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蘭芳共和國也在慢慢武裝,但是他們的財富總數遠遠少於媽祖軍。目前隻能將陸軍部隊擴充到萬人,補充九磅大炮。而海軍擴充到50條戰艦,但蘭芳國的五十條戰艦大多都是二手的老式海船,航速都在六節到八節,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安裝發動機,主要做近海防禦工作。
可裝備線膛炮的蘭芳共和國海軍,共擁有700門線膛炮,其實已經力壓大清水師,是實際上的亞洲第二艦隊。
鍍鋅鋼鐵龍骨的引入,讓媽祖軍造船速度開始慢慢提升。
要知道,龍骨被稱為“船之魂”,強調承受複雜應力和長期耐久性,龍骨對木材的要求可能極高。因為龍骨要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複雜應力,且長期處於惡劣的海洋環境中,對木材的綜合性能要求極為苛刻,任何一個方麵的不足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影響整個船體的安全和使用壽命。
在東南亞和中國,有不少木材可用於製作海船龍骨。
在中國能夠製作60米以上大型風帆船的木料,主要是鐵力木,楠木和榆木。
一,鐵力木是熱帶常綠喬木,材質堅硬無比,強度高,結構均勻,耐久性好,抗蟲蛀和耐腐蝕能力強,能承受船隻在海洋中航行時受到的各種壓力和衝擊力,是製作龍骨的優質材料。
鐵力木生長極為緩慢,一般需要200年到300年才能長成可供建造龍骨使用的大樹。
二,楠木種類繁多,其中一些品種如楨楠等,材質堅硬,紋理美觀,有淡淡的香氣,耐腐防蟲。它的韌性和穩定性較好,能適應海洋環境的變化,保證龍骨在長期使用中不變形、不損壞。
楠木生長周期長,通常需要200年到250年左右才可以達到適合製作龍骨的規格。在生長過程中,它需要充足的時間來形成堅實的木質結構。
三,榆木,榆木材質堅硬,強度較高,有較好的耐磨性和抗衝擊性。雖然其耐水性和耐腐蝕性相對鐵力木等稍弱,但經過適當處理後,也能滿足海船龍骨的基本要求,並且榆木資源相對較為豐富。
榆木生長速度中等偏慢,一般需要150年到200年可以長成符合一定標準的木材用於龍骨製作。不過,其生長環境和具體品種也會影響生長年限。
東南亞也有適合做海船龍骨的木材
比如,柚木。柚木是世界公認的高檔木材,具有極強的耐腐蝕性,能抵禦海水、海風和各種化學物質的侵蝕,而且木質堅硬,紋理美觀,尺寸穩定性好,在潮濕的環境中也不易變形,是製作海船龍骨和船體的理想材料。
柚木生長較為緩慢,通常需要100年到120年才能達到可利用的直徑和強度,用於製作海船龍骨時,一般會選擇生長更久、樹乾更粗壯的樹木,以確保其質量和性能。
檀木如紫檀、黑檀等),檀木類木材質地堅硬,密度大,強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蝕性。它們還具有一定的香氣,能起到一定的防蟲作用。不過,檀木資源相對稀缺,價格昂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檀木生長極為緩慢,像紫檀等品種,可能需要20030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長成可用之材。其生長過程中對環境要求較為苛刻,生長速度受到很大限製。
最後是龍腦香。龍腦香是東南亞熱帶雨林中的高大喬木,木材堅硬,強度高,耐腐性較好,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和重量,適合用於建造大型海船的龍骨。
龍腦香生長周期長,一般需要150年到250年才能長成可供建造龍骨的大樹。
可以想一想,要找一棵生長兩百年,還要生長過程中沒有彎曲,長得高大挺拔的木料,有多麼不容易!
更不要說,把這麼巨大的木料砍伐,運輸和烘乾的整個過程,需要投入多少人力和物力。
雖然,中國工匠有一門絕活,能夠將巨大的木料進行拚接,但對於船舶的龍骨,大多數船舶工匠還是認為原生的木料,更為堅固和耐用。
也有一種說法,原生木料裡有龍氣,在麵對大海風浪時,能夠乘風破浪,龍遊四海。
但現在,一切都在改變!
媽祖軍的造船廠已經開始進行混合建造,每建造一條木料龍骨,就同時開工建造一條鋼鐵龍骨海船。
這件事陳老豆在負責,這一輩子在海上討生活的老海佬,看的其實比很多人都遠!
