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軍工坊的鐵匠鋪裡,最後一顆鉚釘被鐵匠老張用錘子敲緊。他抹了把額頭的汗,退後兩步,看著眼前這個“鐵家夥”,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車身是用厚鋼板拚焊的,長約十丈,像一條黑色的鐵蛇;下麵有四個鐵輪,卡在兩根平行的鐵軌上;車頭裡裝著兩台冒著白汽的蒸汽發動機,煙囪裡偶爾飄出一縷黑煙。
“成了!周大人,咱們的蒸汽火車樣機成了!”老張朝著工坊門口大喊,聲音裡滿是激動。他跟著周磊造這火車快半年了,光是發動機的氣缸就返工了十幾次,現在終於看到成品,眼眶都有點紅。
周磊正拿著圖紙在核對數據,聽到喊聲,立刻跑了過來。他繞著火車轉了兩圈,用手指敲了敲車身的鋼板,又打開車頭的蓋子,檢查了蒸汽發動機的壓力表:“老張,壓力表顯示正常嗎?水箱的水加滿了嗎?”
“都滿了!煤也加夠了,能燒兩個時辰!”老張點頭,“剛才試了試發動機,兩台都能轉,鐵輪也能跟著動,就是還沒拉過東西,不知道載重怎麼樣。”
“放心,王將軍說了,今天就去登萊到蓬萊的試驗線路上跑一趟,載重五噸,看看能不能成。”周磊說著,把圖紙疊好放進懷裡——這條試驗線路是上個月剛鋪的,從登萊軍工坊外的車站出發,到蓬萊港,全程十裡,鐵軌是用新煉的鋼材做的,每根長三丈,鋪得平平整整。
消息傳到登萊府衙時,王巢正在看山東的糧草統計報表。聽到蒸汽火車樣機造好的消息,他立刻放下報表,起身就往軍工坊趕:“快,備馬!我要去看看咱們的‘鐵疙瘩’!”
等王巢趕到軍工坊時,火車周圍已經圍滿了人——有軍工坊的工匠,有負責鋪鐵軌的士兵,還有附近來看熱鬨的百姓。大家都圍著這個“鐵家夥”指指點點,有人說:“這東西這麼重,能跑得動嗎?”還有人說:“你看它冒白汽,是不是跟水師的蒸汽戰船一樣?”
周磊看到王巢過來,連忙迎上去:“將軍,火車樣機造好了,車身長十丈,載重五噸,配備兩台蒸汽發動機,設計時速是每小時二十裡,比馬車快三倍。今天咱們就去試驗線路上跑一趟,看看實際情況怎麼樣。”
“好!我跟你們一起去!”王巢走到火車旁,伸手拍了拍車頭的鋼板,手感冰涼堅硬,“這火車要是能成,以後運糧草、運彈藥就快多了,德州到登萊五百裡,馬車要走十天,火車一天就能到,防禦的時候也能更快調兵!”
說話間,士兵們已經開始往火車的車廂裡裝貨物了——五噸重的糧食,裝在二十個麻袋裡,堆在車廂裡,把車廂壓得微微下沉。周磊爬上車頭,對王巢說:“將軍,您要是想體驗一下,就跟我一起坐車頭,不過裡麵有點吵,還有蒸汽,您可得多穿件衣服。”
“沒事,我還怕這個?”王巢笑著爬上車頭,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車頭裡確實有點擠,兩台蒸汽發動機占了大半空間,聲音嗡嗡的,還時不時有白汽從縫隙裡冒出來,不過王巢一點都不在意,反而覺得新鮮。
“開車!”周磊朝著下麵的工匠喊了一聲。老張立刻拉動了車頭外麵的拉杆,蒸汽發動機的轉速慢慢加快,煙囪裡冒出的黑煙越來越濃,鐵輪開始緩緩轉動,火車一點點向前移動。
“動了!動了!”周圍的百姓們歡呼起來,跟著火車往前走。一開始火車走得很慢,跟人走路差不多,可過了一會兒,發動機的轉速越來越快,火車的速度也漸漸提了起來,風從車窗吹進來,帶著煤煙的味道,卻讓王巢覺得格外清爽。
“現在時速多少?”王巢朝著周磊喊,聲音被發動機的噪音蓋得有點小。
周磊看了一眼車頭裡的時速表,大聲回答:“將軍,現在是每小時十八裡,快到設計時速了!前麵就是轉彎處,咱們得慢一點!”
