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小雨踏上船隊前往古巴的時候,李海也踏上了戰列艦,四十艘戰艦,加上三十艘武裝運輸船,七十艘艦船浩浩蕩蕩從加爾各答附近的恒河口海港出發,前往第一站開普敦。
然後,他將帶領艦隊前往塞拉利昂,奪取英國人在那裡的殖民據點。
李海站在甲板上,看著戰艦出海是的雄偉畫麵,他突然覺得自己活過來了。
他今年五十一歲,依然可以在怒海上爭雄一戰。
老海佬不準備在渾渾噩噩度過此生,他已然決定拿起指揮刀,再次揮刀。
於此同時,英倫三島再次風起雲湧。
1821年9月中旬,蘇格蘭高地的冷風裹挾著細密的雨絲,拍打著愛丁堡皇宮古老的石牆。這座曾經見證過無數王朝興衰的宮殿,此刻彌漫著緊張而凝重的氣氛。
宮殿寬敞的會議室裡,巨大的壁爐裡柴火熊熊燃燒,如同英國皇室的怒火。
英國國王喬治四世坐在主位上,他身著華麗的軍裝,上麵掛滿了象征榮譽的勳章,但此刻他的麵容卻十分憔悴。曾經意氣風發的君主,如今被拿破侖軍隊占據倫敦的恥辱折磨得心力交瘁。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眼神焦慮地望向窗外被雨天陰霾籠罩的城市。
海軍大臣托馬斯·科克倫伯爵大步走進會議室,他身材高大,臉龐被海風吹得黝黑,身上還帶著北海的味道。
他身後跟著幾位海軍軍官,手裡拿著厚厚的文件和海圖。科克倫伯爵微微鞠躬,聲音洪亮而堅定:“陛下,首相閣下,我帶來了海軍的最新情況。”
首相利物浦伯爵從座位上起身,他穿著一身黑色的禮服,麵容嚴肅而冷靜。他走到會議桌前,看著科克倫伯爵,等待著他的彙報。
科克倫伯爵展開一張巨大的海圖,鋪在會議桌上,指著上麵的標記說道:“陛下,首相閣下,目前我們英國海軍的艦隊分布在各個海域。本土艦隊大部分集中在利物浦港,還有一些護衛艦在北海巡邏。經過統計,我們現役的風帆戰列艦有35艘,其中‘皇家喬治號’‘勝利號’等12艘戰列艦剛剛完成冬季檢修,狀態良好。快速護衛艦有50艘,另外,我們還有一艘全蒸汽動力實驗艦‘海神號’,雖然它還未完全正式列裝,但它的蒸汽機動力強勁,理論上可以連續航行三周以上。如果我們征調加拿大地區的武裝商船以及海外艦隊的武裝縱帆船,總共可以投入作戰的艦艇大約有110艘。”
喬治四世眉頭緊皺,他站起身來,走到海圖前,手指顫抖地指向倫敦的位置,說道:“可是,拿破侖的軍隊占據了倫敦,他們在倫敦周圍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泰晤士河口也部署了不少炮艇。我們如果從正麵進攻,損失肯定巨大。”
利物浦伯爵沉思片刻,然後緩緩說道:“陛下,從正麵強攻倫敦確實不是明智之舉。我提議,我們可以集合所有的船隻,從倫敦北麵登陸。倫敦北麵地形相對複雜,拿破侖的軍隊防禦可能相對薄弱。我們可以先在東北麵的海灘登陸,建立灘頭陣地,然後逐步向倫敦推進。”
科克倫伯爵點了點頭,說道:“首相閣下的提議有一定的可行性。倫敦東北麵有一些沿海的小鎮和港口,我們可以選擇其中地勢較為隱蔽的地方登陸。但是,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天氣和潮汐的因素。9月中旬的北海,天氣變化無常,潮汐也不穩定,這會給我們的登陸行動帶來很大的困難。”
喬治四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他說道:“無論有多大的困難,我們都必須奪回倫敦。倫敦是我們不列顛的首都,是我們國家的象征。我們不能讓拿破侖的軍隊在那裡為所欲為。”
科克倫伯爵接著說道:“陛下,為了確保登陸行動的成功,我們需要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首先,我們需要派遣偵察艦去倫敦北麵的沿海地區進行偵察,了解那裡的地形、敵軍防禦情況以及潮汐和天氣的變化規律。然後,我們需要根據偵察結果,選擇合適的登陸地點和時間。在登陸之前,我們還需要對敵軍的防禦工事進行炮擊,削弱他們的防禦力量。”
利物浦伯爵補充道:“我們還需要組織一支精銳的登陸部隊。這支部隊應該由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組成,他們要具備強大的戰鬥力和適應能力。在登陸之後,他們要迅速建立灘頭陣地,鞏固防線,然後向倫敦推進。”
喬治四世點了點頭,說道:“好,就按照你們說的辦。科克倫伯爵,你負責組織海軍的艦隊和偵察行動。利物浦伯爵,你負責組織陸軍的登陸部隊和後勤保障工作。我們要在一個月內做好所有的準備,然後發起登陸行動。要爭取在大雪來臨前,奪回倫敦市區。”
科克倫伯爵和利物浦伯爵齊聲說道:“是,陛下!”
