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正月,登萊府衙的議事廳內暖意融融,炭盆裡的銀絲炭燒得正旺,映得滿室紅光。沈文捧著一本厚厚的賬冊,快步走到王巢麵前,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大人!去年全年的海貿賬目已核算完畢,您快看看!”
王巢放下手中的奏折,接過賬冊翻開。首頁的“年度貿易總覽”一行字格外醒目,下麵的數字更是讓他眼中閃過一絲亮色——赴日本貿易換回白銀二十萬兩、銅礦一百五十萬斤;南洋航線含西班牙馬尼拉貿易)獲得香料五十萬斤、銅礦八十萬斤,折算白銀一百八十萬兩;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兩批貿易,收入硫磺三十萬斤、西洋鐘表一千座,折算白銀一百五十萬兩;此外,絲綢、瓷器等常規沿海貿易,淨利潤達五百五十萬兩。各項相加,登萊首年海貿總獲利折合白銀共計一千二百萬兩。
“一千二百萬兩……”王巢輕聲念出這個數字,指尖在賬冊上輕輕摩挲。他深知,這筆財富不僅是登萊經濟的基石,更是未來擴軍、鞏固海防的底氣。大明國庫全年的財政收入不過三千萬兩左右,登萊僅憑一年海貿,便拿下了近四成的份額,這樣的增速,足以讓任何勢力側目。
“大人,如今府庫充盈,鐵器作坊、船塢的產能也已跟上,是不是該著手擴充水師了?”鄭海站在一旁,目光灼灼地說道。自去年肅清海疆後,水師雖新增了三十艘戰船,但麵對日益廣闊的貿易航線和潛在的海上威脅,現有規模仍顯不足——尤其是南洋航線開通後,從膠州灣到馬尼拉,單程便需一個月,若沒有足夠的戰船護航,貿易安全難以保障。
王巢點點頭,將賬冊遞給沈文,沉聲道:“沈文,從府庫中調撥五百萬兩白銀,我要從係統中購買戰船。具體清單為:五十艘福船主力戰船,可搭載火炮二十門)、三十艘廣船快速巡邏船)、二十艘蒼山船近海防禦船),務必在一個月內完成交接,交由船塢進行武器加裝。”
“五百萬兩?”沈文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連忙應道,“屬下遵命!明日便從府庫調運銀兩,確保不耽誤戰船交接。”他心中清楚,王巢此舉絕非盲目擴軍——每一艘戰船,都是守護海貿航線的屏障,隻有海防穩固,這筆千萬兩的年利才能長久。
鄭海聞言更是振奮,上前一步躬身道:“大人英明!有了這一百艘戰船,再加上此前的船隻,水師戰船總數將達一百八十艘。屬下計劃將水師分為三部分:渤海艦隊駐守芝罘灣,負責遼東至山東航線)、黃海艦隊駐守膠州灣,覆蓋山東至朝鮮半島海域)、南洋分艦隊暫駐舟山,護航至馬尼拉航線),總計兵力可擴至十萬人!”
