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之後,第一艘斥候快船傳回消息:趙三的日本船隊已順利抵達大阪港,貨物剛卸下就引發搶購,絲綢被當地貴族以每匹五十兩的價格買下,茶葉更是被中間商包圓,初步交易額已達十五萬兩;李山的南洋船隊在途中遇到一艘荷蘭商船,按王巢的吩咐避而遠之,觀察到對方船隻配備十八門火炮,船員約百人;周海的呂宋船隊已接近目的地,尚未發現異常。
王巢正在講武堂視察學員訓練,聽到彙報後,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荷蘭商船的火炮數量在他意料之中——登州戰船目前每艘配備十二門佛郎機炮,雖略遜一籌,但憑借改良火藥的威力,未必沒有一戰之力。“讓李山繼續觀察,記錄荷蘭商船的航行速度、轉向靈活性,尤其是火炮的射擊頻率。”他對傳信的親兵說道。
親兵領命離去,周先生走到王巢身邊,撫須笑道:“公子深謀遠慮,未雨綢繆。如今咱們有海貿之利、火器之強、民心之向,即便將來朝廷有變,也能自保無憂。”
“自保隻是第一步。”王巢望著正在進行實彈射擊的學員,子彈穿透靶心的聲音清脆悅耳,“這亂世之中,唯有主動出擊,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等此次船隊帶回足夠的硫磺、硝石與情報,咱們就擴建水師,再造十艘改良福船,讓登州的帆影遍布東洋與南洋。”
周先生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公子之誌,遠超常人。老夫定竭儘全力,為公子培養更多可用之才。”
第二艘斥候快船傳回更詳細的情報:趙三在大阪港不僅完成了貨物交易,還與當地的藥材商達成合作,對方願以每斤二十兩的價格收購人參、當歸等中藥材,訂單量達三千斤;李山在馬六甲港與阿拉伯商人接觸,得知荷蘭人壟斷了當地的香料貿易,西班牙人則控製著呂宋的白銀開采,雙方矛盾尖銳;周海已在呂宋與西班牙殖民當局會麵,對方對登州的瓷器極為滿意,提出用白銀與硝石交換,還隱晦表示希望購買登州的火藥。
“火藥絕不能賣。”王巢看到“購買火藥”的字樣,立刻沉下臉,“讓周海明確拒絕,就說火藥是軍事物資,哪怕一斤也不能外流。但可以暗示對方,咱們願意長期供應瓷器、絲綢,若他們能提供硝石與銅礦,價格可以優惠。”
沈文連忙記下:“我這就讓斥候快船傳信給周海,讓他按公子的意思回複。另外,趙三那邊的藥材訂單,咱們庫房裡有兩千斤,不夠的部分可以從青州藥商那裡收購,正好能填補缺口。”
“嗯。”王巢點頭,“告訴趙三,藥材交易按他談的價格來,但要確保藥材品質,不能用陳貨糊弄對方。這是咱們打開日本藥材市場的第一步,必須做好。”
秋意漸濃,蓬萊港的碼頭開始準備迎接船隊歸來。倉庫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民夫們提前集訓,賬房先生們備好算盤與賬本,商戶們更是每日都來碼頭打探消息,盼著自家的貨物能帶來豐厚的回報。張萬貫幾乎天天守在碼頭,望著東方的海平麵,嘴裡念叨著:“該回來了,該回來了,這趟怎麼比上次久了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滿堂笑著安慰他:“張老板彆急,這次船隊去了三個地方,路程遠了不少,晚幾天很正常。公子的水師那麼厲害,肯定不會出事的。”話雖如此,他的眼神中也透著一絲焦急——此次他投入了全部家當,運了三百件上等青花瓷赴南洋,成敗在此一舉。
了望塔上的哨兵突然舉起紅旗,嘶啞的呼喊聲劃破長空:“回來了!南洋船隊回來了!”
碼頭上瞬間沸騰起來。商戶們湧到岸邊,隻見五艘商船在兩艘戰船的護送下,緩緩駛入泊位,船身吃水極深,顯然載滿了貨物。李山率先跳上碼頭,一身風塵卻難掩興奮,快步走到等候在此的沈文麵前:“沈先生!南洋之行大獲成功!馬六甲的阿拉伯商人把咱們的瓷器搶瘋了,五百件瓷器賣了三十萬兩白銀!還有,這是咱們收購的胡椒、蘇木,共一萬斤!”
