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嘉慶崩,鏖戰山西_1800年之龍騰四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1800年之龍騰四海 > 第173章 嘉慶崩,鏖戰山西

第173章 嘉慶崩,鏖戰山西(2 / 2)

富貴和得貴看著三田,眼裡有幽怨。。。

邱三田也覺得這事有點操蛋,可他指著溝底說道,“至少,咱溝底沒水,你瞅瞅左右。”

在兩邊的聯通的壕溝裡,壘起半米高的土堆擋流水,將油布蓋好自己的壕溝,中間用木棍支起來,怕夜裡再下雨,把壕溝給淹了。

留下三個人守壕溝,其餘人又把帳篷移去了後麵的營地,但邱三田讓人去搞來班裡的兩架馬車,又從炊事班搞來兩架空馬車,把帳篷架在馬車上,鋪上給馬匹吃的乾草料,馬車離開地麵倒是隔絕了地麵水汽。

邱三田命令所有人把腳擦乾,把布鞋都在火堆邊烘乾,才準一群少年上馬車睡覺,這一夜睡的不錯。這都是老兵教過邱三田,“打仗就靠這雙腳,一定要保護好!”

第二天,天氣有些涼了,喝完小米粥,吃完白饅頭和鹹魚乾,一群人再次回到了壕溝區。

反正還沒有攻擊命令,兩邊的班都在向下挖掘,邱三田的班也跟著一起向下挖。

鄭一娘沿著壕溝外側一路巡查,她走到邱三田的壕溝段,發現這一段壕溝居然是乾的,她問一群少年:“誰是班長?”

十個少年都指向邱三田。

邱三田右手撫胸敬軍禮,說道:“長官,我是班長!”

鄭一娘指了指左右,“這一路的壕溝裡都有水,為什麼你們這一段沒有?”

邱三田把他們怎麼乾的說明了一下。

邱三田指著壕溝邊的油布,低著頭,低聲說道:“油布是空馬車的,我們偷來了!”

鄭一娘很好奇,“你為什麼這麼乾?”

邱三田老實說道:“這是以前的老班長說的,他們在菲律賓作戰時,下了很多天雨,很多人腳都泡壞了。他告訴我,要想一切辦法保持壕溝裡的乾燥。”

鄭一娘的眉毛一跳,對身邊的軍官說道:“這小子不錯,讓他做這個排的第三排副,回去讓後方準備更多的油布,隨軍行動,要保證每個班的補給裡麵有三十米壕溝油布。”

她想了想,繼續補充道:“記下來,以後壕溝後側要挖一個蓄水坑,讓水可以排到蓄水坑裡麵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鄭一娘再次看向邱三田,“你是這個排的第三排副,兼任這個班的班長,以後負責你們這個排的壕溝工事。”

然後,鄭一娘對身後的排長說道:“他是三排副了,負責工事了”

王排長連忙點頭。

呃。。。十七歲的邱三田,莫名其妙又升官了!

而且,從此媽祖軍的編製裡多出了一個第三排副。

原來媽祖軍隻有三個排長,正式排長負責戰鬥,第一排副負責戰士生活安排和軍事教育工作,第二排副負責全排炮兵整合,現在多了一個第三排副,專門負責壕溝工事。

按照軍事編製,排長戰死,第二排副轉為排長,依此類推。

鄭一娘一走,一群新兵蛋子圍著邱三田,嘻嘻哈哈,恭喜他再次高升。

邱三田也沒搞清楚,他為啥又升官了?但他覺得自己的事情肯定多了很多。

他決定等大官走了,去問問排長,接下來怎麼開展工作?

