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以武立國_1800年之龍騰四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1章 以武立國(1 / 2)

太平洋的浪濤在鉛灰色的天穹下起伏如巨獸的脊背,十四艘高桅帆船排成鬆散的雁陣,向東破浪而行。

細密的雨絲斜斜地落入海麵,激起無數細小的水珠,在陽光下折射出朦朧的光暈。船帆被濕潤的海風鼓脹,發出低沉而綿長的嗚咽,像是某種古老的歌謠。

船艙內,牛野與陳硯秋對坐於一方矮桌兩側,一壺熱茶騰起嫋嫋白霧,模糊了舷窗外的雨簾。桌上攤開一張泛黃的牛皮紙,上麵密密麻麻地勾勒著航線、港口與據點,而最上方,赫然寫著兩個大字——「媽祖軍」。

“樹型結構,還是扁平結構?”牛野放下茶盞,指尖輕輕敲擊桌麵,“如果按照中央帝國的那一套,總舵統轄大區,大區管分舵,分舵再管商站……層層上報,層層下令。”他搖頭,“可太平洋太大了,等命令從坤甸港傳到美洲的東極城,最少也要兩個月的時間。”

陳硯秋抿了一口茶,眉頭微皺:“可扁平結構……十三個主要商站各自為政?每艘船長都能自行決定貿易與軍事?那和海盜幫派有什麼區彆?”他指向牛皮紙上密密麻麻的節點,“媽祖軍橫跨三大洲,若沒有統一的號令,如何協調?如何抵禦外敵?”

牛野沉吟片刻,拿起炭筆,在紙麵上畫了一條粗壯的樹乾,又從樹乾上分出幾根粗枝,再往下細分出無數細枝。“中央集權的好處是令行禁止,壞處是遲緩。”他低聲道,“樹乾太粗,枝葉就會枯萎;枝葉太密,樹乾就會不堪重負。”

陳硯秋盯著那幅草圖,忽然笑了:“那如果……樹乾隻管戰略,枝葉自己管戰術?”他接過炭筆,在樹乾旁又畫了幾條斜向的細線,將某些枝葉直接相連,“總舵隻製定大方向——比如‘西進擴張’或‘鞏固亞洲航線’,但具體怎麼打、怎麼貿易,讓各分舵自行協商。”

牛野眼睛一亮:“類似合議?各商站派代表定期議事,重大決策由投票決定?”

“嗯。”陳硯秋點頭,“但必須有一套共同的規則——比如媽祖戒律,比如貿易分成,比如軍事互助。”他頓了頓,“就像……海上共治。”

窗外的雨聲漸密,海浪拍打船體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牛野望著紙麵上的草圖,緩緩道:“樹型結構太僵化,扁平結構太鬆散……或許,媽祖軍需要的既不是絕對的中央集權,也不是徹底的分權自治。”

“而是……動態平衡。”陳硯秋低聲道。

牛野拿起茶壺,給兩人的杯中續上熱茶,蒸汽在雨霧彌漫的船艙內升騰。“總部依舊存在,但不再是唯一的頭腦。”他沉聲道,“各分舵有自主權,但在重大危機麵前,必須如臂使指。”

陳硯秋望向舷窗外的雨幕,十三艘帆船在波濤中起伏,如同十三枚棋子。

“或許還有一種製度。”他輕聲道,“中華國直轄加裡曼丹島和澳洲,而其他地區是媽祖軍的旗幟,他飄揚在中國國的旗幟旁,也飄揚在無人管轄的海域上。”

程硯秋放下茶杯,他思考良久,抬頭有些憂慮的說道:“若未來,你們不在了,海外的媽祖軍會不會反噬。。。”

船艙外,雨依舊下著,而十四艘帆船依舊堅定地向東航行,如同十四顆釘子,釘在這片混沌的蔚藍疆域之上。

牛野舒展筋骨,笑著說道:“直白點說吧,你覺得,媽祖軍有一天會是安祿山?”

程硯秋沒有說話,但他的眼睛裡全是,“你們不成安祿山,我跟你姓!”

牛野拿過茶壺,才發現沒茶水了,於是再次放下,“我發現,中國文人其實非常有趣!”

陳硯秋眼睛一橫,“你小心被口水淹死!”

牛野嘿嘿笑,站起身喊人送一壺熱水過來,再坐下說道:“硯秋,我且問你一個問題。現在,讓你做東極城的首領,你在想什麼?”

陳硯秋想了想,回答道:“東極人口還不到千數,我大約會想中華國多送些人口和物資支援。”

牛野點頭,再問:“若是,有一天你東極城人口百萬,日進鬥金,戰艦百條,而中華國本土有戰艦千條,你會如何想?”

程硯秋不假思索的說道:“那做好我的山大王,保一世富貴。可如果,中華國柔弱,那我。。。”

牛野笑道:“取而代之?”

程硯秋點頭,“我治理有方,為何不可取而代之?”

牛野反問,“是啊!你為何不可取而代之?”

程硯秋猛地轉頭,看向牛野,“你居然認為這合理?”

牛野反問:“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嗎?”

硯秋急了,“那是戰亂啊!死無數人的戰亂啊?你難道不明白,會死很多人的!”

雨兒推門,將茶壺擺在桌子上,正要離開。

牛野卻叫住她,“雨兒,我問你,一個國家,如果政府無能,而其他地方有才,其他地方能夠取代政府管理嗎?”

雨兒歪著腦袋,好奇的問:“這千百年朝代更替,不就是這個道理?你是不是傻了?”

程硯秋木然,他感覺雨兒在罵他,可雨兒明明是在罵牛野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牛野揮揮手,讓罵他的丫頭滾蛋,然後給程硯秋再倒上一杯熱茶,也不說話,就傻笑著,看著木然的陳先生。

陳硯秋此時已然回過味來了,他依然搖頭:“就算政府無能,和平還是好過戰亂百倍!”

牛野歎息一聲,他說道,“唉,你們的學問有問題啊!”

程硯秋怎會服輸,他立馬問道:“你倒是說說看,有何問題?”

牛野開門見山,“儒家的學問是建立在真正的天朝上國的基礎上,以敵人蒙昧,在穩固統治中以慢慢腐朽來換取和平。兩千年,都在儘量避免戰爭,儘量保持男耕女織,兩千年都在避免紛爭和改變,以至於科學都受到阻礙,用來換取儒家所謂的和平和人口繁衍。”

牛野停了停,“我該如何形容。。。嗯。。。就是作繭自縛!這是一個巨大的蠶繭,包住將近四億人的蠶繭。”

程硯秋不服,“怎麼可能?我們的文明能養活天下最多的人口,能建立起牢固的統治,怎會是作繭自縛?”

牛野哈哈大笑,他反問:“陳先生,滿清百姓的生活和兩千年前的漢人有何不同?您在想想那些荷蘭人,英國人他們的生活和兩千年前有多少變化?”

程硯秋坐在那裡,他有些詞窮,他知道荷蘭人的社會已經開始進行真正的產業分工,研究就是研究,工業就是工業,農業就是農業,整個社會在劇烈劇烈變化。

但滿清。。。文人依然詩詞歌賦,農人依然男耕女織,至於工業和研究,微乎其微罷了。

牛野此時聲音漸漸沉靜,“先生,如果有人用火燒這個大蠶繭,會怎麼樣?”


最新小说: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當刀使 京師城門對掏,父皇您彆慫啊! 諸神之禮 靈氣複蘇:我以儺麵殺穿一切 1990:刑偵檔案 麻辣母女 天痕:玉佩中的時空囚徒 鬥破:天才史學家 末世廢土之旅 你們真的是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