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西安諜影,流寇虛實_明末龍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明末龍旗 > 第405章 西安諜影,流寇虛實

第405章 西安諜影,流寇虛實(1 / 1)

崇禎十七年正月的濟南,年味尚未散儘,巡撫衙門的議事廳內卻彌漫著比寒冬更凝重的氣息。王巢身著玄色常服,指尖捏著一份剛從西安傳回的密報,指腹反複摩挲著紙頁邊緣——這份密報用密寫藥水寫在一張看似普通的商號賬本背麵,曆經二十餘日輾轉,才從西安的大順軍眼皮底下送到濟南,每一個字都浸著間諜的生死風險。

“將軍,西安的消息?”參軍李鐵快步走進廳內,身上還帶著演武場的寒氣,見王巢神色凝重,他心頭一緊,“莫非李自成又有新動向?”

王巢抬眼,將密報遞了過去,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你自己看。李自成在西安稱‘大順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擺出了要與大明分庭抗禮的架勢。但這密報裡的內容,才是他的真麵目。”

李鐵接過密報,快速瀏覽,眉頭越皺越緊。密報上的字跡娟秀卻有力,詳細記錄著大順軍的兵力、裝備、糧餉:“大順軍號稱五十萬,實則流民占七成,多為河南、陝西饑民,未經訓練,手持木棍、鐮刀充數;精銳僅劉宗敏的五萬‘老營’騎兵與李過的五萬‘後營’步兵,皆為李自成嫡係,身經百戰;武器方麵,大順軍僅有鳥銃三萬餘支,且多為繳獲的明軍舊械,槍管鏽蝕,彈藥不足;攻城依賴雲梯、撞車,僅在西安城外仿製出十門紅衣大炮,工藝粗糙,射程不足兩裡;糧餉方麵,西安府庫僅存糧三十萬石,銀五十萬兩,按五十萬大軍消耗,僅夠支撐半年……”

“流民?五十萬大軍七成是流民?”李鐵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難以置信,“去年李自成在襄陽立國時,還號稱三十萬精銳,怎麼才半年,就摻了這麼多水分?”

王巢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清晨的陽光灑進廳內,照亮了空氣中的塵埃。他望著遠處軍工坊方向冒出的黑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流民是他的底氣,也是他的軟肋。崇禎十三年,李自成從商洛山突圍時,身邊僅數千人,靠‘均田免賦’的口號收攏流民,才在三年間壯大。可流民雖多,卻不是兵——他們跟著李自成,是為了混口飯吃,不是為了打仗。一旦糧餉斷絕,這五十萬大軍,轉眼就會變成一盤散沙。”

一旁的宋應星推了推眼鏡,接過密報仔細查看,語氣帶著專業的嚴謹:“這密報說得很詳細,連大順軍仿製紅衣大炮的鐵匠鋪位置都標了出來——在西安城外的灞橋,共有鐵匠兩百餘人,每日僅能造出一門炮,且炮身薄厚不均,很容易炸膛。看來,李自成的軍工能力,遠不如咱們山東。咱們的軍工坊,如今每月能造後膛炮兩百門,燧發槍五千支,光是登州的鋼鐵產量,就抵得上整個陝西。”

“這就是關鍵。”王巢轉過身,目光掃過廳內的幕僚,“李自成的優勢是兵力數量,咱們的優勢是質量——武器質量、士兵質量、後勤質量。他的五十萬大軍是虛胖,咱們的十萬中華軍是精悍。隻要咱們做好準備,等他糧餉耗儘、軍心渙散時北上,定能一舉破之。”

他走到案幾前,拿起一支狼毫筆,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快速寫下幾道命令:“即刻傳我命令!”

“第一,令山東軍工坊全麵增產!登州、濟南兩大軍工坊,暫停所有民用鐵器生產,全力趕製後膛炮與燧發槍。後膛炮月產量從兩百門提升至五百門,其中‘威遠型’三百門,‘破城型’兩百門;燧發槍月產量從五千支提升至兩萬支,每支配備五十發子彈;同時,加快蒸汽火炮車的生產,月產量從五十輛提升至一百輛,確保每支陸軍部隊都能配備足夠的重型火力。所需的鋼鐵、煤炭,從淄博、登州的礦場優先調撥,礦工薪資翻倍,日夜趕工,務必在三個月內完成產能提升。”

“第二,命後勤部門即刻啟動糧食儲備計劃。打開濟南、兗州、東昌府的官倉,從民間收購糧食一百萬石,加上原有儲備,確保山東境內的糧庫總儲量達到三百萬石;同時,從登州、威海的鹽場調撥鹽十萬斤,從濟寧的油坊調撥食用油五萬斤,從濟南的藥坊調撥藥材十萬斤,作為軍餉儲備。另外,在德州、滄州、泰安等地修建二十座大型糧倉,每座糧倉儲備糧食十五萬石,確保北上複京時,軍隊能隨時得到糧草補給。”