等鄭一娘走了,排長過來給他們送來三個新兵,也都是少年,然後帶著邱三田去所有班的壕溝裡走了一遍,正式宣布邱三田是第三排副,他負責指導和監督工事的建造。

邱三田其實也懂得不多,他來來回回就是一句話,“一定把水排出去,或者舀出去,不然會爛腳。另外在後麵挖一個深一點的坑用來排水。”

馬祖軍的壕溝非常有意思,每個班前麵是一個大約二十米的壕溝線,標準壕溝深一米六,要保證在壕溝裡行走時,子彈打不到。

二十米的後麵,有兩個炮兵壕溝坑,前麵是炮位,後麵是彈藥位,專門用來部署一門六十迫擊炮和它的彈藥。

將炮位和彈藥分開來,是怕彈藥殉爆,上次東望城炮戰,英國佬戰列艦的榴彈炮模糊射擊,就擊中過彈藥箱,引起過彈藥殉爆。

現在,需要在挖一個坑,用來排水。

邱三田和鄭一娘的這一次碰麵,以及鄭一娘的這個決定非常重要,每個班挖的一個個排水坑,後來在戰爭中救了很多人的命。

戰場壕溝足,又稱“戰壕足”“浸漬足”,是下肢長期靜止暴露於潮濕、寒冷高於0c)環境中,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一種非凍結性足部組織損傷。這一術語最早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壕工事,士兵長時間數小時至數天)站立於冰冷、積水的戰壕中,足部無法得到有效保暖或乾燥,導致足部皮膚及深層組織逐漸受損。

其核心病因是環境與行為的雙重作用:長期處於潮濕、寒冷的戰壕環境,如一戰西線戰壕中的積水,加上士兵長時間保持靜止姿勢如蹲伏、站立,導致下肢血管持續收縮與舒張功能障礙,熱量無法正常保存,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同時,潮濕環境會破壞足部皮膚的屏障功能,加重組織水腫與損傷。此外,緊繃的鞋襪、靴子會進一步阻礙血液循環,加劇損傷。

根據病情進展,戰壕足可分為三個典型階段:

充血前期:接觸濕冷環境後數小時內出現,表現為足部冰涼、蒼白、感覺遲鈍,如麻木、刺痛感減弱。伴輕度腫脹,周圍脈搏減弱或消失。此階段若及時脫離濕冷環境,症狀可逐漸緩解。

充血期中期:脫離濕冷環境後數小時至10天內加重,足部轉為發紅、發熱、明顯腫脹,出現彌漫性灼痛,後轉為發作性刺痛,受熱加劇、遇冷緩解,可伴隨水皰、血皰或皮內皮下出血。嚴重時可發生淺表壞疽如足趾末端發黑),伴淋巴管炎、蜂窩織炎等感染。部分患者會出現輕度發熱、心悸、暫時性蛋白尿等全身症狀。

充血後期,少數患者可持續數月至數年,表現為足部持續性冰涼感,出現雷諾現象遇冷後手指足趾蒼白→發紺→潮紅),感覺過敏如對觸碰極度敏感)或多汗,關節僵硬如足踝活動受限),皮膚及附件萎縮如毛發脫落、指甲變脆)。

若未及時治療,戰壕足可能導致嚴重並發症:壞疽需截肢)、繼發性感染如敗血症)、長期肢體功能障礙如關節僵硬、行走困難)。在一戰期間,戰壕足是導致士兵非戰鬥減員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士兵因病情惡化失去戰鬥能力,甚至終身殘疾。

邱三田隻是聽老兵說過,菲律賓戰爭期間,在封鎖馬尼拉時天天暴雨,人泡在水裡,腳就會感染,皮膚會潰爛。

他膽子小,也不想爛腳,就想了個辦法。

鄭一娘是知道菲律賓的事情,可她從未想過如何解決,可今天這個小屁孩卻找到了一個好辦法,如果加上排水坑,那一般的雨不會讓壕溝長時間積水。

後來這種壕溝演化為雙層壕溝,前一層作戰,後一層挖的更深一點排水,然後再第二層壕溝,分段用煤油斯特林抽水機抽水和排水。

另外,後來士兵們在前一層壕溝底部墊上架高十公分的木板,這樣就算下雨,壕溝裡有泥水流動,人也不會站在泥水裡。

夜裡,連長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偵察騎兵發現,朔州的南麵來了滿清的援軍,夜裡有火把的長龍進入了朔州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連長說道:“偵查兵說,至少有三萬人,夜裡看不清楚,但計算時間和火把數量,至少有三萬清兵進入了朔州城。”

