還有個五百多天,熬一熬就過去了,等到了時間,咱們再走,土地和房子都還是自己的,賣了也值些銀子!”
又有人嘀咕,“這裡的收入比廣州府高,我不想回去了,還要把爹媽和兄弟接過來。分三戶就是三百畝土地,隻要開荒三年,至少白賺7500兩銀子。”
“一年煤礦分紅還有十兩,到哪裡去找這麼好的地方?”,又有人在嘀咕。
“我阿爸在廣州府碼頭搬貨,一年做死也就十兩”,一個士兵站起來說道:“我在水師一年12兩,可在這裡種地,農閒時運一運煤礦。老子,一年能賺六十兩,一個頂六個人的收入,我不回去。”
“可我老娘已經60了,能活多久,她就我一個苗,不能死在這裡”,他哭著,回頭看了看還在冒煙的鎮子。
作為家有萬貫的姚耀祖此時突然站起來,說道:“不能回!至少現在不能回!”
他指著城裡的煙柱,大聲說道:“死的,傷的,二十個弟兄,他們怎麼辦?”
眾人低頭沉默。
姚耀祖說道,“不但不能走,我們還要把死去弟兄的地給管活,給開出來,把房子也要建起來。五百天以後,老子們回去,也能抬頭挺胸告訴他們的家人。在澳洲,他們的兒子和老公,給他們留了一百畝地和一個大屋子!至於他們要賣,還是種,自己家裡決定。”
“頭,我想回去,我娘等不起!”,一個士兵跪下來,哭著說道。
姚一把拉起他,說道:“走,我們去用軍功換幾個回去的名額,我們留下的也需要把銀子帶回大清給到家人!”
這天傍晚,李珠江特彆批示了給他們三個名額,土地保留。三個人可以坐下一次來的海船回去大清,去看看各個家裡的情況。
三個人規規矩矩的給李珠江跪下叩頭,老李一把拉起他們,隻說道:“你們的地,死去弟兄們的地,鎮子裡頭幫著一起種。隻要你們活著,這地誰也拿不走。糧食賣的錢,鎮子裡也給你們留著,記得回來看看我們!”
這句話,讓所有留下的128人淚流滿麵,這地方有情。他們絕大多數,在此刻都決定,要把家人接過來,這輩子就留下來了。
接下來,鎮裡的工匠全部開始動手,修複那條擱淺海船的舵機。五天後,搬空整條大船,用另外一條海船加上大量木頭浮筒,將這條擱淺在沙灘上的海船,硬生生又拖回了大海。
現在,東望城有了兩條自己的千噸海船,他們開始了近海試航。
全部的俘虜,李鎮長也沒開殺戒,跟他們定下契約為東望城乾活三年,換他們自由。三年後,如果他們想要留下來,也每人一百畝土地。然後,這群英國佬被全部送往了130公裡外的煤礦,讓他們做三年的專業礦工。
他們和華人礦工一起同吃同住,也沒有虐待他們,華人開多少礦每天,他們也要開多少礦,慢慢的這群英國佬也習慣了,開始相互學習語言和文化。
誰能想到,這群英國佬居然後來全部都成了非常專業的職業礦工。三年之後,他們拿到手的收入,比在英格蘭的礦工高了整整三倍,居然全部都留下來,乾了一輩子。
姚耀祖不明白,“為啥留下那些畜牲?”
李鎮長轉頭問他,“你知道的,我們缺人!再說,殺了他們,我們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如讓他們勞動償還。”
最後,李鎮長下達了一個命令,“下一次,等運貨的海船到了,我們和他們換炮!”
“換炮?”,姚大人不明白了,換什麼炮?
李珠江是廣福源號上的老水手,他笑著說:“你手裡的英國滑膛炮就是狗屎,我們的彈線炮能把他們轟出屎尿來。讓貨船帶著那些沒有彈線的炮回到鐵礦港,那裡有辦法解決。”
就在此時,外麵有人再次跑進來大聲喊道:“有船來了,我們的船,正在靠岸。”
李珠江笑了,他大手一揮,喊道:“全他娘跟老子來,我們換炮去!”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