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些小艦隊陸陸續續穿越直布羅陀的英國和西班牙的海上封鎖線,隨著五千退伍軍人進入加來開始掄起鐵鍬。
隨著,法國開始在裡爾組建第一支三萬人的全騎兵部隊,源源不斷的馬匹進入裡爾軍營,全騎兵部隊,從這裡出發全速趕往加來隻需要九個小時,也就是一夜就能抵達。
隨著,一批新購買的一萬匹戰馬進入迪裡,這裡的一萬五千士兵將全部擁有戰馬,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高強度騎行訓練。從這裡出發,隻需要十個小時也可以抵達加來。
隨著法國沿海,大量的鋼材和水泥運輸船隊,沿著法國海岸開始集結,開始源源不斷向加來運送鋼材,木頭和水泥,法國要修建一條從加來到土淪港的全國性鐵路工程被所有人在討論。
很多富商都表示自己能夠投資這條鐵路,他們紛紛來拜訪拿破侖和法國內閣官員。
而法國內閣官員們也全都認為,拿破侖要進行一個史無前例的建設計劃,這將震驚歐洲,他們的興趣都非常高漲。
連法國製造業的股市都在全麵上漲。
拿破侖笑了,他哈哈大笑,連眼淚都笑出來了。
拿破侖站在愛麗舍宮的宮殿裡,對製定作戰計劃的十五名軍官說道:“你們買股票嗎?”
軍官們哈哈大笑。
但拿破侖卻嚴肅的說道:“去買股票”
他轉身看向歐洲地圖,低聲說道:“將要上漲的不僅僅是股票,而是法國,整個法國都將上漲!”
他拿過指揮棒,指著倫敦說道:“拿下倫敦,法國將成為歐洲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
然後,他赫然轉身,下達了法國皇帝的命令:“我,法國皇帝,你沒有永遠的統帥,拿破侖波拿巴,將和你們一起,於1818年5月1日,對英國宣戰,並立刻發動對英國的全麵戰爭!這一次隻有一個目標,倫敦!”
按照計劃:
法國5萬人、全部騾馬化且攜帶大炮的軍隊,從多佛爾到倫敦陸地距離約119127公裡),最快隻需4天。
騾馬尤其騾子)耐力強於馬匹,更適合牽引大炮1818年常見的6磅野戰炮約1.2噸,需46匹騾馬牽引),且能在碎石路、土路中保持穩定。相比純步兵拖拽或普通馬拉,騾馬化可將炮兵縱隊速度從2.53公裡小時提升至3.54公裡小時,與步兵行軍速度約33.5公裡小時)更匹配,避免炮兵拖慢整體節奏。
5萬人軍隊需分為多個縱隊通常每縱隊50001萬人),沿不同道路行進以避免擁堵19世紀初英國道路寬度有限,單縱隊單日通行能力約12萬人)。即使騾馬充足,每日有效行軍時間仍為78小時需預留時間喂養騾馬、檢修裝備、分發補給),按步兵與炮兵平均速度3.5公裡小時計算,單日可行進24.528公裡。
若路況良好無降雨、道路平整),119公裡全程約需45天;
若全力壓縮休息時間如每日行軍9小時),最快可至34天。
5萬人每日需消耗約50噸糧食、25萬升水,騾馬按每10人配1匹騾馬估算,共約5000匹)每日需消耗約25噸飼料,需專門後勤縱隊運輸,無法完全脫離道路補給。
現在英國的道路,多為碎石路,部分路段仍為土路,遇降雨易泥濘,會導致騾馬行軍速度下降2030,可能延長1天行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英國各地的陸軍從集結到出發,例如伯明翰的軍隊如果需要支援倫敦,從集結,行軍到抵達倫敦,他們最快也需要六天。
而真正讓法國人勝券在握的是陸軍,是的現在的法國佬陸軍已經進入全麵線膛槍時代,而英國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了海軍,英國陸軍抵達線膛槍化不到百分之三十。
英國陸軍的騾馬化也遠遠少於法國陸軍。
並且,此次行動計劃的最終計劃確實是占領倫敦,但法國陸軍的前期計劃卻非常陰險,他們要利用速度,截斷道路,利用伏擊,不斷的圍點打援!
法軍要在英國內陸,徹底切斷倫敦和所有城市的連接,將一支支支援倫敦的英國陸軍全部吃掉。
法國軍事參謀團的原話是,“耗儘英國的骨血,讓其內陸極度空虛,一百年無法恢複!”
這就是仇恨,法國人刻在骨子裡的仇恨!
英國和法國打過百年戰爭,上百年,英國人一次次越過海峽,一次次在法國人的土地上燒殺劫掠。連他們的聖女貞德,法國的瑰寶,也是死於英國人的陰謀。
過去的三百年,無數法國人都想進攻英國本土,現在拿破侖要帶領他們越過海峽,就算戰死也是法國軍人的榮耀!
是的,拿破侖麾下的法國陸軍,從來不認為在歐洲有哪個國家的陸軍,在大地之上,真的能跟他們一對一作戰。
拿破侖本身就是信仰,他指揮下的法國陸軍甚至能夠一對二作戰,還反殺敵軍。
在拿破侖時代,除了俄羅斯的鬼天氣,你如果想要拿下一萬法國陸軍,那不好意思,請你拿出至少三萬人的軍隊!
十五名陸軍和海軍的軍官同時宣誓道:“我們將追隨您,直到流乾最後一滴血!為了法國,為了貞德!”
是的,拿破侖用了“貞德”的名字,他知道隻有“貞德”的名字,才能從心底裡團結整個法國人民!
拿破侖也單手撫胸,大聲說道:“為了法國,為了貞德!”
15世紀初,法國深陷“百年戰爭”泥潭,北部大片領土被英國占領,國王查理七世甚至因缺乏加冕合法性而地位動搖,法國瀕臨分裂。
貞德以“上帝使者”的身份說服查理七世,親自率軍解救被圍的奧爾良城1429年),隨後又護送查理七世前往蘭斯加冕,徹底打破了英軍的戰略優勢,扭轉了法國的頹勢。她的出現讓原本渙散的法軍重拾士氣,也讓法國民眾看到了“複國”的希望,為最終擊敗英國、實現國家統一奠定了關鍵基礎。
法蘭西民族一直存在,可貞德的慷慨赴死,是真正讓法蘭西人民意識到自己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為維護民族利益,拿起刀槍和敵人死戰到底的第一人!
貞德的核心精神“為祖國犧牲”“堅守信仰與正義”,成為法國民族精神的重要源頭。
她出身農家,卻以無畏勇氣對抗外敵,即便被俘後麵對英國人火刑仍堅貞不屈,這種“平民英雄”的形象極易引發法國人的情感共鳴。
尤其是在法國一次次麵臨危機的時刻,貞德的形象常被用來號召民眾團結抗敵,成為凝聚民族意誌、激發愛國情懷的精神旗幟。
1803年拿破侖將其追認為“民族英雄”,她的故事被寫進法國教材。
這一次,對英國的作戰,被拿破侖定義為“複仇”!是的,這是為“貞德”複仇,為法國人民心中的女神複仇!
他甚至秘密製作了三千麵貞德戰旗,那是一個身穿盔甲的少女,被烈焰燃燒,卻依然舉著長劍,指向前方!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