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雨離開工廠後,直接前往海港,那裡有最新的船隊正在等待她的到來。
海風撲麵而來。
陳小雨站在甲板上,她雙手撐在船舷邊上,目光越過起伏的浪濤,望向那片正在發生巨變的海岸線。
1821年九月的開普敦,已然不再是以前那個靜謐的殖民港口,而是一座轟鳴著邁向工業時代的巨獸。
船緩緩駛出港口,再次遙望港區,映入眼簾的是綿延數公裡的碼頭區,數十艘商船與軍艦停泊在泊位上,桅杆如森林般密集,裝卸貨物的工人如螞蟻般穿梭其間。蒸汽起重機正將一箱箱黃金、酒桶、糧食和武器吊上吊下,碼頭工人的號子聲、船長的吆喝聲、鐵器的碰撞聲混雜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工業化的交響樂。
槍炮廠的煙囪率先映入眼簾,高聳的磚石結構噴吐著濃煙,黑煙在天空盤旋,像一條條蟄伏的巨龍。透過望遠鏡,陳小雨能清晰地看到廠區內忙碌的景象,成品被整齊地碼放在運輸車上,等待運往國家需要的各個角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緊鄰槍炮廠的,是規模驚人的造船廠。幾艘新式護衛艦的龍骨正在船塢中成型,木匠和鐵匠們協同作業,將厚重的橡木板與鍛鐵構件拚接在一起。蒸汽動力絞盤發出低沉的轟鳴,協助工人吊裝巨大的船錨和桅杆。據說,這裡不僅能建造傳統的風帆戰艦,還在嘗試製造內河巡航炮艇和小型貨船,開普敦的民兵將沿著河道不斷延伸統治地域。
黃金加工區則是一片平房。開普敦附近的金礦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原料,熔爐晝夜不息地煆燒礦石,提煉出的黃金被鑄成金條、金幣,甚至直接加工成美麗的金器。
工人們在高溫與粉塵中勞作,而監工們則手持賬本,冷酷地計算著每一克黃金的流向,其中大部分,自然要順著貿易網絡流向那些超級大城市。
酒廠的銅製蒸餾塔高聳入雲,濃鬱的酒精氣息混合著麥芽發酵的味道飄散在空氣中。大桶大桶的葡萄酒、糧食酒和威士忌被灌裝、封存,然後運往歐洲、亞洲和美洲的市場。據說,這裡的產量已經足以滿足半個國家的需求,是除開黃金以外,開普敦最大的收入來源。
糧食儲備倉庫沿著海岸線一字排開,像一座座堅固的堡壘。來自南非內陸和周邊殖民地的穀物、肉類被分類存放,在防潮防蟲的倉庫裡堆積如山。這些儲備不僅供應本地,還作為軍隊的後勤保障,確保在任何戰爭或饑荒中,開普敦都能成為南部非洲穩定的補給中心和救濟中心。
粗礦提純工廠則分布在稍遠的內陸地帶,但成排的煙囪依然清晰可見。
站在船尾,陳小雨知道,這座城市的人口已經超過五十萬,包括歐洲和亞洲的移民、非洲勞工、混血居民,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街道上,馬車與行人川流不息,咖啡館,酒館和交易所裡,商人們用各種語言討價還價。教堂的鐘聲、工廠的汽笛、市場的喧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工業化時代的繁華圖景。
船緩緩駛離港口,陳小雨回頭望去,陽光下的開普敦宛如一座鋼鐵與火焰鑄就的巨人,傲然矗立在非洲大陸的南端。
今天,它不再隻是一個港口,而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工業樞紐,正在成為整個非洲最耀眼的工業之都。
最後消失在海平麵上的是姚耀祖建造的炮台,那裡現在由開普敦民兵管理。
這些武裝民兵,在整個南部非洲已經發展到了二十萬人,他們保護著開普敦和非洲沿著海岸的五個大型定居點,以及沿著這些定居點河道向內陸延伸的廣闊區域。
今天的大西洋艦隊,沿著河道向著非洲內陸不斷擴張,但他們構建的是一種全新的統治方式,牛野稱之為“部落聯盟體係”。
大西洋艦隊隻控製沿著大河和大海的交彙口城市,以及周邊五十公裡半徑的區域。
內陸地區,由大西洋艦隊和南部非洲的部落聯盟共同管理。
到今天為止,已經有上萬個部落加入,共有五百萬人屬於這個聯盟的庇護之下。
每個部落的孩子都能在沿著大河的貿易村落學習文化和簡單軍事培訓,廣闊的非洲大陸內部,最終是由這些部落的孩子來管理和控製。
斯賓塞已經返回開普敦,他將作為臨時總督代為管理開普敦和非洲事務。
此刻,他剛剛接收到一份信件,一個叫做祖魯王國的勢力在德班附近快速崛起,已經威脅到了黃金的運輸線路。
