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的清晨,濟南城的天是沉的。鉛灰色的雲層壓在城頭,連平日裡喧鬨的芙蓉街都沒了聲響,隻有巡街的士兵踏著青石板路,靴底碾過昨夜落下的細雪,發出沙沙的輕響,像是這座城市壓抑的喘息。
巡撫衙門的議事廳內,燭火已燃至儘頭,蠟油凝固成蜿蜒的淚痕。王巢身著玄色棉甲,甲片上的銅釘在昏暗的光線下泛著冷光,他手中緊攥著一份染血的密報,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密報的封皮上印著“八百裡加急”的火漆,邊角被馬蹄濺起的泥漿浸透,最末一頁還沾著幾滴暗紅的血跡,那是北京間諜突破大順軍封鎖時,被流矢擦傷手臂留下的。
“將軍,北京……北京的消息?”參軍李鐵快步闖入廳內,他剛從演武場趕來,盔甲上還掛著冰霜,見王巢臉色慘白,聲音都發顫了,“昨夜收到北京方向的狼煙,屬下派人去查,卻沒見到信使……”
王巢緩緩抬頭,眼中布滿血絲,聲音沙啞得像是被砂紙磨過:“你自己看。”他將密報遞過去,指尖的顫抖幾乎握不住紙頁。
李鐵接過密報,目光掃過幾行字,身體猛地一震,手中的密報險些落地。密報上的字跡潦草卻急切,記錄著北京城內的最後時刻:“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大順軍攻克北京外城,李自成駐軍彰義門,遣太監杜勳入城勸降,崇禎帝斥之。夜,內城破,帝登煤山,望烽火徹天,歎息曰‘諸臣誤朕’。遂召周皇後、袁貴妃,令其自縊;又劍砍長平公主,曰‘汝何故生我家’,公主昏死。三月十九日醜時,帝自縊於煤山壽皇亭,遺詔於衣襟:‘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先帝……殉國了?”李鐵的聲音帶著哭腔,猛地跪倒在地,額頭重重磕在冰冷的地磚上,“末將未能北上護駕,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議事廳的門被陸續推開,宋應星、趙虎等文武官員聞訊趕來,當他們從李鐵手中接過密報,看清上麵的內容時,整個大廳瞬間被哭聲淹沒。宋應星推眼鏡的手不住顫抖,鏡片滑落在地,他卻渾然不覺,隻是反複念著“勿傷百姓一人”,老淚縱橫;趙虎一拳砸在案幾上,震得茶杯落地,碎片濺起,劃破了他的手背,鮮血直流,他卻像是感覺不到疼,紅著眼吼道:“李自成!我必生食汝肉!”
哭聲從議事廳蔓延到衙門庭院,再傳到濟南街頭。百姓們不知詳情,隻看到巡撫衙門的官員們個個淚流滿麵,很快,“北京失陷”的消息像野火般傳遍全城。有人跌坐在街邊痛哭,有人朝著北京的方向跪拜,還有曾在山東學堂讀過書的學子,自發聚集在大明湖畔,舉著寫有“先帝殉國,山河破碎”的白幡,一遍遍地誦讀著崇禎的遺詔。濟南城內的哭聲此起彼伏,像是一場無聲的暴雨,澆透了這座剛剛迎來春日的城市。
王巢站在窗前,聽著城外的哭聲,眼中的淚水終於忍不住滾落。他想起三年前在京城見到崇禎帝的模樣——那時的崇禎帝雖麵帶疲憊,卻眼神堅定,握著他的手說“山東乃大明屏障,卿當守好這片土地”。可如今,那位勵精圖治卻無力回天的皇帝,竟自縊於煤山,連一副完整的棺槨都未必能有。
“都彆哭了!”王巢猛地轉身,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走到大廳中央,拔出腰間的七星彎刀,刀刃在燭火下閃著寒光,他將刀鞘擲在地上,刀柄緊握,劍尖直指屋頂,“先帝殉國,是悲痛,更是恥辱!哭能哭回北京嗎?能哭死李自成嗎?能哭醒那些誤國的奸臣嗎?不能!我們要做的,是提兵北上,複我京城,殺儘賊寇,為先帝報仇!為大明雪恥!”
