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十月初二清晨,陽和衛的火光尚未完全熄滅,滾滾濃煙仍在天際彌漫。王巢率領登萊援軍主力,已牽著繳獲的千匹戰馬抵達黑風口——這裡是陽和衛通往後金圍攻大同主力營地的必經之路,兩側是陡峭的山崖,中間隻有一條寬不足二十丈的狹長山穀,正是設伏的絕佳之地。
“大人,黑風口地形已探查清楚!”斥候隊長單膝跪地,雙手捧著繪製好的簡易地形圖,指尖在圖上劃出一道弧線,“山穀長約三裡,西側山崖坡度較緩,可藏火槍兵;東側山崖雖陡,但半山腰有片凹地,能隱蔽火炮;穀口處有片矮鬆林,正好能擋住敵軍視線,待他們全部進入山穀,封死穀口便能甕中捉鱉。”
王巢接過地形圖,蹲在地上仔細查看。晨光透過鬆枝灑在圖上,勾勒出山穀的每一處轉折——他早已料到,陽和衛糧囤被燒的消息一旦傳到後金主力營地,對方必定會派大軍回援,一來是想奪回糧草,二來是想剿滅偷襲的明軍。而黑風口,便是他們回援路上無法繞開的“鬼門關”。
“傳我命令!”王巢站起身,將地形圖遞給身旁的親兵,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周銳,率四千火槍兵即刻登上西側山崖,每五十人一隊,隱蔽在灌木叢中,燧發槍提前裝填好火藥與鉛彈,火帽套在引火孔上,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開槍!”
“屬下遵命!”周銳抱拳領命,轉身抽出短刀,對著身後的火槍兵高聲喊道:“弟兄們,跟我上西側山崖!記住,腳下輕些,彆碰斷樹枝,咱們要讓韃子到了跟前都不知道這裡藏著人!”
四千火槍兵立刻分成八十隊,沿著西側山崖的緩坡向上攀爬。他們穿著深灰色的號服,與山崖上的岩石、灌木叢融為一體,手中的燧發槍被布套裹住,隻露出槍口,避免金屬反光暴露位置。有幾名士兵腳下打滑,險些摔倒,身旁的同伴立刻伸手扶住,兩人默契地對視一眼,沒有發出半點聲響——經曆了陽和衛的夜襲,他們早已養成了悄無聲息行動的習慣。
王巢目送火槍兵登上山崖,又轉向負責炮兵的趙老栓:“趙老栓,率工匠隊將二十門火炮推至東側山崖的凹地,炮口對準穀口方向。炮身用樹枝和乾草偽裝,炮手可躲在凹地後方,待敵軍前鋒進入山穀一半,再聽令開炮,務必第一時間封死穀口!”
“大人放心!”趙老栓黝黑的臉上露出堅定的神色,他拍了拍身旁一門火炮的炮身,聲音洪亮:“咱們這些炮,在陽和衛沒打夠,今日定要讓韃子嘗嘗厲害!工匠隊的弟兄們,加把勁,把炮推到凹地去,注意彆磕著炮膛!”
二十門火炮被工匠們用圓木墊在輪下,緩緩推向東側山崖的凹地。炮身很快被樹枝和乾草覆蓋,從山穀下望去,隻能看到一片雜亂的灌木叢,根本看不出這裡藏著能瞬間摧毀敵軍的火炮。炮手們則蹲在凹地後方,擦拭著炮鏡,檢查著火藥桶——他們知道,待會兒的炮擊,將是決定這場伏擊戰成敗的關鍵。
“李虎,你率一千騎兵隱蔽在穀口外的矮鬆林裡。”王巢最後看向李虎,目光中帶著幾分鄭重,“待後金先頭部隊進入山穀後,你率領騎兵繞到穀口另一側,與東側山崖的火炮形成夾擊之勢,防止敵軍掉頭逃跑。記住,隻堵不攻,等山穀內槍聲響起,再配合火炮封鎖穀口!”
李虎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末將明白!定不讓一個韃子從穀口跑出去!”他起身躍上馬背,對著身後的騎兵喊道:“弟兄們,把馬蹄的麻布再裹緊些,咱們去矮鬆林裡等著,待會兒讓韃子知道,什麼叫插翅難飛!”