“第三,讓潛入西安的間諜繼續深入探查。重點關注大順軍的糧餉運輸路線——密報中說,李自成的糧餉多來自河南、陝西的地主豪強,通過強行征繳獲取,讓間諜摸清這些糧餉的囤積地和運輸隊伍的動向;同時,探查劉宗敏、李過等大順軍將領的動向,尤其是他們與李自成的矛盾——據說劉宗敏自持功高,在西安城內強占民宅,搜刮錢財,與李自成的‘均田免賦’口號背道而馳,若能抓住他們的內部矛盾,或許能為咱們後續的軍事行動創造機會。”

“第四,令中華軍各營加強針對性訓練。陸軍重點演練‘陣地戰’與‘騎兵對衝’——劉宗敏的‘老營’騎兵是大順軍的精銳,咱們的‘龍驤軍’要加緊訓練,用後膛炮和燧發槍組成的‘火力方陣’克製騎兵衝鋒;海軍第三艦隊沿渤海巡航,密切關注後金的動向,防止他們趁咱們北上時偷襲山東;民兵團加快訓練進度,提前完成考核,接管各地防務,讓正規軍能集中精力準備北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道道命令清晰而果斷,幕僚們迅速記錄、整理,然後交給信使快馬送出。李鐵看著王巢沉穩的側臉,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每次遇到危機,這位“山東王”總能從看似不利的局勢中找到突破口,這次西安的密報,不僅沒有讓他慌亂,反而讓他看清了李自成的虛實,製定出了針對性的對策。

“將軍,”宋應星忽然開口,“軍工坊突然增產這麼多武器,所需的工匠和原材料怕是不足。登州軍工坊的工匠已經連續加班三個月了,若是再增加工作量,恐怕會影響武器質量。另外,淄博的鐵礦雖然儲量豐富,但開采速度有限,短期內很難滿足每月五百門後膛炮和兩萬支燧發槍的鋼鐵需求。”

王巢點了點頭,顯然早已考慮到這些問題:“工匠方麵,從山東各地的鐵匠鋪招募熟練工匠,給予雙倍薪資,管吃管住,家中有老人、孩子的,每月額外發放糧食;同時,從山東學堂挑選一百名年輕學徒,送入軍工坊學習,由宋先生你親自指導,培養新的工匠力量。原材料方麵,加快淄博鐵礦的開采進度,增加礦工數量,采用蒸汽抽水機排除礦坑積水,提高開采效率;另外,從朝鮮進口鋼鐵——咱們與朝鮮的貿易往來頻繁,朝鮮的鐵礦質量不錯,價格也便宜,可緊急調撥一批,緩解燃眉之急。”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武器質量絕不能含糊。每一門後膛炮、每一支燧發槍,都要經過三次試射檢驗,不合格的一律銷毀,絕不允許流入軍隊。工匠若因疲勞導致質量問題,輕則扣發薪資,重則軍法處置。咱們的武器,是北上複京的底氣,絕不能出任何差錯。”

宋應星點了點頭,轉身去安排軍工坊的增產事宜。李鐵則有些按捺不住:“將軍,既然李自成外強中乾,糧餉僅夠支撐半年,咱們何不趁此機會,主動出擊,率軍北上,直搗西安,剿滅大順軍?”

王巢搖了搖頭,語氣嚴肅:“不可。現在還不是時候。李自成雖然外強中乾,但他的五十萬大軍畢竟聲勢浩大,若是咱們貿然出擊,他的流民大軍就算是用人堆,也能拖延咱們的進攻速度。另外,北京的局勢還不明朗——崇禎帝是否會南遷,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是否會入衛,後金是否會趁機入關,這些都還不確定。咱們必須等局勢明朗,等李自成的糧餉耗儘、軍心渙散時,再揮師北上,才能一舉成功。”

他走到《大明疆域圖》前,手指從山東劃到西安,又從西安劃到北京:“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積蓄力量,做好準備。軍工坊增產武器,是為了讓軍隊有足夠的火力;後勤部門儲備糧餉,是為了讓軍隊有足夠的補給;間諜探查情報,是為了讓咱們掌握戰場的主動權。等一切準備就緒,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後金,隻要他們敢擋在咱們北上複京的路上,咱們就有能力將他們一一剿滅。”

李鐵雖然有些不甘心,但也知道王巢說得有理,隻好抱拳應道:“末將明白了。”

命令傳下後,濟南城乃至整個山東,都陷入了緊張而有序的備戰狀態。

登州軍工坊內,燈火通明,鐵錘撞擊鐵塊的聲音日夜不停。工匠們穿著粗布工裝,額頭上布滿汗珠,卻沒有一個人停下手中的活計。他們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門後膛炮、每一支燧發槍,都關係著山東的安危,關係著大明的複興。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工匠,因連續加班導致手部受傷,卻隻是簡單包紮了一下,又回到了鐵匠爐前:“我兒子在中華軍當兵,我要多造幾門炮,讓他在戰場上能多一分安全!”

