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十月十五,大同城外的校場上,寒風卷著枯草碎屑,在黃土地上打著旋。兩千餘名後金戰俘被繩索串聯著,蹲在冰冷的地麵上,破舊的盔甲上還沾著未清理的血汙與泥土,臉上滿是疲憊與惶恐。校場四周,登萊軍士兵手持長槍,神情肅穆地站成一圈,形成一道嚴密的防線,防止戰俘逃脫或生事。
王巢身著鎧甲,站在校場高台之上,目光如炬地掃過下方的戰俘群。他身旁站著周銳、李虎與負責軍紀的參將趙武,三人皆是神色嚴肅——陽和大捷後,登萊軍共俘獲後金士兵兩千三百餘人,如何處置這些戰俘,不僅關乎大同城防的恢複,更影響著後續對後金的戰略部署,容不得半分馬虎。
“趙參將,戰俘的初步清點與看管情況如何?”王巢的聲音透過寒風,清晰地傳到趙武耳中。趙武躬身回道:“回將軍,所有戰俘已按俘獲時間分批次登記在冊,共計兩千三百四十二人。目前由第三營負責看管,每日發放兩頓稀粥,暫無逃亡或反抗跡象,但有部分戰俘因傷勢過重,需醫療小隊介入診治。”
王巢點了點頭,手指輕輕敲擊著身前的欄杆:“戰俘之中,必有精通技藝之人,也有普通的牧民士兵。我們不能一概而論,需逐一甄彆,分類處置——既要讓他們為大同的恢複出力,也要防止留下隱患。”
他轉頭看向周銳,語氣堅定地說道:“周銳,你率兩百名士兵,負責戰俘的初步甄彆。先將所有戰俘按‘有無技藝’‘是否自願歸降’兩類劃分,有技藝者單獨關押,普通士兵暫時集中看管。過程中務必嚴守軍紀,不得虐待戰俘,但也不能放鬆警惕,若有反抗者,按軍法處置。”
“屬下遵命!”周銳拱手領命,轉身快步走下高台,很快便帶著兩百名士兵來到戰俘群前。隨著周銳一聲令下,士兵們分成十組,每組負責兩百餘名戰俘,開始逐一詢問甄彆。
“會打鐵的出列!”一名登萊軍士兵手持名冊,高聲喊道。戰俘群中一陣騷動,幾名身材粗壯、手上布滿老繭的漢子猶豫著抬起頭,卻又在同伴的眼神示意下,悄悄低下了頭——後金軍中,工匠多為被擄掠的漢人或歸附的蒙古匠人,雖有技藝,卻因畏懼後金的殘酷刑罰,不敢輕易暴露身份。
周銳見狀,走到一名看似領頭的後金百戶麵前,拔出腰間佩刀,將刀鞘扔在地上,刀刃貼著對方的脖頸,語氣冰冷地說道:“本將知道,你們之中有不少會打鐵、做木匠的匠人。現在主動出列,可免死;若等我們查出來,或被同伴揭發,當即斬首示眾!”
那後金百戶臉色煞白,嘴唇哆嗦著,卻仍咬牙不肯開口。周銳眼中寒光一閃,手腕微微用力,刀刃瞬間劃破對方的皮膚,一絲鮮血順著脖頸流下。“最後問一次,說不說?”