連長對所有班排長說道:“現在,我們隻有兩千人,不足以發動全麵攻擊,而且我們這兩千人還不能退,要把敵人堵死在朔州城裡,如果放開口子,敵人橫插過去,能直接切斷牛爺他們攻擊太原軍隊的補給線。”

一個排長說道:“接下來,就是十一月,天氣會很快冷下來,壕溝裡會凍死人,要準備過冬的物資和房屋建設。”

連長攤開一張紙,認真說道:“鄭團長問我們需要什麼,讓我們整理好,她會安排人送過來,但木炭和木材我們要就地準備。大同會送來煤炭,天津會送來水泥,大家準備守好這個冬天。”

王排長,拍著大腿,嗓門洪亮:"他娘的,守壕溝,零下二十度,老子腳趾頭都會凍掉倆!必須要棉鞋"

排長李老煙槍,眯著眼,吐了個煙圈:"首要的就是暖和的衣裳!單靠我們現在的衣服,肯定頂不住。我建議每人發兩套羊毛內衣,外頭套羊皮襖,再裹上厚氈靴,腳底下要是凍壞了,啥仗都打不了。"

排長張瘸子擼起褲腿,露出膝蓋上的疤痕:"氈靴?那玩意兒捂汗!去年我穿了半個月,腳丫子全捂爛了,後來換成翻毛皮靴加羊毛襪才好點。還有,腳底下必須墊油氈布,隔水隔寒,壕溝裡要是有積水,光腳踩進去,半宿就能凍成冰坨子!"

趙排長長摸著下巴:"光身上暖和不夠,吃喝才是命根子!冬天守壕溝,飯得吃熱的,每人每天起碼保證一碗熱湯、兩個窩頭。再弄些醃菜、鹹肉,補鹽又頂餓。要是能搞到白酒,每人每晚一兩,活血驅寒,比啥都強。"

排長孫老頭插嘴:"還有燃料!爐子得支起來,木炭、乾木頭,煤塊得多囤!壕溝裡燒的是濕木頭,冒煙不說,半夜火滅了,夜裡守壕溝的兄弟會凍死。今年必須提前備足乾透的鬆木,再弄幾桶煤油,萬一木頭不夠,煤油爐子和煤炭必須頂上。鐵皮爐子要帶煙囪,不然會死人。"

排長王大個子一拍桌子,嚇死一群人:"彆忘了防凍傷的藥!馬油凍瘡膏、辣椒水都得備足。還有,每人發雙羊毛手套,操作步槍、擰手榴彈蓋子,手指頭要是凍僵了,拉栓都費勁!"

李老煙槍補充:"還有排水!壕溝裡要是有積水,結了冰更麻煩。得提前挖好排水溝,再備些沙袋、木板,哪塊塌了趕緊墊上。再弄些帆布篷,遮風擋雨,晚上蜷在裡頭能暖和點。"

張瘸子歎氣:"最關鍵的是士氣!冬天守壕溝,憋屈得很,士兵們容易窩火。得想法子弄點娛樂物件,比如紙牌、旱煙,再定期搞點熱湯飯犒勞,讓大家心裡暖和,打仗才有勁兒。"

趙連長寫好說道:"得!咱這就列個單子:羊毛內衣、羊皮襖、氈靴、油氈布、乾木柴、煤塊、白酒、醃菜、鹹肉、馬油膏、辣椒水、羊毛手套、排水工具、帆布篷、紙牌,鐵皮爐子和煙囪,後麵想到什麼再給我說。"

最小的邱三田弱弱的說道,“缺人!對方幾萬人,我們就兩千。”

趙連長點點頭,再次寫下,“缺人!”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書後,我和霸總契約結婚了 都重生了,必須打網球啊! 武魄不滅:焚天燼道 謝邀,人在天庭,剛成昊天! 我不想做女人,我要做男人! 第一次引領者計劃 情不忍釋 道爺我在娛樂圈當公關 儒林外史大白話 穿越後,宮先生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