“十萬人……”王巢沉吟片刻,補充道,“兵力擴充後,務必加強訓練。尤其是新招募的水手,要讓老水兵帶教,三個月內必須掌握戰船操控、火炮發射等基礎技能。另外,每支艦隊需配備五名船塢工匠,確保戰船出現故障時能及時維修。”
“屬下明白!”鄭海大聲應諾,眼中滿是期待。他早已擬定好擴軍計劃,隻需資金和戰船到位,便可立刻執行——水師將士們盼著擴充編製、提升裝備,也盼著能守護更多的貿易航線,讓登萊的旗幟在更廣闊的海域飄揚。
接下來的一個月,登萊的船塢和碼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係統購買的一百艘戰船分三批抵達膠州灣,每一艘都經過初步調試,船體堅固,桅杆挺拔。趙老栓帶著上千名工匠和水師士兵,日夜不停地給戰船加裝武器——福船的船舷兩側各開鑿十個炮孔,安裝十二斤重的紅衣大炮;廣船則配備八斤炮,側重靈活性;蒼山船雖體型較小,也加裝了四斤炮和火箭發射架,用於近海防禦。
與此同時,水師的招募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登萊周邊的漁民、退役士兵紛紛報名,甚至有不少從福建、廣東趕來的水手,聽聞登萊水師待遇優厚每月俸祿三兩白銀,遠超其他地方),專程前來投效。鄭海親自製定考核標準:會遊泳、能識辨簡單海圖者優先,有過遠洋經驗者直接編入主力艦隊,短短一個月,水師兵力便從三萬擴充至十萬,且人員素質遠超預期。
二月下旬,鄭海再次來到府衙,向王巢彙報擴軍進展:“大人,水師擴編已完成!渤海艦隊下轄戰船六十艘,兵力三萬;黃海艦隊戰船七十艘,兵力四萬;南洋分艦隊戰船五十艘,兵力三萬。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各艦隊已能熟練操控戰船,火炮命中率也達到了預期——福船的紅衣大炮,在無風天氣下,射程可達三裡,能擊穿普通海盜船的船體。”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目前,水師已能覆蓋渤海、黃海的全部主要海域,南洋分艦隊也已抵達舟山港,開始護航首批前往馬尼拉的貿易船隊。從芝罘灣到長崎,從膠州灣到舟山,每一處貿易航線的關鍵節點,都有戰船巡邏,遇有突發情況,附近艦隊可在三日內支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巢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處碼頭的方向——那裡隱約能看到戰船的桅杆,如同一片林立的森林。他輕聲道:“鄭海,你做得很好。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荷蘭、西班牙雖與我們合作,卻也在暗中覬覦我們的貿易航線;日本的薩摩藩、長州藩,也在擴充水軍,說不定哪天就會來犯。”
“屬下明白!”鄭海躬身道,“水師已在各港口增設了望塔,與沿岸的驛站建立了信號傳遞係統白天用狼煙,夜晚用燈籠),一旦發現不明船隻,可在半個時辰內將消息傳遞至附近艦隊。另外,屬下還從商人那裡打探到,荷蘭東印度公司近期在巴達維亞增派了二十艘戰船,我們已加強了南洋航線的護航力度。”
王巢點點頭,轉過身看著鄭海和沈文,語氣鄭重:“你們記住,海貿是登萊的命脈,也是我們擴軍的底氣。有了千萬兩的年利,我們才能造更多的船、養更多的兵;有了強大的水師,才能守住我們的貿易航線,讓這份底氣源源不斷。未來,我們還要開拓更多的航線——前往印度、前往歐洲,那時,水師的責任會更重,我們的準備,必須更充分。”
沈文聞言,立刻補充道:“大人放心,今年的海貿計劃已製定完畢。赴日本的船隊將增加至三十艘,重點收購銅礦和白銀;與西班牙的貿易,除了香料和銅礦,還計劃進口南洋的橡膠可用於製作船用密封墊);荷蘭方麵,我們希望能增加硫磺的進口量,用於鑄造更多的火炮。預計今年的海貿利潤,能再增長三成。”
“好!”王巢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資金、物資、兵力,三者相輔相成。沈文負責保障後勤,鄭海負責守護海防,我要讓登萊的戰船,成為所有貿易航線的‘守護神’;讓登萊的商人,無論走到哪片海域,都能看到我們的旗幟,都能安心貿易。”
當日傍晚,王巢獨自登上膠州灣的炮台。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遠處的海麵上,幾艘水師戰船正在巡航,船帆上的“登”字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他望著這片遼闊的海域,心中暗忖:“海貿是擴軍的底氣,而強大的軍隊,是守護海貿的屏障。這條道路,一旦踏上,便不能回頭。無論是大明內部的勢力,還是海外的列強,誰想動登萊的貿易,誰想斷我的底氣,我便讓誰付出代價。”
炮台的火炮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指向遠方的海平麵。王巢知道,隨著登萊的崛起,未來的挑戰隻會更多,但隻要守住海貿這條命脈,隻要水師足夠強大,登萊便能在這片海域上,站穩腳跟,直至成為無可撼動的海上霸主。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