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牛野講課_1800年之龍騰四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4章 牛野講課(2 / 2)

又有學生提問:“從整個曆史脈絡看下來,從秦漢以後,整個中華為什麼科學進步的很慢?就算宋有恢複,但優勢還是在縮短,這到底是為什麼?”

牛野笑了,他拿出教鞭,指向秦漢的時間軸,問道:“秦漢啊!其實不僅僅是秦漢,他們的技術進步要包含春秋和戰國的漫長時歲月,他們隻是融合了那兩個時代一切技術的大成而已!

我需要你們在這一刻,假設自己在春秋戰國的亂世,各國征伐,戰火綿延數百年的時代,你們作為各個國家的君主,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所有人都開始想象,自己回到一個山河破碎,戰爭綿延的時代,所有國家都需要自保,而強大的國家想要獲得更多的土地和霸權。

到處是戰爭和征伐,到處是綿延的烽火。

牛野的聲音慢慢響起:“隻有武裝自己,才能活下去的時代!隻有更好的鋼鐵才能保衛自己的時代,你們會不惜一切代價,推進鋼鐵生產,用一切可用的方法來獲得更好的鐵料。每一個小國,每一個大國,都無比重視金屬冶煉的時代,發展又如何會慢呢?”

有學生提問:“先生,你是說戰爭帶來科學的極速進化?越多戰爭的地方,進化速度越快!難道不是和平環境,人們生活安定進化越快嗎?”

牛野讓學生坐下,他開始認真思考,然後說道:“你們隨我來,我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在那裡你們會看到一些東西。”

老師加學生近三百人,他們步行前往槍炮廠的工廠,那裡有一片廣闊的沙灘。

牛野指著沙灘上的一大圈極其厚重的木板,說道:“這是我們在西非海岸一次戰鬥裡獲得英國戰列艦裝甲板,你們現在先過去量量看,它們有多厚?”

一群學生量完後,都吃驚的看著數據和裝甲板,“英國人居然用多層硬木板,製作厚達45厘米的軍艦裝甲?”

然後,牛野讓站在一邊的炮廠人員推來一門大清的紅夷火炮,他指著這門大炮說道:“這是大清最好大炮,你們熟知的紅夷大炮,一門24磅炮,你們試一試,能在多遠距離打穿英國人的這塊戰艦裝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中現在是民兵,學過開炮的學生,將紅夷大炮推過來,先是在五百米開炮,然後是四百米,然後是三百米,然後是兩百米,然後是一百米,最後是五十米!

所有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直到五十米,依然無法徹底打穿英國人戰列艦的裝甲板,所有人都握緊了拳頭。

再然後,牛野站上沙灘邊的一塊巨石,高聲說道:“歐洲多戰亂,這就是英國為了對抗歐洲戰爭環境的戰列艦裝甲。一條戰列艦最少要擁有74門大炮,要擁有這樣的裝甲,才能稱為戰列艦!你們猜一猜,英國有多少艘這樣的戰列艦?”

沒有人說話,他們站在烈烈風中,風將他們的頭發和衣角撩動,他們在靜靜的聽,牛野說出那個數字。

牛野的聲音在沙灘上回蕩:“一百艘,整整一百艘!”

沙灘上死靜,除了飛鳥的鳴叫和海浪的輕撫,無人說話。

牛野再問:“你們覺得,幾條這樣的戰船能夠轟平廣州府?轟平中華的海岸線的城鎮,需要多少條這樣的戰艦?中華沿海數千萬百姓,在這樣戰艦來的時候,能用什麼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沙灘上一片死寂,是啊!拿什麼保護家人,連紅夷大炮都沒用,老百姓拿什麼保護家人?

有學生用顫抖的聲音在喊:“先生,難道科學真的來源於戰亂嗎?這些難道不能改變嗎?戰亂要死很多人啊!”

牛野歎息,他看向遠處的海平線,大聲說道:“我不知道!但我看到的曆史,告訴我,大漢的科技來自秦,而秦的科技來自春秋戰國的數百年積累!”

他猛地指向那塊厚重至極的裝甲板,大聲說:“英國,在歐洲,那裡數百年戰亂不斷,他們每一個小國為了活下去,隻能不斷自強,不惜一切代價強化武力,否則早已粉身碎骨,消失在人類的曆史中!”

他再次指著海洋的方向,喊道:“明代,七次下西洋,比歐洲人早了九十年!

政和每次航行平均帶200–250艘船,最大寶船1,000+噸,船員2萬–3萬人。

歐洲大航海初期,如哥倫布,達伽馬,通常隻有3–15艘船,總人數幾十到幾百人。

可我們不思進取啊!我們規避競爭,我們既不殖民,也不建設貿易站點,我們天天生活在狗屁天朝上國的神話裡!日日迷惑自己的百姓,士大夫階層每天寫著聖賢文章,聲色犬馬,好不快活!

歐洲人在乾什麼?他們生活在鐵與火之間,他們每天都要麵對死亡和生存的選擇,這根本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命運,最後他們進化出來的強者,就是你們今天看到的,無比強大!

這世間,是一個真正的黑暗森林!

一個國家不讓自己麵對鐵與火,不讓自己時時刻刻處於戰鬥和爭奪之中,民族就會慢慢熄滅進取心和好勝心!

不進取,不好勝,就是弱者,就滅亡!

因為,這就是人間之道!人間之道,取不足,而奉有餘!弱者必然被強者所滅!

就像和大漢爭鋒的匈奴,他們曾經遍布草原和荒漠,今日你們還能找到這個民族的蹤影嗎?”

有學生高聲問:“先生,我等該如何做?”

