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年7月末,馬尼拉城北的高地被烈日炙烤得滾燙,空氣中彌漫著塵土與汗水的鹹腥味。一千名來自馬祖軍的海軍陸戰隊員,與三千名臨時征召的輔助民兵,整齊地排列在起伏的山地上,等待著他們即將接到的命令。
他們的任務,不是衝鋒陷陣,也不是列陣對射,而是挖溝,不停的挖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軍官的指揮下,士兵們拿起鋤頭與鏟子,開始在這片原本荒蕪的山坡上掘土、翻石、堆壘。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道道深達數米的壕溝逐漸成形,縱橫交錯,如蛛網般盤踞於高地之上。更令人驚異的是,這些壕溝並非隨意挖掘,而是依照某種嚴密的規劃,自南向北層層分布,共分四層,每一層都具備不同的戰術功能,彼此依托,形成縱深防禦體係。
而最令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些被悄悄運進山腹中的鋼管。它們被工兵們小心翼翼地拚接、固定,覆蓋木板,泥土和樹枝,最終構成了一整套隱秘的地下指揮係統。鋼管和泥土之下,是一條條通道,連接著各個關鍵節點,軍官可以在這些空間中形成戰地組織節點,冷靜地指揮整片防線的運作,而不暴露於敵軍的炮火與視線之下。
這一切,看起來不像是19世紀初期任何一場戰爭中會出現的防禦工事,反而更像是……未來的戰爭形態。仿佛一戰時期那種以壕溝、鐵絲網、地下掩體為核心的靜態攻防體係,提前了近百年,在這座熱帶島嶼的北麓山坡上悄然誕生。
然而,對於大多數士兵而言,他們並不理解為何要進行如此浩大且看似無用的工程。
“我們不是來打仗的嗎?為什麼整天挖土?”一個滿臉是汗的年輕陸戰隊員放下鏟子,望著遠處連綿不絕的壕溝,喃喃抱怨道。
“就是啊,拿槍打敵人不是更快嗎?這滿山挖洞,累死個人?”旁邊一位民兵也附和著,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我聽老兵說,以前打仗都是排好隊,衝過去對射,誰倒下誰倒黴。”另一人接過話頭。
“長官說這是‘新式防禦法’,能保命。”一個年長些的民兵低聲說道。
議論聲在工地上零星響起,但手中的活計卻未停下。軍官們並未多做解釋,隻是冷眼監督著工程的進展,偶爾有人問起,也隻是簡短地回答:“照做便是,怎這麼多廢話!”
這個時代也構建防禦工事,但是往上麵建,比如修建木頭營地,修建柵欄,很少有軍隊每天在地下打洞和挖溝,這已然顛覆所有人認知。
士兵們無法理解,他們隻是奉命行事。但在他們揮汗如雨、一鏟一鍬構築的這片地下與地麵交織的防禦體係中,一種遠遠超越時代的戰爭理念正悄然紮根。
此時無人知曉,這座馬尼拉北麓的高地,正在成為未來戰爭形態的微縮預演,一個新的戰爭體係將要降臨這個世界。
遠處,一隊西班牙士兵也在偵查,一個西班牙少校正在用單筒望遠鏡觀察,並讓身邊的士兵記錄。
一公裡之外的一處小高地上,幾名西班牙殖民軍的軍官,正靜靜地站在臨時搭建的觀測點後,手握單筒望遠鏡,目光穿過稀疏的樹叢與飛揚的塵土,死死鎖定那片不斷變化的地形。
他們看見,馬祖軍士兵們像螞蟻般忙碌,從早到晚,幾乎未曾停歇。山坡上,起初還隻是一些零星的坑洞,可不過短短數日,便已蔓延成網——一條條壕溝層層疊疊,有深有淺,有曲有直,彼此交錯,構成了一道複雜而立體的防線。更有甚者,他們注意到,某些區域的地麵似乎被重新填平,偶爾還有士兵鑽入其中,再也不見出來。
“他們在乾什麼?”一名年輕的西班牙尉官低聲問道,眉頭緊皺,望遠鏡始終沒有放下。
“挖洞。”旁邊的中尉冷冷地回答,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解與輕蔑,“每天都在挖,從早到晚,除了挖洞,什麼也不乾。”
“可是……為什麼要挖這麼多洞?”另一人忍不住插話,他是個剛從歐洲調來的參謀,對亞洲殖民地的戰事並不熟悉。“他們不上列隊衝鋒,就蹲在洞裡?這能打仗?”