哭聲漸漸平息,官員們紛紛抬頭,看著王巢眼中的堅定,心中的悲痛慢慢轉化為怒火。李鐵擦乾臉上的淚水,站起身來,抱拳應道:“將軍所言極是!末將願率龍驤軍為先鋒,即刻北上,踏平大順軍,奪回北京!”
“末將願往!”
“末將願往!”
官員們紛紛抱拳請戰,議事廳內的氣氛瞬間從悲痛轉為激昂。
王巢點了點頭,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重卻堅定:“先帝遺詔中說‘勿傷百姓一人’,可李自成入北京後,縱容士兵燒殺搶掠,百姓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北上複京,不僅是為了報仇,更是為了拯救百姓,重振大明。現在,我宣布北上複京的部署!”
他走到案幾前,展開《山東至北京軍事路線圖》,手指落在地圖上的德州:“第一,命李鐵率領三萬龍驤軍為先鋒,於三日內從德州出發,沿運河北上,攻克滄州、天津,掃清北京外圍的大順軍據點,為後續大軍開辟道路。龍驤軍配備蒸汽火炮車五十輛,後膛炮一百門,務必快速推進,不可延誤。”
“第二,令趙虎率領兩萬虎賁軍,鎮守黃河防線。李自成雖攻克北京,但他的主力仍在北京周邊,很可能會派兵東進山東。趙將軍需加強黃河沿岸炮台的防守,密切關注大順軍的動向,一旦發現敵軍,立刻發信號炮預警,並全力阻擊,絕不能讓敵軍踏入山東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三,命宋應星先生負責後勤保障。從濟南、兗州、東昌府的糧倉調撥糧食一百萬石,從登州軍工坊調撥後膛炮兩百門、燧發槍五萬支、子彈一百萬發,作為北上大軍的物資儲備。同時,組織山東商會的糧商、藥商,跟隨大軍北上,在沿途設立糧站和醫館,確保大軍的糧草和藥品供應。”
“第四,讓潛入北京的間諜繼續收集情報。重點關注大順軍的兵力部署、糧餉儲備以及將領動向——據說李自成入北京後,劉宗敏在城內強占民宅,搜刮官員錢財,與李自成產生矛盾,咱們要抓住這個機會,離間他們的關係,為軍事行動創造有利條件。另外,探查北京城內百姓的情況,了解大順軍的暴行,將來收複北京後,也好向天下人揭露賊寇的罪行。”
“第五,傳我命令至山東各地的民兵團。五萬民兵即刻完成訓練,接管濟南、泰安、萊蕪等地的防務,確保山東後方的安全。同時,在山東境內發布募兵令,招募三萬青壯年加入中華軍,補充兵力,為北上複京提供人力支持。”
一道道命令清晰而果斷,官員們迅速記錄、整理,然後交給信使快馬送出。王巢看著眾人忙碌的身影,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他知道,北上複京的路途必然充滿艱險,大順軍雖然外強中乾,但仍有數十萬兵力,且占據北京的有利地形。但他更知道,山東的軍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帶著為先帝報仇、為百姓解難的決心,定能攻克難關,奪回北京。
部署完畢後,王巢走到議事廳中央,再次舉起七星彎刀,高聲說道:“諸位,今日起,我中華軍正式北上複京!此行,要麼收複北京,重振大明;要麼戰死沙場,追隨先帝於地下!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收複北京!重振大明!”
“收複北京!重振大明!”
