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任命親信,掌控關鍵崗位_明末龍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明末龍旗 > 第197章 任命親信,掌控關鍵崗位

第197章 任命親信,掌控關鍵崗位(1 / 1)

登萊衛的積雪尚未完全消融,山東都指揮使府的議事廳內卻暖意融融。王巢端坐於主位,案幾上整齊擺放著三份文書——分彆是山東陸軍編製表、布政使司糧道賬簿與各戰略要地駐軍清單。窗外的陽光透過窗欞,在文書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也照亮了他眼中的決斷。

“將軍,山東陸軍已擴充至二十五萬,分駐十二衛所,糧道需每月供應軍糧五十萬石、軍餉五十萬兩;布政使司負責的賦稅征管,直接關係到軍資籌措,如今這兩項事務都需得力之人統籌。”顧炎武站在案前,語氣凝重,“此前糧道由登萊糧道官員臨時負責,布政使司參政一職空缺,若不儘快任命專人,恐難支撐龐大的軍政開支。”

王巢指尖輕叩案幾,目光落在陸軍編製表上——二十五萬陸軍中,登萊軍精銳九萬七千餘人是核心戰力,其餘十五萬餘人為新募青壯與整合後的衛所士兵,雖經初步訓練,但指揮體係尚未完全統一。他抬眼道:“軍政兩道,如同車之兩輪,缺一不可。陸軍需有可靠之人協助統管,糧道與賦稅需有親信掌控,各戰略要地更需得力將領駐守,才能確保山東軍政穩定。”

周銳在一旁補充:“將軍所言極是。如今山東周邊,後金虎視眈眈,流寇蠢蠢欲動,若關鍵崗位落入他人之手,恐生變數。尤其是青州、濟南、德州等戰略要地,既是陸軍駐守核心,又是糧道樞紐,必須派親信將領鎮守。”

“本將已有人選。”王巢拿起案幾上的第一份文書,緩緩開口,“任命李虎為山東陸軍副總兵,協助本將統管二十五萬陸軍,主抓訓練與軍紀。李虎出身登萊軍,隨本將征戰三年,忠誠可靠,且熟悉各衛所戰力,由他協助,本將放心。”

眾人聞言,皆無異議——李虎此前任登萊軍騎兵營指揮使,曾率部擊潰後金小股突襲部隊,戰功赫赫,且治軍嚴明,在士兵中威望極高,確是副總兵的不二人選。

王巢接著拿起第二份文書:“任命沈文兼任山東布政使司參政,主抓糧道與賦稅。沈文此前任登萊糧道主事,經手軍餉軍糧從未出過差錯,且熟悉山東各府賦稅情況,由他統籌糧道與賦稅,可確保軍資供應無虞。”

沈文原是登萊衛當地儒生,因精通算術被王巢啟用,三年來不僅將登萊糧道管理得井井有條,還曾提出“按畝征稅、減免災荒地區賦稅”的政策,既保證了軍糧籌措,又贏得了百姓好感,由他兼任參政,既能穩定糧道,又能安撫民心。

隨後,王巢將目光投向各戰略要地駐軍清單,語氣變得更為鄭重:“青州衛、濟南衛、德州衛、膠州衛四地,分彆對應魯中、魯西、魯北、魯東,既是防禦後金與流寇的前線,又是連接各衛所的樞紐,需派年輕有為、忠誠可靠的將領駐守。本將決定,提拔李定國為青州衛指揮使,劉文秀為濟南衛指揮使,吳良為德州衛指揮使,鄭明為膠州衛指揮使,各自統領一萬精銳,鎮守戰略要地。”

此四人皆為登萊軍年輕將領,年齡均在二十五歲左右,雖資曆較淺,但作戰勇猛、學習能力強,且均為貧寒出身,對王巢感恩戴德,忠誠不二——李定國曾在訓練中舍身救下戰友,劉文秀擅長防禦工事搭建,吳良熟悉後金戰術,鄭明則擅長協同水師作戰,四人各有所長,恰好適配各戰略要地的防禦需求。

