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軍整體分為三個戰區,兩個經濟區。
三個戰區分彆是:第一艦隊負責的印度洋戰區;第二艦隊負責的大西洋戰區;第三艦隊負責的南洋戰區。
兩個經濟區分彆是:李海潮負責的澳洲和北美洲經濟區;陳阿生負責的蘭芳共和國和大清經濟區。
整個媽祖軍的最高決策機構,參與者眾多,但最終就是五個人:陳老豆,李海,牛野,陳阿生和李海潮。
任何重大的事情由他們五個投票決定,可奇葩的事,這個最高決策會議其實一直就沒開過。
你要問為什麼?
陳老豆說的話最到位:“開會做什麼?骨子裡就是錢的問題,定個規矩,把錢分一分自己去折騰!也不看看,這海有多大!”
所以,每年的收益裡麵,除兩個經濟區的投資和管理費用,還剩下的三個站區自己分了。
估計是廣福源號留下了很多習慣,這事也是陳老豆一個人說了算,“第二艦隊最遠,要麵對的壓力最大,他們拿走四成,我和李海每人三成,就這麼定了!”
1814年留給軍隊的費用高達200萬兩白銀,所以給到第二艦隊的是80萬兩白銀,第一和第三艦隊各六十萬兩白銀。
這下三個艦隊開始自己折騰了!
李海那貨,到目前也拿到和看到過什麼複仇者級?他手裡大多數又都是快速戰艦,所以缺什麼,就會補什麼!
這貨在加爾各答接收了英國佬留下的20條飛剪戰艦的尾單工程之後,立馬直接開工了三條蒸汽戰列艦!
加爾各答的第一艦隊現在擁有六十條飛剪戰艦,二十條武裝運輸船,以及要到1817年才能下水的三條兩千二百噸級的74炮戰列艦。
而陳老豆和牛野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大量下單複仇者級戰艦,陳老豆在四個造船廠下了二十艘複仇者級,而牛野也下單了同樣的訂單,一樣也是二十艘。
現在,廣州第一造船廠,蘭芳造船廠,鐵礦港造船廠,果阿造船廠和開普敦造船廠,四個造船廠全部滿負荷開工。
而廣州第二造船廠,也拿到了一個巨大的訂單,每年50條千噸級三體武裝運輸船。
這個鮮為人知的造船廠,竟然在東澳附近的風三個島嶼上,都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造船碼頭!那片遼闊的海域,完全被他們的廠房和倉庫所占據,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令人驚歎不已。
更令人稱奇的是,這三個島嶼之間還有明確的分工。其中一個島嶼專注於木料加工,另一個島嶼則負責帆布加工,還有一個島嶼專門進行鋼鐵加工。每個島嶼上都分布著大量的小工廠,它們緊密協作,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而原本那個毫不起眼的小水泥廠,如今也已今非昔比。它不僅在蘭芳設有分廠,還在鐵礦港、西海城、東望城以及悉尼城等地都建立了分廠,其足跡遍布整個南洋到澳洲的廣袤土地。
再看那鋼鐵廠,目前已形成了兩個龐大的產業群,一個位於鐵礦港,另一個則在蘭芳。遠遠望去,這兩個巨大的鋼鐵聯合體宛如兩座鋼鐵巨獸,煙囪高聳入雲,廠房如海洋般遼闊,場麵極其壯觀。
1815年春,為了鼓勵創新,鐵礦港城發布了一係列產品的創新鼓勵政策。
主要麵向蒸汽汽車,蒸汽耕耘機械,蒸汽履帶機械,蒸汽流水線等,一係列可以提高工業農業勞動效率的招標工作。
這裡麵第一次出現了政府投資成立風險基金,任何中標的個人和企業可以成立新的公司,拿到這筆政府投資,獨立經營和獨立核算。
每個城市都在城市中心,搭建立了一個招標亭,每日有人在裡麵向群眾解釋和幫助想要參與人員填寫表格,甚至為他們聯係相關產業鏈上的零部件工廠。
愛德華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商機,他分析了所有招標的東西,然後找到蒸汽機廠的廠長,提出要參與招標。
鐵礦港蒸汽機廠的車間裡,蒸汽錘的悶響剛歇,廠長老錢正用沾著機油的布擦著手,愛德華捧著一疊圖紙,快步從外間進來,圖紙最上方那張,畫著個帶著金屬履帶的底盤,線條旁還標注著“蒸汽式履帶底盤——媽祖軍招標品”的字樣。
愛德華將圖紙在木桌上鋪開,指尖先點過其他幾張畫著蒸汽抽水機、改良紡織機的圖紙。“老錢,媽祖軍這次的招標品我全過了一遍。抽水機我們有同類機型,改改就能報,但不值當花大心思;紡織機的傳動設計倒是巧,可城裡三家廠子都盯著,利潤薄”。
老錢俯身掃了眼圖紙,手指在抽水機那張上頓了頓。“我原想著抽水機穩當,畢竟港口周邊的農場總缺這東西。那你覺得……”。
愛德華猛地把履帶底盤的圖紙往他麵前推了推,“你看這個!蒸汽式履帶底盤!民用和軍用,這個都會有巨大的市場!”
