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巢聞言,滿意地點頭:“你的思路很清晰,既考慮了當下的應對,也考慮了長遠的布局,不錯。”
緊接著進入議事廳的是陳墨。沈文看著眼前滿身是傷卻眼神堅定的青年,問道:“陳墨,若是登州某地發生了糧荒,百姓沒有糧食吃,你會如何解決?”
陳墨想起自己小時候經曆過的糧荒,眼中露出沉重的神色,他回答道:“先生,學生認為,解決糧荒,首先要安撫百姓,避免發生動亂;其次,要從其他糧食充足的地方調運糧食,及時發放給百姓;最後,要組織百姓開墾荒地,種植耐旱高產的糧食,比如玉米、土豆,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問題。另外,還要嚴查那些囤積居奇的糧商,不讓他們趁機抬高糧價,剝削百姓。”
沈文聞言,眼中露出讚許之色:“你能從‘應急’與‘長遠’兩個方麵考慮,還能想到維護百姓的利益,很難得。”
“謀略問答”考核持續了整整兩天,最終有五百人通過了所有考核,成功進入講武堂學習。當王巢在演武台上宣布錄取名單時,台下的考生們爆發出陣陣歡呼,陳墨與張遠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激動——他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踏入了登州講武堂的大門。
講武堂的課程設置,在原有“步兵戰術”“騎兵指揮”“火炮操作”等軍事課程的基礎上,新增了“海貿防務”“情報分析”“新政推行”三門課程。王巢還特意邀請了荷蘭商船船長科恩、登州政務總管沈文、登州情報局統領蕭影擔任新增課程的講師,為學員們傳授專業知識。
“海貿防務”課程的第一堂課,在講武堂的航海實訓室舉行。實訓室裡擺放著幾艘按比例縮小的戰船模型與海圖,科恩穿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製服,站在海圖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向學員們講解遠洋航海知識:“各位學員,遠洋航海最重要的是辨彆方向與應對風浪。辨彆方向可以用指南針,也可以通過觀察太陽、星星的位置;應對風浪則需要提前了解天氣變化,調整船帆的角度,確保戰船的穩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恩一邊講解,一邊拿起戰船模型,演示如何調整船帆:“比如遇到大風浪時,要降下一半的船帆,減少風的阻力;若是遇到逆風,要采用‘z’字形航線,逐步前進。另外,還要注意防範海盜的襲擊,戰船要與商船保持一定的距離,一旦發現海盜,要及時開火,保護商船的安全。”
學員們聽得格外認真,張遠還不時向科恩提問:“科恩船長,若是遇到大霧天氣,visibiity很低,無法辨彆方向,該怎麼辦?”
科恩笑著回答:“這個問題很好!遇到大霧天氣,首先要降低船速,派出小船在前方偵查;其次,要不斷鳴炮,提醒周圍的船隻,避免相撞;最後,可以通過測量海水的深度,結合海圖,判斷自己的位置。這些都是我們荷蘭商船在長期的遠洋航行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情報分析”課程的講師是蕭影,她曾是江湖上有名的情報販子,後來被王巢收服,擔任登州情報局統領,精通情報收集與分析。在“情報分析”的第一堂課上,蕭影給每位學員發放了一份情報簡報,簡報上記錄了“後金在遼東邊塞的兵力部署”“陝西流寇的動向”等信息。
“各位學員,情報分析不是簡單地整理信息,而是要從雜亂的信息中找出關鍵線索,判斷敵人的意圖與下一步行動。”蕭影指著情報簡報上的內容,向學員們講解道,“比如這份簡報中提到‘後金近期從蒙古部落購買了大量的馬匹’,結合後金以往的作戰習慣,我們可以判斷,後金可能在為下一步的南下做準備;再比如‘陝西流寇近期分成了三股勢力,分彆向河南、山西、四川方向移動’,這說明流寇可能想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我們要提前做好防範。”
蕭影還現場給學員們布置了任務,讓他們根據情報簡報,撰寫一份“登州應對後金與流寇的策略建議”。學員們紛紛拿起筆,認真思考起來,陳墨結合自己在“謀略問答”考核中的思路,寫下了“加強遼東邊塞的情報收集,提前儲備糧食與物資,組織民團協助衛所軍防守”等建議,得到了蕭影的認可。