隨著貨艙門打開,一袋袋胡椒被搬下來,濃鬱的香氣彌漫在碼頭;一箱箱白銀抬上岸,陽光灑在上麵,耀眼奪目。李滿堂看到自家的瓷器箱空了大半,連忙上前詢問,當得知自己的青花瓷賣出了每件兩百兩的高價時,激動得當場跪倒在地,對著船隊的方向連連叩首:“老天有眼!公子英明!”
沈文帶著賬房先生們立刻開始清點,李山則帶著幾名水手,捧著一本厚厚的筆記與草圖,趕往總兵府向王巢彙報。“公子,這是馬六甲港的地圖,荷蘭人的據點在這裡,西班牙人的倉庫在那裡。”李山指著草圖,詳細介紹道,“荷蘭人的戰船比咱們的大,帆具是三桅的,速度很快,但轉彎不夠靈活;他們的火炮是前裝滑膛炮,射程比咱們的佛郎機炮遠,但射速慢。”
王巢接過草圖與筆記,仔細翻看,上麵不僅畫著船隻結構、據點分布,還記錄著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兵力部署、貿易政策,甚至連雙方官員的性格都有描述。“做得好。”他讚許地看著李山,“這些情報非常重要,比帶回的白銀還珍貴。你辛苦了,先去休整,晚上為你接風。”
日本船隊與呂宋船隊相繼歸來。趙三的船隊帶回了二十萬兩白銀、一萬斤硫磺,還有三千斤人參的訂單;周海的船隊更是滿載而歸,除了三十萬兩白銀、三萬斤硝石,還帶回了西班牙人贈送的十支火繩槍樣品,以及呂宋白銀礦的分布圖。
碼頭上人聲鼎沸,歡呼聲、驚歎聲此起彼伏。張萬貫捧著沉甸甸的白銀,笑得合不攏嘴:“三十萬兩!足足三十萬兩!比我預想的多了一倍!”李滿堂則抱著西班牙人贈送的象牙飾品,對身旁的商戶們炫耀道:“你看,這是西班牙總督送的,說下次還要買我的青花瓷!”
沈文帶著賬房先生們連軸轉,用了三天三夜才核算清楚全部賬目。當他捧著賬本走進總兵府書房時,聲音因疲憊而沙啞,卻難掩興奮:“公子!此次遠航大獲全勝!三路船隊共賣出貨物五十萬兩,換回白銀八十萬兩、硫磺一萬斤、硝石三萬斤、胡椒一萬斤,還有十支火繩槍樣品與大量情報;扣除成本、商戶分成、人工損耗等費用,純利足足有四十五萬兩!比上次多了近一倍!”
王巢接過賬本,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數字,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二次遠航不僅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更打通了新的貿易渠道,收集了關鍵的情報,為後續的海外布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很好。”他放下賬本,對沈文說道,“立刻安排人手,把硫磺、硝石運到火藥坊,胡椒、蘇木存入倉庫;讓李鐵頭研究那十支火繩槍,看看能不能改進咱們的燧發槍;另外,通知商戶們,下月開始籌備第三次遠航,名額擴大到十五家,優先選有藥材、絲綢貨源的。”
沈文連忙記下:“我這就去辦!商戶們肯定會擠破頭的,這次咱們能篩選出更優質的合作夥伴。”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蓬萊港的海麵上,波光粼粼。王巢站在總兵府的了望塔上,望著碼頭邊依舊熱鬨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從第一次遠航的小心翼翼,到第二次遠航的規模翻倍,登州的海貿之路越走越寬。他知道,這隻是開始,隨著情報的積累、實力的增強,他終將讓登州的帆影,在更廣闊的海洋上迎風飄揚。
遠處的海麵上,幾艘漁船正在返航,漁民們的歌聲隱約傳來。王巢握緊拳頭,眼中滿是堅定——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他要用海貿的財富、火器的威力、民心的向背,在蓬萊這片土地上,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守護住這來之不易的安寧與希望。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