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潮疑惑道:“凡國家結盟一定有既定軍事和經濟目標!他們的目標是誰?”
林默娘叫過來負責瑞典,原來丹麥和德國的三個小組,要他們統計三個國家的軍事和經濟數據。
林默娘拿著數據,最後分析道:“瑞典,丹麥地區和德國如果軍事聯盟將顛覆了北歐與中歐的政治版圖。
催生出一個橫跨斯堪的納維亞與中歐的強大聯盟,其經濟、軍事與科技實力足以躋身歐洲一流強國之列,甚至對英法俄主導的傳統秩序構成挑戰。
從經濟數據來看,瑞典,丹麥,德國聯盟展現出驚人的資源整合能力。吞並丹麥後,瑞典的領土人口從約300萬激增至800萬含挪威、冰島),並獲得了丹麥發達的造船業與波羅的海貿易網絡。結合德國的煤炭、鋼鐵與紡織工業,聯盟的總gdp估算達27億混合貨幣單位),雖略遜於英國與法國,但遠超奧地利與俄羅斯之外的多數歐洲國家。瑞典的基律納鐵礦與普魯士的魯爾區煤炭形成完美互補,使聯盟成為歐洲新興的鋼鐵生產中心,為軍事工業與工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丹麥的農業與航運業、瑞典的林業與金屬加工進一步強化了聯盟的自給能力,而哥德堡、赫爾辛堡等北歐港口則掌控了整個北方波羅的海貿易命脈,使聯盟在經濟上具備極強的戰略韌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軍事層麵,聯盟堪稱北歐與中歐的戰爭機器。瑞典貢獻了約25萬陸軍含丹麥的10萬),總兵力達38萬,雖不及法國的80萬或俄國的100萬,但裝備了瑞典改良的克虜伯式火炮1200門)與普魯士先進的線列戰術,戰鬥力不容小覷。
海軍方麵,瑞典原有的60艘戰艦含12艘戰列艦)與丹麥的防禦艦隊整合後,形成70艘規模的北歐最強海上力量,其中15艘主力戰列艦足以在波羅的海形成絕對優勢,甚至威脅英國和法國的北海航線。
相比之下,法國海軍雖經曆和英國殘酷的海上戰爭,目前擁有130艘戰艦,其中30艘戰列艦,但受限於地理距離;英國雖以100艘戰艦,含30艘戰列艦,卻難以在波羅的海施展影響力。聯盟的軍事科技同樣領先,瑞典的火炮工藝、德國的軍工和戰術革新與丹麥的造船技術相結合,使其陸軍與海軍均具備區域製霸能力。
若將聯盟置於現在歐洲大國對比中,其綜合國力約等於英國,大約是法國的70。
陸軍規模與裝備質量使其足以抗衡奧地利或俄羅斯的局部進攻,海軍則能在波羅的海形成“小霸權”,並乾擾英法的貿易特權。
科技上,北歐鐵礦與德國煤炭的組合預示了未來工業革命的潛力,若聯盟持續發展至19世紀中葉,其工業化速度必然超越俄國,直追法國。
它打破了歐洲傳統的力量平衡,使北歐從中立緩衝地帶轉變為軍事經濟樞紐。
這個聯盟會重新塑造整個北歐和中歐的格局。
接下來英國或將聯合法國遏製聯盟的波羅的海擴張,而俄國則忌憚瑞典海軍對其聖彼得堡航線的威脅。德國一旦全麵崛起,整個歐洲中部都在其勢力範圍之內,使歐洲中部的奧地利和匈牙利如坐針氈。
所以,瑞典,丹麥和德國聯盟是一個極具顛覆性的存在,依托資源整合、軍事協同與地緣優勢,成為北歐與中歐的超級強權,其存在本身便足以改寫歐洲的權力遊戲規則。”
李海潮繼續問道:“文化上三個國家能融合嗎?”
林默娘拿起另外一份報告:“瑞典語、丹麥語與德語均屬於印歐語係日耳曼語。
三者均源自原始日耳曼語,他們擁有日耳曼語族的共同祖先,起源於公元前750年左右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及北海、波羅的海沿岸。
瑞典和丹麥是北日耳曼語支又稱斯堪的納維亞語支):包括瑞典語、丹麥語、挪威語、冰島語等,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及周邊地區;
而德國屬於西日耳曼語支:包括德語、英語、荷蘭語、弗裡西亞語等,主要分布在西歐及中歐。
在文化的底層而言,三個國家可以融合,隻是需要足夠的時間!”
李海潮笑了,“歐洲真的很有意思,法國,英國,俄國,西班牙是四個傳統勢力,現在又進來一個三國同盟,有意思!”