“新政推行”課程的講師是沈文,他是登州政務的實際管理者,對登州新政的推行過程了如指掌。在“新政推行”的第一堂課上,沈文向學員們講述了登州新政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當初咱們推行‘墾荒令’時,很多百姓擔心政策不穩定,不敢開墾荒地。我們便出台了‘墾荒三年不征稅’的政策,還為百姓提供種子與農具,派農官指導百姓耕種,慢慢打消了百姓的顧慮。現在,登州的荒地開墾麵積比兩年前增加了一倍,糧食產量也大幅提升。”
沈文還結合具體的案例,向學員們講解如何與百姓溝通,如何解決新政推行過程中遇到的矛盾:“推行新政,不能隻靠強硬的手段,還要多聽百姓的意見,站在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咱們修建道路時,占用了部分百姓的土地,我們不僅按市場價給予了補償,還優先雇傭這些百姓參與道路修建,讓他們獲得額外的收入。這樣一來,百姓不僅不反對,還積極支持新政的推行。”
學員們聽得格外入神,不少學員還拿出筆記本,認真記錄著沈文的每一句話。陳墨想起自己家鄉的情況,站起來向沈文提問:“沈大人,我家鄉有很多流民,他們沒有土地,隻能靠乞討為生,您覺得該如何幫助他們?”
沈文笑著回答:“陳墨,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幫助流民,首先要給他們提供安身之所,比如建立流民安置點,為他們提供糧食與住所;其次,要給他們提供就業的機會,比如組織他們開墾荒地、修建道路、參與工坊生產;最後,要讓他們的子女有機會上學,通過教育改變他們的命運。登州現在已經建立了十個流民安置點,安置了兩萬多名流民,很多流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除了新增的三門課程,講武堂還保留了原有的軍事課程,並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優化。在“步兵戰術”課程中,教官們不僅講授傳統的陣法戰術,還加入了“火槍隊列作戰”“步兵與炮兵協同”等新內容;在“騎兵指揮”課程中,教官們結合登州騎兵的訓練經驗,講解如何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進行迂回包抄、快速突擊;在“火炮操作”課程中,教官們則詳細講解了紅衣大炮、佛郎機炮的操作方法與射擊技巧,還組織學員們進行實地射擊訓練。
為了讓學員們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講武堂還製定了“實戰演練”計劃,每月組織學員們進行一次實戰演練,模擬“倭寇登陸”“流寇襲城”“後金南下”等場景,讓學員們在演練中熟悉各種戰術的運用,提高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在一次模擬“倭寇登陸”的實戰演練中,學員們被分成“防守方”與“進攻方”,“防守方”負責守衛登州沿海的一座小鎮,“進攻方”則模擬倭寇,從海上登陸,進攻小鎮。張遠被任命為“防守方”的指揮官,他根據“海貿防務”課程中學到的知識,首先派出偵查小隊,密切關注海上的動向;然後在小鎮的沿海地帶挖掘戰壕,架設火炮;最後將學員們分成三個小隊,分彆負責海岸防守、小鎮巡邏、後勤支援。
當“進攻方”的船隊靠近海岸時,張遠下令火炮開火,密集的炮彈落在“進攻方”的船隊周圍,打亂了“進攻方”的登陸計劃。“進攻方”強行登陸後,又遭到了“防守方”步兵與騎兵的協同阻擊,最終“防守方”成功擊退了“進攻方”的進攻,贏得了演練的勝利。
演練結束後,王巢對張遠的指揮給予了高度評價:“張遠,你在演練中充分運用了‘海貿防務’‘步兵戰術’等課程中學到的知識,指揮果斷,部署合理,是個可塑之才。”
陳墨在此次演練中擔任“防守方”的後勤支援小隊隊長,他根據“新政推行”課程中學到的知識,合理調配糧食、彈藥等物資,確保了前線的物資供應。雖然他在戰鬥中沒有立下赫赫戰功,卻為演練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趙承業看著陳墨的表現,滿意地說道:“陳墨,後勤支援是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你做得很好,繼續努力。”
講武堂的學員們在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成長,他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與技能,更培養了堅定的意誌與強烈的責任感。不少學員在學習之餘,還主動參與登州的政務與商貿工作,比如協助沈文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