二月中旬,王巢召集山東軍政官員,在都指揮使府舉行任命儀式。議事廳內,文武官員分列兩側,氣氛肅穆。李虎、沈文、李定國等四人身著嶄新官服,站在廳中,眼神中滿是激動與敬畏。

“今日召集諸位,是為宣布山東軍政關鍵崗位任命。”王巢手持任命狀,聲音洪亮,“任命李虎為山東陸軍副總兵,協助本將統管陸軍;任命沈文兼任山東布政使司參政,統籌糧道與賦稅;任命李定國為青州衛指揮使,劉文秀為濟南衛指揮使,吳良為德州衛指揮使,鄭明為膠州衛指揮使,各自鎮守戰略要地。自今日起,各官員需恪儘職守,若有懈怠或貪腐,一律嚴懲不貸!”

話音剛落,李虎等人單膝跪地,齊聲高呼:“末將下官)定不辱使命,誓死追隨將軍!”

儀式結束後,李虎第一時間前往各衛所巡查。在濟南衛大營,他發現部分新募士兵因訓練強度過大產生抵觸情緒,當即召集千戶以上將領開會:“訓練需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本將決定,將每日訓練時間從四個時辰減至三個時辰,增加休息與營養補給,同時設立‘訓練標兵’,每月獎勵白銀五兩,激發士兵訓練熱情。”

將領們聞言,紛紛點頭——此前為快速提升戰力,各衛所普遍加大訓練強度,導致士兵疲憊不堪,李虎的調整既兼顧了訓練效果,又安撫了士兵情緒。半個月後,濟南衛士兵的訓練積極性顯著提高,隊列與射擊技能也有了明顯提升。

沈文則迅速接管布政使司參政事務。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各府核查糧道與賦稅:在東昌府,他發現糧道官員虛報損耗,私吞軍糧五千石,當即下令將其革職查辦,押往登萊審訊;在兗州府,他推行“賦稅公示”製度,將各州縣的賦稅征收標準與使用情況刻在石碑上,立於城門口,接受百姓監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糧道與賦稅,關乎軍心民心,容不得半點馬虎。”沈文在兗州府賦稅公示碑前對官員們說,“隻有讓百姓清楚賦稅去向,讓士兵拿到足額軍糧,才能贏得民心、穩定軍心。”

百姓們看到賦稅公示碑後,紛紛稱讚沈文“公正透明”,繳納賦稅的積極性也顯著提高——此前因官員貪腐,百姓多有抵觸,如今賦稅公示,百姓知曉部分賦稅用於抵禦後金與流寇,便主動配合繳納,兗州府當月賦稅便超額完成三成。

與此同時,李定國、劉文秀等四位年輕將領也趕赴各衛所上任。李定國抵達青州衛後,第一件事便是勘察地形——青州衛地處魯中,多山地,易守難攻,但也存在補給困難的問題。他當即下令:“在各山頭修建烽火台與糧倉,儲存三個月軍糧;在山穀要道設置路障與陷阱,防備流寇突襲。”

士兵們不解:“將軍,流寇尚未逼近青州,為何要提前備戰?”

李定國指著地圖,耐心解釋:“流寇多機動性強,若等其逼近再備戰,便為時已晚。提前修建防禦工事,既能防備流寇,又能在戰時為陸軍提供支援,這是未雨綢繆。”

在他的帶領下,青州衛士兵僅用一個月便修建了十座烽火台、五座糧倉,設置了二十餘處路障與陷阱,將青州衛打造成了堅不可摧的防禦堡壘。

劉文秀在濟南衛則重點加強水師協同——濟南衛雖為陸軍衛所,但臨近黃河,可通過水運與膠州衛水師聯動。他主動與鄭海聯係,約定每月舉行一次陸水協同訓練:陸軍在黃河岸邊搭建防禦工事,水師戰船在河中巡邏,模擬後金從水路突襲的場景,提升協同作戰能力。