幾位軍官麵麵相覷,沒人能給出確切答案。
“也許……是一種新的戰術?”年長一些的指揮官沉吟片刻,試圖合理化眼前所見,“或者是為了儲存物資?但看那規模,不太像。”
“不管是什麼,他們的人可不少。”另一名軍官指著遠處密密麻麻的身影,語氣變得認真起來,“我保守估計,至少有三千人,甚至接近四千。這可不是小股部隊,他們是有備而來。”
眾人沉默。的確,人數不可小覷。馬祖軍的海軍裝備精良。
如今,他們第一次看見馬祖軍的海軍陸戰隊,這些人似乎有著某種難以理解的“土木工程狂熱”。
“他們到底想乾什麼?”那名年輕尉官再次問道,語氣中透著困惑與不安。
“誰知道呢,或許是某種防禦工事?也可能是……他們預感到我們會進攻,所以提前準備。”中尉搖了搖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不是在閒著。他們在做一件我們看不懂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認真。”
軍官們繼續觀察著,記錄著。他們用鉛筆在隨身攜帶的地圖與日誌上勾勒出那片高地上的變化:壕溝的延伸方向、坑道的密集程度、可疑的地下區域、士兵的調動路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然他們依舊不明白,為何對方要放棄傳統的開闊陣地與線列對射,轉而一頭紮進土地之中,瘋狂挖掘;
“馬尼拉的海港已經封禁,他們是想切斷馬尼拉和呂宋的聯係!”
“假如他們不列隊進攻,那麼就是要徹底封鎖馬尼拉。我們的糧食,大約隻能維持兩個月不到的時間。”
“呂宋應該會增援我們,否則那個少將也不要做了!”
“要不要讓菲律賓土人士兵衝一衝?”
“總督的意思很明確,等待援軍,不要輕易交戰。”
馬尼拉總督府內彌漫著一股壓抑的燥熱。厚重的百葉窗縫隙間漏進幾縷刺眼的陽光,在柚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總督馬裡亞諾·費爾南德斯·德·福爾格拉斯——這位以鐵腕著稱的殖民官員,正端坐在那張包著深紅色皮革的辦公桌後,眉頭緊鎖,指尖敲擊著一份剛剛送來的軍報。
港口處,炮聲隆隆,可他知道西班牙的二十門港口重炮根本隻是在遠程吊射,毫無準頭可言。
桌上攤開的文件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馬尼拉城北高地的異常動向:四千餘名馬祖軍士兵正在構築防禦工事,挖掘壕溝,甚至在地底鋪設鋼板掩體。情報還顯示,他們的兵力仍在增加。
福爾格拉斯緩緩放下羽毛筆,深吸一口氣,隨後猛地拍案而起。
“傳令下去!”他的聲音低沉而嚴厲,回蕩在空曠的總督府大廳裡,“即刻頒布戰時法令!”
幾分鐘後,副官匆匆趕來,筆尖已經準備好記錄總督的每一道指令。
“第一,全城進入戒嚴狀態。”福爾格拉斯的聲音不容置疑,“從今日起,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在街道上聚集,夜間實行宵禁,巡邏隊必須加倍。”
“第二,糧食管控。”他走到牆邊的地圖前,手指點在馬尼拉城中心的糧倉位置,“所有糧食儲備由軍方統一調配,禁止私人囤積。糧商必須每日上報存糧,違者以叛亂罪論處。”
“第三,增援。”福爾格拉斯的眼神變得銳利,“立刻派人從小道前往呂宋內陸,聯係駐守在那裡的西班牙軍團,要求他們立刻抽調至少兩個營的兵力,日夜兼程趕往馬尼拉!”
副官低頭記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福爾格拉斯則繼續下令,聲音壓得更低,卻更加緊迫:
“告訴他們,馬尼拉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威脅——馬祖軍正在構築足以抵禦正規軍的防禦體係,讓呂宋軍隊從北麵進攻,必須拿下這個陣地!”
副官匆匆離開,而福爾格拉斯仍站在地圖前,指尖輕輕劃過馬尼拉北郊的高地輪廓。
按照現在敵人的炮擊頻率,馬尼拉的大炮台最多隻能堅持兩天。
所以,港口區的軍隊必須堅守碼頭,他不確定敵人的海軍會不會突擊港口,但現在的馬尼拉港口,那裡麵的幾條破船根本擋不住馬祖軍的戰艦。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