火車經過轉彎處時,速度果然慢了下來,鐵輪在鐵軌上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不過車身很穩,沒有晃動。王巢往窗外看,路邊的樹木和百姓飛快地往後退,以前坐馬車走這段路,要一個時辰,現在才走了一刻鐘,就已經走了四裡地。
“這速度,真是太快了!”王巢忍不住感歎。他想起之前防禦測試時,民團用馬車運彈藥,十裡路走了三個時辰,要是用火車,半個時辰就能到,以後再遇到後金來襲,彈藥和糧草肯定能及時運到前線。
火車繼續往前跑,很快就到了蓬萊港附近的車站。周磊拉動拉杆,火車慢慢停下,煙囪裡的黑煙漸漸散去,蒸汽也慢慢減少。王巢從車頭裡跳下來,感覺腿有點麻,卻一點都不覺得累:“周磊,看看用了多長時間?”
周磊掏出懷表看了一眼,笑著說:“將軍,全程十裡,用了整整半個時辰,時速剛好二十裡,比馬車快三倍!而且五噸糧食也拉得穩穩的,沒出任何問題!”
“好!太好了!”王巢拍了下手,周圍的工匠和士兵們都歡呼起來。老張跑過來,激動地說:“將軍,咱們這火車真成了!以後再也不用靠馬車拉貨了,這東西比十匹馬拉的車還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一個看熱鬨的老秀才走了過來,捋著胡子說:“老夫讀了一輩子書,從沒見過這麼快的東西,這簡直就是傳說中的‘神行太保’啊!一天能跑四百裡,比千裡馬還厲害!”
“說得好!”王巢笑著說,“這火車就是咱們大明的‘神行太保’!以後咱們還要造更多的火車,鋪更多的鐵軌,從登萊鋪到平度,再從平度鋪到德州,讓整個山東都通上火車,到時候運糧、運兵、運貨物,都又快又方便!”
百姓們聽了,都歡呼起來。有個做糧食生意的商人擠過來說:“將軍,要是火車通了,我從蓬萊運糧食到登萊,以前要一天,現在半個時辰就到,還能多運幾趟,以後肯定能賺更多錢!”
“不僅是賺錢,”王巢說,“以後咱們山東的棉花、布匹,用火車運到京城,比以前快十倍,價格也能便宜些,讓更多人能穿得起好衣服。而且要是遇到災年,從豐收的地方運糧食到受災的地方,也能更快,救更多人的命。”
當天下午,王巢就在登萊府衙召開了會議,讓周磊負責製定火車量產和鐵路鋪設的計劃。“首先,再造五台蒸汽火車,一台用來運糧食,一台用來運彈藥,三台用來拉乘客;其次,加快登萊到平度的鐵路鋪設,爭取半年內完工,然後再鋪平度到德州的鐵路,兩年內讓整個山東的主要城市都通上火車。”王巢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從登萊到德州,貫穿整個山東,“這條鐵路就是咱們山東的‘生命線’,不管是防禦還是發展,都離不開它!”
周磊點頭:“將軍放心,我已經讓軍工坊準備材料了,鋼材和煤炭都夠,就是需要更多的工匠,我打算從附近的鐵匠鋪裡招些手藝好的,再培訓幾個月,就能上崗了。”
“好,需要多少人,多少銀子,都跟我說,我來協調。”王巢說,“另外,給朝廷寫一封奏疏,把蒸汽火車試驗成功的消息報上去,再送一台模型到京城,讓陛下和大臣們也看看咱們山東的成果。”
幾天後,蒸汽火車的模型送到了京城。崇禎看著這個能自己動的“小鐵車”,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周延儒在一旁說:“陛下,王將軍說這火車能載重五噸,每小時跑二十裡,比馬車快三倍,要是在全國鋪鐵軌,以後運糧、運兵就方便多了。”
崇禎摸著模型的鐵輪,感歎道:“沒想到王巢在山東不僅能搞防禦,還能造出這麼好的東西!朕要下旨嘉獎他,還要讓其他省份也學學山東,造火車,鋪鐵軌!”
消息傳回山東時,王巢正在登萊到蓬萊的試驗線路上,看著第二台蒸汽火車試運行。火車的煙囪裡冒著白汽,在陽光下格外顯眼,鐵軌延伸向遠方,像一條銀色的帶子,連接著山東的現在和未來。
“將軍,朝廷下旨嘉獎您了,還讓其他省份向咱們學習造火車呢!”沈文拿著聖旨跑過來,笑著說。
王巢接過聖旨,看了一眼,遞給周磊:“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咱們所有工匠、士兵和百姓一起努力的結果。以後咱們還要造更好的火車,鋪更長的鐵路,讓山東越來越強,讓大明越來越強!”
遠處的蓬萊港裡,水師的蒸汽戰船正在卸貨;軍工坊裡,工匠們正在趕造新的蒸汽發動機;田野裡,農民們正在播種棉花,臉上滿是期待。王巢知道,這蒸汽火車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更是山東崛起的希望——有了它,山東的防禦會更堅固,經濟會更繁榮,大明的複興也會更近一步。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