牛野大聲回答:“把我講的課,不斷完善,告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每天都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強大,如何戰鬥,如何不讓自己的民族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裡。如果真的戰爭來臨,告訴自己,這是在鍛打我們。我們就是鋼鐵,我們越鍛打越堅硬,最終會鍛造出一個再次輝煌的文明,如同秦漢一般!”

最後,一個老師問道:“先生,你是想讓澳洲變得強大起來是嗎?”

牛野看了看這些少年和老師,“不,不僅僅是澳洲,而是整個中華,或者說整個亞洲!

中華文明有廣闊的內陸,擁有農耕文明的技藝,我們能依靠土地獲得世界上最高的畝產量;我們也擁有海洋,數千萬沿海百姓,千百年一直依托海洋的魚獲和海洋的貿易存活,所以我們應該是一個偉大的海陸複合型文明,我們應該即擁有大地,也擁有海洋!

我們要讓整個中華都團結起來,強大起來,讓中華的文明擴展到整個亞洲!”

眾人再次安靜,整合中華,擴展到亞洲?

亞洲啊!這是多麼大的概念?

這些人很多都坐過海船,去過不少地方,他們知道亞洲到底有多大!

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掠過帕米爾高原的雪峰,亞洲便在這金色的晨曦中蘇醒。這片橫跨東經26度到西經170度、北緯10度到北緯81度的廣袤土地,占據著地球陸地麵積的三分之一,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洲"。

從地理的維度看,亞洲的廣闊令人震撼。在它的東部,太平洋的波濤拍打著堪察加半島的懸崖;而在西南隅,阿拉伯海的季風正掠過阿拉伯半島的沙漠。北部,西伯利亞的針葉林一直延伸到北極圈內,那裡的冬季漫長而寒冷;南部,赤道橫貫印度尼西亞群島,使得這裡終年鬱鬱蔥蔥。當日本櫻花盛開時,帕米爾高原可能還覆蓋著未消的積雪;當印度次大陸酷熱難耐時,俄羅斯遠東地區可能還春寒料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亞洲的廣闊不僅體現在空間上,更蘊含在時間的深度裡。這裡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黃河流域孕育了最早的華夏文明,兩河流域誕生了楔形文字,印度河穀見證了哈拉帕文明的輝煌。在空間與時間的交織中,亞洲呈現出令人歎為觀止的多樣性:既有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氣,也有恒河三角洲的肥沃衝積平原;既有阿拉伯半島的荒蕪沙漠,也有東南亞的熱帶雨林。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生活著世界上超過60的人口。從蒙古高原上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到爪哇島上精耕細作的稻農;從西伯利亞森林中的狩獵部落,到新加坡摩天大樓裡的金融精英——亞洲的廣闊包容著人類幾乎所有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態。

站在亞洲的高處遠眺,你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地大物博"。這裡的廣闊不僅是地理概念,更是一種文明的氣度,一種包容並蓄的胸懷。當烏拉爾山脈的暮色降臨,而馬來群島的星空剛剛亮起。

這就是亞洲,一個在空間上無垠、在時間上深邃、在文明上多彩的偉大大陸。

這堂課,在很多年以後,很多人記憶猶新;這堂課,後來被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每一次,第一堂課結尾的時候,老師都會說出同樣的一句話:“我們要強大,是為了整個中華,也是為了整個亞洲!我們要讓整個中華都團結起來,強大起來,讓中華的文明擴展到整個亞洲和澳洲!”

說來也很有意思,真正震撼人心的,其實是那塊裝甲板和紅夷大炮的對練。

那一刻,所有少年才會感同身受,才會知道不自強,隨時會亡國的道理!

但這一堂課之後,所有少年和老師們其實有了一個朦朧的概念:

一,要自強,不斷的自強,不能像唐朝和清朝,碌碌無為!

二,要不斷強化武力,不避戰,勇敢麵對任何戰爭!

三,要團結中華,要保護亞洲和澳洲,這是他們的勢力範圍,誰來就轟誰!

七月底,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變化。

蘭芳共和國,改名為“中華國”。

六十名議員,居然隻有三票反對,五票棄權。

至此,媽祖軍開始投資所有的中華國城市,開始徹底融合曾經的蘭芳共和國。

九月,中華國開始向加裡曼丹島周邊小國發出合並要求。反拒絕者,立刻封閉海港一個月;一個月後,如果還無答複,中華國第3海軍編隊,中華國5000陸軍和1700海軍第一陸戰隊就會從內陸和沿海發起全麵攻擊。

這樣的進攻,絕不是連滑膛槍都沒有幾支的小國能夠抵擋的,連續滅掉兩個小國,整個加裡曼丹島全部臣服,

到1815年年底,中華國已經吞並整個加裡曼丹島75萬平方公裡,以及350萬人口。

加裡曼丹島不同於澳洲,這裡建立了一個以媽祖軍最高會議為核心,議會為麵子,城鎮管理官吏為架構,宗族和部族首領為毛細血管的奇葩管理體係。

官方語言是漢語,所有部落的孩子都要前往城鎮至少讀三年包吃住的免費小學。考慮到當地經濟,送孩子讀書的家庭,每年能多得到一兩銀子,等於當地小孩最多能夠獲得的一年勞動收入。

而澳洲和中華國本體部分,全麵政府直轄,由政府委派和當地選舉組成當地聯合政府。

到此時,中華國能調動的人口總數,正式突破550萬人,其中華人總人口數為300萬,構成主體文明。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掠奪機緣,我成了天命大反派 邪神大佬帶我闖諸天 重生從楊超月帶我進廠開始 純陰總裁被逼雙修鎮寒毒 夜近前偷占她香 朱門春閨 婚短情長 一條名叫王美菊的狗竟然會修仙 死遁後男主黑化成反派了 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