官員們齊聲呐喊,聲音震耳欲聾,透過議事廳的窗戶,傳到濟南城外,與百姓們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股悲壯而堅定的力量。
當天下午,濟南城內的校場上,三萬龍驤軍整齊列隊,士兵們身著玄色盔甲,手持燧發槍,腰間佩著腰刀,臉上帶著對賊寇的怒火和對勝利的渴望。王巢站在高台上,看著台下的士兵,高聲說道:“士兵們,北京失陷,先帝殉國,百姓們正被大順軍欺淩!你們手中的槍,肩上的炮,不是擺設,是用來殺敵的!是用來收複國土的!是用來為先帝報仇的!現在,我命令你們,隨李將軍北上,踏平大順軍,奪回北京,讓大明的旗幟重新飄揚在紫禁城的上空!”
“踏平大順軍!奪回北京!”
“踏平大順軍!奪回北京!”
士兵們齊聲呐喊,聲音響徹雲霄。隨後,李鐵拔出腰間的長劍,指向北方,高聲喊道:“出發!”
三萬龍驤軍浩浩蕩蕩地開出濟南城,朝著北京的方向前進。隊伍的最前方,一麵繡著“明”字的大旗迎風飄揚,在陰沉的天空下,顯得格外醒目。
百姓們自發地聚集在道路兩旁,為士兵們送行。他們有的拿著饅頭、雞蛋,塞到士兵手中;有的朝著隊伍磕頭,祈求士兵們早日凱旋;還有的老人拉著士兵的手,淚流滿麵地說:“孩子們,一定要殺儘賊寇,為先帝報仇啊!”
士兵們接過百姓們遞來的食物,眼中滿是感動,他們齊聲說道:“請鄉親們放心,我們定不負所托,收複北京,早日歸來!”
隊伍漸漸遠去,消失在道路的儘頭。王巢站在城樓上,望著龍驤軍的背影,心中暗暗發誓:“先帝,您在天有靈,保佑我中華軍旗開得勝,早日收複北京。我王巢定當拚儘全力,重振大明,不辜負您的期望!”
此時的北京,大順軍正沉浸在攻克京城的喜悅中。李自成住進了紫禁城,將崇禎帝的遺體草草收斂,停放在東華門外,沒有任何祭奠儀式。劉宗敏則在城內大肆搜刮,不僅對官員們嚴刑拷打,逼迫他們交出錢財,還縱容士兵搶劫百姓,強奸婦女,北京城內一片哀嚎。
在紫禁城的武英殿內,李自成坐在崇禎帝的禦座上,手中端著酒杯,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牛金星、宋獻策等大臣站在殿下,紛紛獻上賀詞,歌頌李自成的功德。
“大王,如今北京已破,大明已亡,您應當登基稱帝,建立大順王朝,統一天下!”牛金星躬身說道,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容。
李自成哈哈大笑,眼中滿是狂妄:“不錯!待我肅清北京周邊的殘餘勢力,便登基稱帝,讓天下人都知道,這天下已是我李自成的了!”
宋獻策卻皺著眉頭,輕聲提醒道:“大王,山東的王巢已經下令北上複京,李鐵率領三萬龍驤軍已從德州出發,正向北京趕來。龍驤軍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咱們不可大意啊!”
李自成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王巢不過是個守著山東的土包子,他的三萬軍隊,在我五十萬大順軍麵前,不過是螻蟻撼樹。傳我命令,讓李過率領五萬大軍,前往天津阻擊龍驤軍,務必將他們全殲在半路!”
“大王英明!”大臣們齊聲應和,大殿內再次充滿了狂妄的笑聲。他們都以為,大順軍已經天下無敵,卻不知道,王巢率領的中華軍,早已不是三年前的模樣,他們帶著為先帝報仇、為百姓解難的決心,正一步步逼近北京,一場關乎天下命運的較量,即將展開。
此時的濟南城,王巢正站在巡撫衙門的閣樓之上,望著北方的天空。他知道,北上複京的路途必然充滿艱險,但他更知道,山東的軍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們將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為大明的複興而戰。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濟南城的每一個角落,給這座充滿鬥誌的城市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王巢握緊手中的七星彎刀,心中暗暗發誓:“北京,我們一定會回來的!先帝,您等著,我們一定會為您報仇的!”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