愛丁堡皇宮的書房裡,壁爐的火焰在石牆上投下搖曳的光影。喬治四世卸下了會議時的軍裝,換上了一件深藍色的天鵝絨長袍,但仍掩不住他眉宇間的疲憊與焦慮。窗外,蘇格蘭高地的秋雨拍打著彩色玻璃,將窗外的城堡輪廓暈染成一幅朦朧的水彩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海軍大臣科克倫伯爵剛剛離開,帶著一疊海圖和作戰計劃匆匆趕回樸茨茅斯。房間裡隻剩下國王和首相利物浦伯爵,兩人坐在一張胡桃木長桌兩側,桌上攤開著幾封蓋著火漆印章的信件。
"德國人的回信到了。"喬治四世拿起一封燙金邊的信箋,聲音低沉,"威廉三世表示了善意,他堅持認為倫敦屬於英國。"
利物浦伯爵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接過信件快速瀏覽了一遍。"不僅是善意,陛下,"他放下信紙,"柏林方麵明確表示支持我們奪回倫敦。威廉三世承諾,如果我們需要,普魯士陸軍可以提供戰略物資的支援。"
國王揉了揉太陽穴,"他們為何如此熱心?拿破侖去年還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首相嘴角浮現一絲苦笑,"因為歐洲的局勢,陛下,已經變得像一塊三明治。"他伸手在桌麵上比劃著,"我們英國和德國以及瑞典友好,而法國和俄羅斯友好。現在所有人都在維持著勉強的和平。"
窗外一道閃電劃過天際,照亮了首相疲憊的麵容。雨點敲打窗戶的聲音突然變大,像是遠方戰鼓的回響。
"德國人現在有個大膽的計劃,"利物浦伯爵壓低聲音,仿佛怕被窗外遊蕩的幽靈聽見,"根據猶太人販賣給我的情報,他們想趁拿破侖的注意力和軍隊集中在倫敦時,聯合瑞典軍隊進攻奧地利。"
"什麼?"喬治四世猛地坐直身體,"威廉三世瘋了嗎?奧地利是中歐的屏障,如果奧地利垮了,德國將成為歐洲第一大國,整個歐洲的平衡就會坍塌"
"正是如此,陛下。"首相點點頭,"德國人擔心的是拿破侖和法國陸軍的乾預。他們知道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單獨對抗拿破侖和俄國的聯合力量。但如果...拿破侖的注意力被倫敦戰場牢牢吸引,那麼德國和瑞典聯軍就會立刻行動。德瑞同盟有信心對抗俄羅斯,而瑞典皇室始終想要拿回聖彼得堡地區。"
國王站起身,走向窗邊,望著外麵被雨水模糊的蘇格蘭高地輪廓。"所以德國人支持我們奪回倫敦,是另有所圖。"
"陛下英明。"首相跟到窗邊,聲音幾乎被雨聲淹沒,"他們需要我們牽製拿破侖。德國外交部在信中暗示,如果英國能夠重新控製倫敦,拿破侖必然會將主力調動過英吉利海峽。屆時,德國和瑞典的聯軍就能在奧地利邊境有所作為。"
喬治四世轉過身,眉頭緊鎖。"這意味著什麼?一場更大的戰爭?我希望德國人和瑞典人拿出誠意,我需要他們的戰艦或者武裝運輸船的支持。也同時需要德國人在奧地利邊境增加駐軍。"
"我會立刻派專人給德國皇帝送去我們的要求",首相沉重地說道,"畢竟隻有我們發動軍事行動,才能逼迫拿破侖分兵支援倫敦,德國人就會行動;如果拿破侖固守巴黎,我們則有機會,順利奪回首都。但無論哪種情況,歐洲目前的平衡都將被打破。"
國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高筒皮靴在地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德國人給了我們什麼具體的承諾?"