“濟南衛是山東腹地,若後金從黃河突襲,後果不堪設想。”劉文秀在訓練後對士兵們說,“隻有與水師密切配合,才能形成立體防禦,守住山東腹地。”

吳良在德州衛則專注於研究後金戰術——德州衛地處魯北,與河北接壤,是抵禦後金的前線。他收集了大量後金作戰資料,總結出“後金騎兵善衝鋒、不善攻城”的特點,下令:“在德州衛城外修建三道土牆,挖掘護城河,配備重型火炮;訓練士兵使用燧發槍進行密集射擊,克製騎兵衝鋒。”

鄭明在膠州衛則重點加強港口防禦——膠州衛臨近膠州灣,可與水師協同守衛沿海。他下令:“在港口周邊修建炮台,配備二十門火炮;訓練士兵熟悉海戰流程,在水師戰船靠岸時,快速裝卸軍糧與武器,提升補給效率。”

三月初,王巢派顧炎武前往各衛所與布政使司,核查任命官員的履職情況。顧炎武歸來後,向王巢稟報:“將軍,李虎副總兵已製定統一訓練標準,各衛所士兵訓練積極性顯著提高;沈文參政推行的賦稅公示製度已在各府推廣,當月賦稅便超額完成兩成;李定國、劉文秀等四位將領已完成各衛所防禦工事修建與協同訓練,各衛所戰力均有提升。”

王巢聞言,欣慰地笑了:“很好!關鍵崗位由親信掌控,既能確保軍政指令暢通,又能穩定軍心民心。如今山東陸軍有李虎協助統管,糧道與賦稅有沈文統籌,各戰略要地有李定國等人鎮守,軍政體係已基本穩固。接下來,我們要加快軍工坊生產,為各衛所配備更多武器,同時加強與百姓的聯係,為日後北上抗金奠定基礎。”

三月中旬,崇禎皇帝得知王巢調整山東軍政關鍵崗位後,下旨嘉獎:“王巢整頓山東軍政,任人唯賢,忠誠可嘉!特賜蟒袍一件、白銀兩千兩,準許山東軍政官員任免由王巢先行擬定,再報朝廷審批!”

聖旨傳到登萊衛時,王巢正與李虎、沈文等人商議訓練計劃。他接過聖旨,對眾人笑道:“陛下的嘉獎,是對我們的肯定,更是對我們的期望。我們需再接再厲,將山東打造成抵禦後金與流寇的堅固堡壘,不辜負陛下與百姓的信任!”

眾人齊聲應道:“末將下官)遵命!”

此時的山東,軍政體係已完全由王巢的親信掌控:陸軍有李虎協助統管,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糧道與賦稅有沈文統籌,供應充足、公正透明;各戰略要地有李定國、劉文秀等將領鎮守,防禦堅固、協同高效。百姓們安居樂業,士兵們士氣高漲,一幅“軍政清明、軍民同心”的畫卷,正在山東緩緩展開。

王巢站在都指揮使府的城樓上,望著遠方的群山與大海,心中暗下決心:“有如此得力的親信與團結的軍民,定能守住山東,抵禦後金與流寇,為大明的複興貢獻力量!”

城樓下,士兵們正在進行實戰演練,燧發槍的槍聲與火炮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強軍報國的壯歌。陽光灑在士兵們的鎧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預示著山東的光明未來——在王巢與親信的帶領下,山東必將成為大明北疆的堅固屏障,守護著國家的安寧與百姓的幸福。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豪門棄女邊境立功後連升九級 軍中女霸王! 暖動人心 靈飛經:中微子紀元 末日簽到,我養的少女是終焉女王 末世:開局優勢在我 末世梟雄:我的係統是禁忌 行屍走肉之想躺平?我先改個劇本 末世熔爐我收取美國五大湖 天狼的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