1814年7月的廣州,暑氣蒸得珠江水麵泛起一層晃眼的銀亮。陳老豆就像一個老農,蹲在船廠碼頭邊的老榕樹下,抽著旱煙,粗布褂子後背洇出一片深色的汗漬。
您怎麼看,也不會覺得這是老海盜頭子。
"陳大家!您發啥愣呢?"船廠王師傅拎著個竹筒走過來,筒裡裝著剛打上來的涼茶,"來,喝一口老涼茶”
陳老豆接過竹筒咕咚灌了一口,喉結滾動。
"我在琢磨龍骨的事。往後我要是下單,要造三千噸、四千噸,甚至五千噸的海船,這木料......"他指了指遠處江麵上停泊的幾艘帆船,桅杆上還掛著褪色的三角旗,"怕是找不著好木頭嘍。"
幾個老工匠圍過來,有人掏出煙袋鍋子吧嗒吧嗒抽著。王師傅蹲下來,用手指在地上畫了個長條:"咱造兩千料的木船,龍骨用雷州的紅椎木,樹齡得過百年,樹乾直得像箭杆,砍下來還得晾三年,去掉水分和蟲眼。可要是三千噸的船......"他畫了道更長的線,"龍骨少說三十丈長,直徑得九尺往上。上個月我托人去廣西深山裡尋,連棵能用的木王都沒找著。"
"緬甸運來的柚木呢?"年輕工匠小李插嘴道,"我聽人說那木頭硬得很,蟲子啃不動。"
王師傅搖搖頭,"好工匠難,好木料更難啊!你瞧。"他指著遠處的一根木料,"表麵看著結實,可中間有空心。我拿鑿子敲了敲,聲音發空。拚接十塊八塊做龍骨?接頭處經不起海浪十年衝刷。再說了,柚木雖不怕蟲,可架不住海水泡久了會脹——去年"福順號"的柚木龍骨,才用了五年,船底就拱起半寸,修都修不好。"
這時,鐵匠鋪的老張頭扛著把燒紅的鐵鉗走過來:"鐵礦港造大船用鐵骨,要不試一試"
王師傅眼睛一亮,又暗了下去:"我也琢磨過這事兒。"他指向江邊堆著的幾根新到的鐵條,那是準備給小船打錨用的,"可鐵骨貴啊!一斤鐵比十斤木頭還金貴。更彆說咱這手藝——打鐵龍骨得會鍛焊,得會鍛接頭,咱船塢的老工匠,哪個會鍛焊?"
王師傅用煙袋鍋子敲了敲地上的圖紙:"陳大家,你說實話,鐵礦港那邊的龍骨造價貴嗎?真能頂的住海水侵蝕?"
陳老豆蹲下來,抓了把江邊的細沙,任由它們從指縫裡漏下去:"我是船東,不管鋼鐵有多貴,未來的大船隻有可能是鐵龍骨"
他抬頭望向江麵上緩緩駛過的帆船,那些木船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卻也透著一股子脆生生的單薄。"木頭龍骨再好,有兩樁難處。"陳老豆掰著手指,"一是尺寸——大船要大龍骨,好木頭越來越難尋;二是壽命——木頭怕潮怕蟲,十年八年總有爛的地方,鐵骨呢?鐵礦港說,鍍鋅的鐵骨泡十年海水也不帶爛的。"
小李撓了撓頭:"那咱真要換鐵骨?可咱這手藝......"
"手藝是死的,人是活的。"陳老豆站起身,拍了拍褲腿上的泥,"你們爹那輩造木船,我們老祖宗怕還用竹筏。時代在變,船也得變。必須摸透了鐵骨的門道——"他指向遠處正在組裝的一艘新船,那船的龍骨雖還是木頭的,卻已經比傳統的粗壯許多,"你們要有骨氣,用鐵骨造出比洋人還大的海船。"
夕陽把珠江水染成了橘紅色,陳老豆望著江麵上穿梭的船隻,輕聲說:"不是不想用老手藝和好木頭,是我們的船要往更遠的地方去,要裝更多的貨,要經得起更大的風浪......靠木頭,撐不起這樣的台麵。"
老工匠們沉默了一會兒,有人歎氣,有人點頭。
“從今日起,第一造船廠,造一條木頭船,就造一條鐵骨船。錢我來出,你們把手藝學好!”,陳老豆已經看過複仇者級,他覺得那船行,路是對的!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