一千名騎兵牽著戰馬,悄無聲息地走進穀口外的矮鬆林。戰馬的馬蹄被厚厚的麻布裹了三層,踩在鬆針鋪就的地麵上,隻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很快便消失在鬆林深處。李虎靠在一棵鬆樹上,目光緊盯著山穀入口的方向,手中的馬刀被他握得發白——他在等著後金大軍的到來,等著為那些死在韃子刀下的同胞報仇。
王巢則帶著五百精銳火槍兵,登上了山穀中間的一處小土坡。這裡視野開闊,能清晰看到山穀內的一舉一動,也能及時向各支部隊傳遞命令。他抬手看了一眼懷中的沙漏,此時距離他們抵達黑風口已過去一個時辰,陽和衛糧囤被燒的消息,應該已經傳到後金主力營地了。
“大人,您要不要先歇會兒?”一名親兵遞過來一塊乾糧,聲音壓低,“您從昨夜到現在都沒合過眼,再撐下去身子會吃不消的。”
王巢擺了擺手,目光依舊盯著山穀入口:“不必了,眼下正是關鍵時候,我不能歇。你去通知各部隊,再檢查一遍裝備,確保沒有任何疏漏——韃子的主力部隊,隨時可能到來。”
親兵領命而去,王巢則從懷中取出望遠鏡,朝著後金主力營地的方向望去。望遠鏡的鏡片中,隻能看到遠處的地平線,沒有任何軍隊移動的跡象,但他知道,平靜隻是暫時的。後金五萬大軍沒了糧草,就像沒了牙齒的老虎,可即便如此,他們回援時的氣勢也絕不會弱,這場伏擊戰,注定不會輕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側山崖上,周銳正逐個檢查火槍兵的隱蔽情況。他看到一名年輕的火槍兵正緊張地攥著火折子,手指微微發抖,便走過去,拍了拍對方的肩膀,低聲說道:“彆緊張,咱們有四千火槍兵,韃子就算來了一萬人,也衝不出咱們的火力網。記住,等韃子到了五十步內再開槍,這樣才能打得準。”
年輕的火槍兵抬起頭,眼中的緊張少了幾分,他用力點頭:“大人放心,末將定不會失手!”
東側山崖的凹地中,趙老栓正蹲在一門火炮旁,用手指丈量著炮口與穀口的距離。他嘴裡念念有詞,計算著炮彈的落點:“穀口寬二十丈,咱們二十門炮,一輪齊射,至少能覆蓋十五丈的範圍,隻要韃子敢衝,保管讓他們有來無回。”
穀口外的矮鬆林裡,李虎的騎兵們正默默擦拭著馬刀。陽光透過鬆枝灑在馬刀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與士兵們眼中的殺意交織在一起。一名騎兵湊到李虎身邊,低聲問道:“將軍,您說韃子會來多少人?”
李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來多少,咱們就殺多少!不管是一千還是一萬,今日都彆想從黑風口過去!”
王巢站在小土坡上,感受著山間的微風。風裡還帶著陽和衛糧囤燃燒後的焦糊氣息,仿佛在提醒著他,這場伏擊戰,不僅是為了阻止後金回援,更是為了徹底斷絕他們的希望。他抬手將望遠鏡收起,目光重新投向山穀入口——按照時間推算,後金的回援部隊,應該快到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沙漏中的沙子已流了大半。就在這時,西側山崖上的一名斥候突然朝著王巢的方向比了個手勢——那是發現敵軍的信號!
王巢的心瞬間提了起來,他立刻抽出長劍,朝著西側山崖的周銳、東側山崖的趙老栓,以及穀口的鬆林方向,分彆比出“準備”的手勢。
西側山崖上,周銳立刻壓低身體,對著身旁的火槍兵輕聲下令:“準備!韃子來了!”
東側山崖的凹地中,趙老栓站起身,對著炮手們喊道:“都打起精神來!聽我號令開炮!”
穀口的鬆林裡,李虎翻身上馬,馬刀出鞘,聲音低沉卻有力:“弟兄們,準備堵截韃子!”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緊緊盯著山穀入口的方向。山間的風似乎停了,鬆針不再晃動,連鳥兒的鳴叫都消失了,整個黑風口隻剩下心跳的聲音。
片刻後,山穀入口處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小隊騎兵的身影。他們跑得很快,揚起的塵土在晨光中格外顯眼,顯然是後金的探路兵。
王巢握緊了手中的長劍,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後金回援的大軍,終於來了。這場精心準備的伏擊戰,即將拉開序幕。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