林默娘提醒道:“最新的消息,法國和西班牙在重新商討軍事聯盟的可能性!而英國和美國將聯合起來形成英語圈勢力。”
李海潮笑道:“難怪,德國人要和瑞典同盟,法國已經吃掉了大倫敦地區,如果在聯合西班牙,那下一個對付的一定是德國。”
林默娘分析道:“從聯合西班牙可以看出來,五十一歲的拿破侖還想統一歐洲!”
“這是拿破侖生來的使命,是他的宿命!”
林默娘繼續說道:“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
李海潮微笑的說道:“我會通知外交部,送上賀禮,恭賀三國同盟建立,並簽署貿易條約。”
林默娘明白了,“所以我們需要繼續分裂歐洲?”
李海潮揮手,召集護衛,然後轉身走向倉庫外的馬車,“不,我們不乾涉歐洲,我們隻希望生意興隆。”
他走了兩步,停下來,轉身看著林默娘說道:“牛野說過,歐洲那地方都是一群偽君子,根本沒有一個民族有胸懷可以一碗水端平,他們天生就是自私者,而議會製度天生就是分裂和對立的製度,他們絕不可能統一!”
他再次轉身向前邁步,“歐洲。。。一個被其文明本身限製的地方,分裂是歐洲永恒的主體!從他們學習希臘城邦投石子議事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分裂!希臘文明?哈哈哈,希臘文明本身都從未真正統一過。”
林默娘送到門口,她看著李海潮踏上馬車,隨著護衛隊遠去。
林默娘突然在思考中華國的政體問題,表麵上看,中華國也擁有兩級議會,分彆是左議會和右議會,兩個議會都是有不同地區的民意代表組成,每個民意代表的背後大約對應一百萬人口。
所以目前而言,中華國的議會裡,第一大勢力是大陸,第二大勢力是澳洲,第三大勢力是加裡曼丹島,第四大是北美美洲西海岸,第五大勢力是南部非洲,第六大勢力是爪哇島,第七大勢力是菲律賓群島。
現在,蘇門答臘島的眾多部落也在要求加入中華國,需求開荒和貿易上的支持,可以看出來蘇門答臘島很快要歸屬中華國之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蘇門答臘島加入,那麼他們將是第六大勢力。爪哇島和菲律賓群島要再次後移。
議會任何提案和決議,都需要兩級議會和總長同意,這被稱為三級複核製度。
但中華國也有兩個極其特殊的政體存在。
第一,就是兩個議會之上,還有一個權力巨大的總長!
總長的權力大到什麼程度?
總長擁有一票否決製!
但如果議會要推翻總長的決議,需要兩個議會同時都有七成以上的議員同意才能推翻。
而總長的身後還有一個影子議會,那就是曾經的廣福源號上的那幾個水手。
分彆是牛野,李海,趙大,林老,李海潮和陳阿生這幾個人,他們在商議國家策略。
另外,中華國的議會不允許成立黨派!是的,家國一體,這中間沒有黨派的位置!
按照曆史而言,中華國絕不願意重複明朝的曆史,黨爭的最後,必然是相互坑害,甚至惡意陷害的亡國之兆。
而牛野,李海潮和陳阿生三個人是鐵三角,李海和林老隻想做印度的土皇帝,趙大掌管麵積巨大的北美洲西部,他也是一個土皇帝。
所以,真正的中華國管理核心隻有三人:牛野,李海潮和陳阿生。
林默娘低聲說道:“所以,五年之後的下一屆總長是牛爺?”
她搖搖頭,這不是她應該管的事情,她現在的事情是找出那些隱藏在中華國內部的西方諜報網絡。
她也叫上五名衛兵,準備好行囊,踏上了回去坤甸港的行程。
這一次她將奔赴坤甸港外的羽林軍校,這些孩子裡麵最大的已經十六歲了,已經進入可以服役的階段。
這一次,她下定決心要親自挑選出一百個人,將他們培養成“紅塵”組織的第一批核心成員。這個組織將會是一個全新的、與眾不同的存在。
目前的情報機構存在著許多問題,臃腫不堪,層層彙報的機製導致效率極其低下。更糟糕的是,在上一份加密名單中,竟然發現了情報組織內部人員的身影,這意味著各方勢力已經成功地滲透進了這個看似嚴密的機構。
林默娘深深地明白,真正的情報戰爭需要的並不是那些在官僚體係下被操縱的“棋子”,而是一群絕對忠誠、絕對隱蔽、絕對高效的死士。這些人必須擁有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願意為了組織的目標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紅塵”將完全脫離現有體係,隻聽命於陳阿生和總長,她隻不過是一個走在紅塵裡的執行人。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