"目前,隻有武器和彈藥的支援,陛下。"首相回答,"他們目前隻承諾提供一批最新的燧發槍和火炮,可以加強大約三千人的部隊。"
"我不需要德國佬的武器,我需要海船和戰艦,同時我需要他們在歐洲內部給法國人和奧地利人一些戰略上的壓力"
"我會寫明白我們的需求,陛下。"首相歎了口氣,"德國人希望我們在適當的時候,不對他們在中歐的行動提出異議。他們還希望英國能在未來的歐洲事務中,更多地考慮德國的利益。"
國王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外麵被雨水模糊的蘇格蘭高地輪廓。"如果德國真的吞並了奧地利,整個歐洲的平衡將被打破。"
"正是如此,陛下。"首相跟到窗邊,聲音低沉,"讓我們分析一下可能的影響。"
國王轉過身,示意首相繼續。
"首先,軍事格局將徹底改變。"首相走到牆邊,取下一幅巨大的歐洲地圖,展開在桌麵上。"奧地利擁有歐洲最龐大的常備軍之一,約50萬訓練有素的士兵。如果這些部隊落入普魯士手中,再加上普魯士自己的20萬精銳,德國將擁有一支超過70萬人的大軍。雖然,奧地利的軍隊戰鬥力像狗屎一樣,可其中有大約十五萬人懂德語,這意味著德語軍隊能達到三十五萬人。"
"法國會在旁邊看著?"國王問道。
"拿破侖治下的法國,其軍事傳統和實力依然不容小覷。"首相指著地圖上法國的位置,"但法國因為占據大倫敦地區,雖然軍隊規模約40萬人,但分散在多個邊境地區。如果德國與奧地利合並,法國將直接麵對一個擁有近百萬潛在兵力的強大鄰國。拿破侖絕不會允許這樣的國家出現!"
國王皺起眉頭,"英國呢?我們的處境如何?"
"陛下,英國的優勢在於海軍和海外殖民地。"首相回到桌前,拿起一份文件,"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統一的德意誌奧地利帝國將控製從中歐到巴爾乾的戰略要地,包括萊茵蘭、波西米亞、阿爾卑斯山口和多瑙河流域。這將直接威脅到我們在歐洲大陸的傳統影響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濟方麵的影響也非常大",國王說道。
"奧地利是歐洲重要的糧食和礦產產地,特彆是波西米亞的煤炭和鐵礦,匈牙利的糧食產區。"首相解釋道,"如果這些資源落入德國手中,柏林將控製歐洲大陸最豐富的工業和農業資源組合之一。再加上普魯士原有的魯爾煤礦和薩克森工業區,德國將成為歐洲無可爭議的經濟強國。"
窗外,一道閃電照亮了整個房間,緊接著是一聲震耳欲聾的雷鳴。國王走到桌前,拿起另一封信,那是來自維也納的回複。
"奧地利人怎麼說?"首相問道。
"梅特涅親王的態度很謹慎。"國王皺著眉頭,"他們感謝我們對歐洲穩定的貢獻,但對德國的意圖表示擔憂。維也納方麵暗示,如果德國和瑞典真的對奧地利采取行動,他們將不得不尋求法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