淄博的鐵礦裡,蒸汽抽水機發出隆隆的聲響,將礦坑中的積水抽出來,排到外麵的河道裡。礦工們拿著鐵鎬,在昏暗的礦道裡挖掘著鐵礦石,臉上沾滿了煤灰,卻眼神堅定。他們的薪資翻了倍,家中的糧食也有了保障,為了家人,也為了山東的安穩,他們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濟南的糧倉內,糧商們正忙著將收購來的糧食裝入麻袋,堆放在糧倉的貨架上。這些糧食來自山東各地的農戶,有的是自願出售,有的是官府收購,但無論來源如何,都將成為北上複京的軍糧。糧倉的看守們日夜巡邏,確保糧食的安全——他們知道,這些糧食是軍隊的生命線,絕不能出任何差錯。

潛入西安的間諜們,則冒著更大的風險。代號“青竹”的間諜,偽裝成西安城內的藥商,每日走街串巷,收集大順軍的情報。他曾多次近距離觀察劉宗敏的部隊,發現這些所謂的“精銳騎兵”,雖然裝備精良,但軍紀渙散,士兵們經常在城外的酒館裡酗酒鬨事,強搶民女。他將這些情況詳細記錄下來,準備下次傳密報時一起傳回濟南。

此時的西安,大順王府內,李自成正坐在王位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他穿著一件黃色的龍袍,雖然材質粗糙,卻也顯得威風凜凜。殿內的官員們,大多是原明朝的降官和李自成的嫡係將領,他們紛紛獻上賀詞,歌頌李自成的功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王,如今我大順軍有五十萬之眾,武器精良,糧餉充足,下一步便可北上攻北京,推翻大明,登基稱帝!”丞相牛金星躬身說道,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容。

李自成哈哈大笑,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不錯!待我攻克北京,定要將崇禎那昏君貶為庶民,讓他嘗嘗顛沛流離的滋味!”

一旁的軍師宋獻策卻皺著眉頭,輕聲提醒道:“大王,不可大意。山東的王巢勢力強大,他的中華軍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且山東糧餉充足,是咱們北上的最大障礙。據探子回報,王巢正在山東招募民兵,增產武器,怕是在為北上複京做準備。咱們必須儘快解決糧餉問題,否則一旦糧餉耗儘,軍心渙散,王巢趁機來攻,咱們就危險了。”

李自成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宋先生多慮了。王巢不過是個守著山東一畝三分地的土包子,他的中華軍雖然能打,但兵力不足十萬,怎麼敢跟我五十萬大軍抗衡?糧餉的事,我自有辦法——河南、陝西的地主豪強還有不少家產,再征繳一批,就能支撐一年半載。等我攻克北京,府庫中的金銀珠寶,足夠咱們享用一輩子!”

宋獻策還想再勸,卻被劉宗敏打斷:“軍師就是膽小!咱們的‘老營’騎兵,哪個不是以一當十?王巢若是敢來,我就率騎兵衝垮他的陣形,把他的腦袋砍下來,給大王當酒壺!”

李自成哈哈大笑,拍著劉宗敏的肩膀:“好!有劉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傳我命令,全軍休整一個月,下個月中旬,兵分兩路,一路由劉宗敏率領,攻打太原,直逼北京;另一路由李過率領,攻打濟南,剿滅王巢!”

文武百官齊聲應和,大殿內充滿了狂妄的笑聲。他們都以為,大順軍已經天下無敵,卻不知道,在遙遠的濟南,王巢已經通過密報摸清了他們的虛實,正在布下一張天羅地網,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此時的濟南,王巢正站在巡撫衙門的閣樓之上,望著遠處的軍工坊和演武場。軍工坊的煙囪冒著滾滾黑煙,演武場上傳來士兵們整齊的呐喊聲,整個山東都在為北上複京做著準備。他知道,李自成的狂妄和自大,終將成為他滅亡的導火索;而山東的準備,終將為大明的複興鋪平道路。

“李自成,你以為五十萬流民就能稱霸天下?”王巢輕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你錯了。真正的力量,不是數量的堆砌,而是質量的沉澱。等我率軍北上時,就是你大順政權覆滅之日!”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濟南城的每一個角落,給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王巢知道,一場關乎大明命運的較量,即將在不久的將來展開,而他,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隨時迎接挑戰。山東的軍民們,也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將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為大明的複興而戰!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怪談降臨:炮灰她靠狂燒冥幣殺瘋了 軍閥:開局給袁大帥獻玉璽 穿成受欺自閉症後,我靠才藝炸了選秀 奇奇怪怪夢境日記 重生之去湯姆長兄如父 無墟之巔 都市重生逆襲記 星腦 喰夢之王 錦書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