信件裡還提到了,祖魯人的曆史,戰鬥方式和支持他們的部落所在地。
祖魯王國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末,當時祖魯人隻是恩古尼人的一個小部落,生活在南非東海岸的蓬戈拉河以南地區。他們的社會結構與其他恩古尼部落相似,以氏族為基礎,由酋長領導,主要從事畜牧業主要是牛群)和農業主要是玉米)。
18世紀初,祖魯部落仍然弱小,隸屬於更大的姆塞思瓦王國,這是一個由多個恩古尼部落組成的鬆散聯盟,由丁吉斯瓦約領導。
丁吉斯瓦約是一位富有遠見的領袖,他推行軍事改革,將部落戰士組織成年齡組,並訓練他們使用短矛和牛皮盾進行更有效的戰鬥。
1816年,祖魯部落的年輕領袖恰卡·辛讚格科納推翻了他的同父異母兄弟西古賈,成為祖魯人的統治者。
恰卡在丁吉斯瓦約的軍隊中受過訓練,但他進一步革新了軍事和社會製度,使祖魯從一個邊緣小部落迅速崛起為南部非洲的軍事國家。
恰卡發明了著名的“水牛角”戰術,他們采用中央主力胸)正麵衝擊敵軍,兩翼角)包抄夾擊,後衛腹)追擊潰逃之敵。
恰卡還改良了武器,用短而鋒利的刺矛取代傳統的長矛,他們的士兵類似古羅馬的步兵,第一輪會逼近敵人,用牛皮盾牌防護,先是三輪投矛,然後是士兵近身肉搏,這種作戰方式會在戰鬥開始階段給敵人巨大殺傷。這種戰術,使祖魯軍隊在和其他非洲部落作戰中更具殺傷力。
恰卡已經廢除了傳統的部落聯盟製,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製,所有土地和人口歸國王所有。他推行強製兵役製,所有成年男子必須加入年齡組軍團,終身為國家服役,甚至婚姻也要等到退役後才能獲得許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還削弱氏族長老的權力,由國王直接任命地方官員,並鼓勵擴張主義,通過戰爭不斷對外擴張,掠奪土地、牲畜和奴隸。
在恰卡的領導下,祖魯軍隊在1818年到1820年間擊敗了恩德萬德韋部落聯盟,這是當時祖魯最大的競爭對手。
1819年的姆特特瓦河戰役是決定性的,祖魯軍隊利用“水牛角”戰術徹底摧毀了恩德萬德韋,迫使他們逃往北方,而其他弱小部落則紛紛臣服或逃離。
到1821年,祖魯王國影響的勢力範圍已北至蓬戈拉河,南至圖蓋拉河,西至德拉肯斯山山麓,東臨印度洋的港口德班。
祖魯的勢力範圍甚至影響了更遠的地區,一場大規模的部落遷徙,有一些部落已經加入了開普敦組建的部落聯盟。
從彙總過來的信息可以發現,恰卡的統治極其殘酷,他鎮壓叛亂、處決反對者,甚至殺害自己的母親和兄弟以鞏固權力。他的軍事擴張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斯賓塞現在思考的是,到底要怎樣對待這樣一個王國,它已經不再是部落,它已經進化出了王國體係。
同時,這個王國具有極其強烈的侵略性,並實行奴隸製度,這都和大西洋艦隊的執政理念發生巨大衝突。
從地圖上看,開普敦的沿河開發區域,已經快要和祖魯王國接壤,斯賓塞決定先禮後兵,
一邊向祖魯王國派出使節,希望和平共處。
一邊他將開普敦民兵調動大約三千人去往內地,加強邊疆河道地區的防守。同時海軍部隊將加強德班港口和黃金礦場交通線的軍事保護。
但他並不樂觀,從種種跡象表明,今天單位祖魯王國正處於快速擴張的道路之上,在不斷吞並部落的道路上極速發展。
祖魯人今天擁有大約五十萬人口,擁有五萬軍隊,對於附近的部落聯盟擁有壓倒性優勢,今日的恰卡應該認為自己特彆強大。
他總有一種感覺,這片大陸上容不下兩個集權,作為大西洋艦隊中成長的老兵,斯賓塞已然決定要挫一下祖魯王國的銳氣,不然談判不會有好的結果。
他在回信裡寫到:“要想獲得和平,先要展示武力。我們不主動挑事,但任何來自祖魯人軍隊的挑釁,軍事部門要強力回應!三千武裝已經在增援你們的路上。”
這是第一次,媽祖軍大西洋艦隊在非洲大陸內部遇到擴張性政權,以前的部落聯盟大多都比較友善,可以通過交易來達成協議。
在陳小雨的規劃了裡,第三圈層不允許存在擴張勢力,否則將壓縮開普敦馬祖軍政權的地區權力。
斯賓塞並不反對非洲內部建國,媽祖軍其實已經準備著手組建一些聯合政權,固定管理部落和疆域,這會帶來清晰的概念,避免部落之間的衝突。
但斯賓塞極度討厭一個不斷向外擴張的政權,這完全不符合馬祖軍的根本利益。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