就在這時,一名身著破舊布衣、雙手粗糙的中年漢子突然從戰俘群中站起,顫聲說道:“大人,我會打鐵!我以前是山西晉城的鐵匠,去年被韃子擄走,被迫為他們打造兵器……”
有了第一個人帶頭,很快又有十幾名漢子陸續站起,有的說會木匠活,有的說懂皮革鞣製,還有的會簡單的器械修理。周銳讓人將這些人單獨帶到一旁,登記姓名與技藝,同時繼續對剩餘戰俘施壓。
高台之上,王巢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對身旁的李虎說道:“後金之所以能屢次南下劫掠,除了騎兵強悍,其後方的工匠營也功不可沒。這些匠人若能為我們所用,不僅能補充軍工坊的技術力量,還能削弱後金的裝備製造能力,一舉兩得。”
李虎點頭認同:“將軍所言極是。隻是這些匠人長期受後金控製,恐怕心存顧慮,未必肯真心歸順。我們需用些手段,讓他們放下戒心。”
“放心,我已有安排。”王巢嘴角微揚,“對於真心歸降的匠人,我們不僅要免他們死罪,還要發放工錢,讓他們的家人能過上安穩日子。人心都是肉長的,隻要我們待他們以誠,他們自然會為我們效力。”
臨近午時,初步甄彆工作終於完成。周銳快步回到高台上,向王巢彙報:“將軍,經初步甄彆,共發現有技藝的戰俘五百一十三人,其中鐵匠一百八十七人,木匠一百五十六人,皮革匠九十一人,其餘為會修補盔甲、製造箭矢的工匠;剩餘一千八百二十九人皆為普通士兵,多為後金八旗中的披甲兵與無甲牧民。”
王巢接過周銳遞來的名冊,快速翻閱一遍,目光停在“鐵匠”一欄上,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一百八十七名鐵匠,足夠支撐軍工坊擴大火炮與火槍的生產了。這樣,你立刻安排人手,將這五百一十三名匠人單獨關押在城西的廢棄糧倉,派專人看管,每日提供三餐飽飯,明日我親自去見他們。”
“至於那一千八百餘名普通士兵,”王巢頓了頓,繼續說道,“從中挑選三百名身強力壯、無明顯反抗意願者,補充到勞工營中;剩餘一千五百餘人,全部編入‘城防勞工隊’,由趙參將負責管理,安排他們修建大同的城防工事——加固城牆、挖掘護城河、修建箭樓,每日管飯,但必須限製自由,若有偷懶或反抗者,按規定懲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武連忙躬身領命:“屬下明白!定不會讓這些戰俘偷懶耍滑,確保城防工事按時完工。”
王巢又叮囑道:“另外,讓醫療小隊去戰俘營中,為受傷的戰俘診治。若是普通士兵,簡單處理傷口即可;若是匠人,務必用心醫治,不能讓他們因傷勢影響後續做工。”
“遵命!”眾人齊聲領命,各自忙碌起來。
十月十六清晨,城西的廢棄糧倉已被打掃乾淨,五百餘名匠人被集中在糧倉的空地上,每個人手中都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和一個白麵饅頭。當王巢帶著親兵走進糧倉時,匠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目光複雜地看向他——有畏懼,有好奇,還有幾分隱藏的期待。
王巢走到匠人們麵前,目光掃過眾人,語氣誠懇地說道:“我知道,你們之中有不少人是被後金擄掠而來,被迫為他們打造兵器。如今你們被俘,本可按軍法處置,但我不想殺你們。”
匠人們聞言,紛紛抬起頭,眼中露出驚訝的神色。王巢繼續說道:“我登萊軍向來優待歸降之人。隻要你們真心歸降,我可以免你們死罪,還會將你們編入登萊軍工坊,每月發放二兩銀子的工錢,讓你們的家人能過上安穩日子。若是你們的家人仍在後金境內,隻要你們好好做工,日後我還會想辦法將他們接來大同,與你們團聚。”
話音剛落,一名年長的鐵匠突然跪倒在地,對著王巢連連磕頭:“大人!小人願意歸降!小人老家在山東兗州,三年前被韃子擄走,家中還有老母親和妻兒,若是能讓小人與家人團聚,小人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有了這名老鐵匠帶頭,其他匠人也紛紛跪倒在地,高聲說道:“小人願意歸降!請大人收留!”
王巢連忙上前,扶起那名老鐵匠,溫聲說道:“諸位不必多禮。隻要你們真心為登萊軍效力,我定不會虧待你們。現在,我任命你為‘匠頭’,負責管理這些鐵匠,明日便帶著他們前往登萊軍工坊,與那裡的工匠彙合,共同打造火炮與火槍。”
老鐵匠激動得熱淚盈眶,連忙躬身說道:“多謝大人信任!小人定不辱使命!”
王巢又任命了兩名經驗豐富的木匠與皮革匠為副匠頭,負責管理各自領域的匠人,隨後便讓親兵帶著匠人們去領取新的衣物與工具,準備明日啟程前往登萊軍工坊。
離開城西糧倉後,王巢又來到大同城牆的修繕現場。一千五百餘名戰俘正在士兵的看管下,奮力地搬運著磚石與泥土。有的戰俘手持鐵鍬,在城牆上鏟土加固;有的則肩扛石塊,一步步走上陡峭的雲梯;還有的在城牆下挖掘護城河,汗水順著他們的臉頰流下,滴落在黃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