老錢眉頭挑了下,伸手按在圖紙的履帶齒痕上,“這鐵履帶……比輪子沉不少吧?民用能有什麼用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愛德華:“民用?用處大了去了!你想,鐵礦港周邊的耕地,一到雨季全是爛泥,牛和馬拉著犁陷進去都拔不出腿。這東西要是裝上個犁架,蒸汽推著履帶碾過去,泥地根本攔不住!秋收時拉糧車,不用再怕路爛誤了時節,農戶們能不搶著要?另外,礦山裡麵一下雨就是爛路,馬車會打滑,他們也能用。一旦礦山要用,那采購量肯定非常大”
老錢指尖在圖紙邊緣摩挲著,慢慢點頭,“倒也是這個理……可你剛才說不止民用?”
愛德華:“是的!上周港口駐的民兵隊隊長還跟我抱怨,說雨天訓練要運炮,重炮馬車陷在半路,幾匹馬拉都打滑。這履帶底盤要是放大了做,裝上炮架,或者改造成運彈藥的車——破爛泥地、坑窪山路,它都能碾過去!軍方要是用上,行軍、運輜重,效率能翻幾番!”
老錢的眼睛也亮了,他吸了口涼氣,重新打量圖紙上的履帶,手指跟著線條劃動:“在泥地上走……這確實是輪子比不了的”。
愛德華急忙趁熱打鐵:“可不是!這全新的東西,又複雜一定沒有幾個企業會搶!現在媽祖軍招標,正是機會——我們不僅要參與,還得單獨拿出錢來,成立個子公司專門做它!民用先打開市場,讓農戶們嘗到甜頭,再拿著民用的實績去找軍方談。這底盤要是成了,咱們廠不光能賺銀子,往後鐵礦港乃至更遠的地方,說起蒸汽動力履帶機械,頭一個就得提咱們!”
老錢直起身,拍了下桌子,剛才的猶豫全沒了,“你說得對!穩當的生意能糊口,但搶的一定多!這有前途的東西能讓廠子以後立住腳。招標的事你牽頭,子公司的章程我這就叫文書擬,明早你組織人搞模型,把履帶的咬合做出來。投標報名,我們先報上去!”
愛德華把圖紙疊好往懷裡一揣,“我這就去車間,找幾個師傅!今晚不睡覺也得把細節敲定!”
這就是破產商人的價值,他們拚了命的想要再次站起來,這些人有眼光,唯一缺少的隻有兩樣東西:機會和資金。
現在,鐵礦港開始了招標,這就是機會;鐵礦港進行投資,這就是資金。
愛德華拚儘所有力氣和精力,也要死死的抓住這個機會,他整整三個月都在蒸汽機工廠裡麵吃住,隻為人生能有再次站立起來的機會。
老錢知道愛德華的故事,他看得到愛德華的付出,有一次和各個車間的工頭一起吃飯,老錢就問這群人:“這個廠子裡誰最拚命?”
所有人都知道,“德華吧!那家夥瘋了,一直不回家,每天都爬底盤!”
“真他娘的不要命了,年紀也不大,頭發都有些花白了!老子服氣”
廠長用筷子敲敲桌子,“老子不知道這蒸汽履帶機能不能成?但如果成了,德華就是那廠子的廠長,給他股份,你們有意見嗎?”
眾人相互看看,都點了點頭。
廠長笑了,拿起筷子,“吃飯,吃飯,如果真成了。我也跟德華說,給咱們廠子裡所有的人都留些股份,怎麼樣?但你們要幫襯著,給老子積極點!”
眾人一起起哄,“廠長英明,我等全力配合,股份要靠廠長了”
人就是這樣,蒸汽機廠的每個車間,後來每個星期都派人去愛德華那裡開會,配合變得越來越緊密。
整個蒸汽機采用的原型來自火車頭的機車,但火車頭太重了,必須整體要進行縮小比例。
現在的火車頭大約是20馬力,能牽引50噸車廂,以15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前進。
他們的目標是做出一個五馬力的小型蒸汽機,除掉自己的重量和煤重,還能夠牽引大約兩噸的貨物在泥地裡爬行。
這個時代,東西越往小裡做,其實越不容易,愛德華這群人拚了命才在六個月後,拿出了第一個樣品。
這家夥有一個半人高,蒸汽機裸露在外麵,用一個簡易的席子做涼棚用來給機車擋雨和遮陽。
履帶才是真正讓所有人頭疼的東西,最開始他們做了四種構型,但每一種都隻能行進不到三十公裡,就會磨損斷裂。
有時候,甚至剛剛換上去,不到十公裡就會斷裂。
誰也受不了,不斷替換和維修這些鋼鐵履帶。
這讓整個項目陷入停頓。
一直到愛德華在鋼鐵廠裡發現了那個實驗小組。他第一次看到一個巨大的廠房裡有上千個陶缸,裝滿了海水在做金屬耐腐蝕測試,那一刻他簡直驚為天人!
他和幾個學生交流,當學生知道他們在做一個履帶底盤後,都叫著要去看一看,這大約就是年輕人特有的好奇心。
七八個少年爬上巨大的機器,在工人的帶領下,就在蒸汽機工廠的泥地裡,開動那個怪物的時候,七八個少年一起大呼小叫,簡直就像被槍打的一群小雞子。
這群孩子給這個項目帶來了最後的光。
“愛德華,這東西棒極了!”,一個眼鏡少年喊道。
“履帶的鋼材不行,幾十公裡就會斷裂”,愛德華歎息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