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萬裡一直在研究澳洲作戰的全部報告,他發現整個戰役的轉折點其實是四十條魚雷艇的夜晚突擊行動。
牛野問,“你為什麼這麼看?”
肖萬裡的解釋是:“整個遠征艦隊的核心是船,沒有船的艦隊什麼也不是!一個晚上被摧毀二十條戰艦,任何艦隊都無法承受,換了我也會跑!”
接著,肖萬裡歎息道:“有一條魚雷母艦沒有回來,一次就損失八名船員,人員損失太大了。”
牛野隨意說了一句,“要不我們造小潛艇?”
肖萬裡好奇的問道,“什麼是潛艇?”
牛野說:“嗯。。。就是可以整個船體在水麵下,可以發動魚雷攻擊的東西。”
牛野隨手拿過一張牛皮紙,給他畫了一個現代潛艇的樣子,然後告訴肖萬裡潛望鏡和通過注水下潛和排水上浮的原理,以及空氣裡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基本知識,可潛艇裡麵到底是個什麼鬼結構,他就搞不懂了。
從此,在回開普敦的海路上,肖萬裡就消失了,這貨帶著幾個船上的機械師,蒸汽機維修工和鐵匠,木工一起討論如何搞一個下潛的小模型。
七八個人沒事就聚在一起討論怎麼搞一個潛艇出來玩玩。
這群貨做的第一個實驗是,將兩條魚雷艇倒扣過來,然後用修補船縫的魚膠把所有縫隙都塗滿,再在外麵刷上一層瀝青。
然後在頂部裝上一個可以爬人的通水閥,這玩意是用來自沉戰艦用的,勉強可以爬進去一個瘦子,有閥門蓋子可以打開和鎖死。
這個階段,他們主要是測試浮力和重物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安裝什麼蒸汽機。
這群貨先是用木桶從頂上,通過通水閥向裡麵倒淡水,這麼做有兩點用途:
第一,看看這玩意漏水嗎?
第二,記錄到底需要多少桶水才能倒滿,這是用來測算這條小東西的內部空氣容積。
仔細檢查,發現漏水點再次進行修補,並記錄用了多少桶水,記錄出內部容積以後。
這群貨開始了第二階段測試。
這時,他們在這條小東西頭上安裝一根長木杆高度是五米,標上不同深度的刻度。
再往裡麵搬進去壓艙石,反正每條船搞幾塊,也不會有事。
他們要測試多少重量能把這玩意壓進水下。
為了防止這東西被船隻拖行時會側翻,他們還在長木杆上安裝了浮筒。
這群貨,每天不斷加入更多的壓倉石,然後用繩子牽著放入大海,然後觀察那根木杆露出海麵的高度。通過列表,他們發現了這條小木殼潛艇,它的空氣容積,重量和下潛深度的關係。
再然後,這群貨用船上抓來的小老鼠做實驗,用籠子裝上小老鼠送進潛艇,然後讓這玩意下潛,看小老鼠到底死不死?
我擦,小老鼠不要太牛皮,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四個小時,小老鼠都活的好好的,還站在籠子裡麵要吃的!
現在,這群貨已經知道,下潛可行,生命可以在下潛的封閉空間裡存活。
接下來,他們開始安裝小型蒸汽機,但他們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階段不能讓人進去,不然可能出人命!
但沒有人,怎麼鏟煤?這她娘是個問題!
於是有人提出來,“要不用油料,那玩意是液體的,能不能讓油料自己定時流進燃燒室?”
汽油太猛,這群人不敢玩,於是開始玩柴油和煤油,怎麼讓油料自己流進去呢?
又有人說道:“用蒸汽機自動補水的浮閥!”
是的,加熱蒸汽的鍋爐裡麵有浮閥,低於某個水位,就會打開水箱自動補水。
於是這群半吊子工程師們做了一個深鐵桶,裡麵裝滿柴油準備在甲板上點火。。。
牛野看到後,頭皮都麻了,直接把這群貨趕到一個救生艇上,人人身上捆著救生繩子,被大船拖行在小艇上麵做實驗。
小船搖晃的很厲害,他們減半柴油,看到柴油無法溢出,才小心翼翼的點燃柴油,然後所有人立刻趴在船舷邊上,隨時準備跳海。
可柴油真的隻在鐵桶的上麵燃燒,並不會爆燃和爆炸,總之,一切都還算安全。
然後,測試了煤油,他們通過金屬卷曲溫度計發現煤油的燃燒熱量更高。
回到母船,這群貨開始製造油料球閥,然後把不同材質的鋼鐵和銅做的金屬空心球體扔進燃燒的煤油裡看看會不會被燒融。
結果一切都好!
好了,一半的半吊子工程師們開始重新設計蒸汽機燃燒室,另一半開始製造通風管道,一個進風管,一個出風管,為了防止海水進入,他們都做了向下的彎頭。
二十五天後,這條小潛艇被拖在海麵上進行發動機測試。
結果,從尾氣來看,發動機隻是工作了十分鐘就停了。
研究了很久,才發現有可能是進氣不足。。。
到此,他們已經回到開普敦,研究小組的成員擴大了,從原來的八人擴大到了三十八人,他們從發動機上接出一部分動力,製作了一個進氣風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發動機可以長時間正常工作了,可實驗再次碰到問題,蒸汽機向後的螺旋槳動力軸要在水下旋轉,居然會漏水?
總之,在實驗工廠裡,小老鼠現在長的肥肥胖胖,每天在籠子裡看著那群喂它的傻子們在那裡抓耳撓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