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必須學醫!”
整個冬天,顧三河拜訪了十裡八鄉的所有大夫。
有點名氣的人家不收徒,剩下的都是些粗通藥理的赤腳醫生,甚至都不如他懂得多呢。
得!隻能自學了!
好在他收藏的書籍裡有不少醫書醫案,自學了幾個月之後,至少看個頭疼腦熱的病不成問題。
“書中果然有黃金屋!”
1945年春分,時隔多日,顧三河再次進山。
這次進山不為打獵,而是采藥。
最近,他正在跟縣裡藥鋪的老掌櫃學習辨認藥材。
大興安嶺的藥材很多,人參自然是最普世的,除此以外,天麻、防風、赤芍藥、黃精、草蓯蓉、五味子等,都是經常用來入藥的。
以前進山,他隻關注那些動物,卻忽視了這些有用的藥材。
現如今接觸到這一行,頓時便覺得大山裡真的到處都是寶貝。
進山一上午的時間,五十年以上的人參他就采了十幾株,百年以上的也有兩株,這都是無價之寶啊!
回到老宅,先把今天采到的藥材分門彆類,然後再按照藥性的不同或晾曬、或切片、或研磨。
日子過得很充實,雖然偶爾也會感到孤單,但他還是挺享受的。
1945年8月15日。
顧三河今天哪都沒有去,一直守在收音機前,等待《終戰詔書》的發布。
雖然這不是鬼子的投降書,但從今天開始,東北就不再是淪陷區。
東北人民終於能光明正大的吃上自己種的大米了。
沉澱兩年,顧三河決定這段時間出去轉一轉。
鬼子雖然投降了,但是東北最初的受降儀式卻是由毛熊國代受的,之後才由gmd全麵接收。
毛熊和鬼子交接,這不相當於剛出虎穴又入狼窩嘛!
眼下正是東北最混亂的時刻,也是顧三河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他晝伏夜出,不斷活躍在東北最大的幾個工業城市之間,用空間收取了大量的物資。
不過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看著毛熊國將東北工廠裡的設備用火車一趟又一趟的拉走,他才深深體會到什麼叫做弱國無外交。
“有機會一定要去毛熊國那邊搞一波零元購,太特麼欺負人了!”
10月中旬,顧三河風塵仆仆的趕回潛龍村,還沒來得及整理這段時間得到的物資,村長就找上門來。
“三河子,這段時間你跑哪去了?”
“哦,我去師父那邊串門,大山叔找我啥事啊?”
“啊,沒啥大事,這不是鬼子投降了嘛,以前小鬼子扣押的信件都給送回來了,這些都是寄給你二叔的,我也找不到他,隻能給你送過來了。”顧大山遞給他幾個信封。
“對了,有一封是最近寄來的,你仔細看看,我掂量著信封裡應該有不少大洋。”
說完,顧大山便離開了。
送走村長,顧三河仔細查看了一下全部信件。
收信人都是二叔顧庭宇,寄信人一欄卻是空著的。
“也難怪鬼子會扣留這些信。”
一共有6封信,其中5封已經被拆開了,信倒是都還在。
先看已經拆開的那幾封信,果然是顧三河那個便宜老爹寄回來的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