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救重要物資,顧三河趕在毛熊軍之前,先是搬空了鬼子從各處搜刮來的黃金、白銀、煤炭、鋼鐵、石油等礦產資源。
然後又馬不停蹄的到鬼子在東北建立的製藥廠、紡織廠、服裝廠、食品廠、罐頭廠、酒水廠、化工廠、木材廠、兵工廠、煉油廠等地,搬空了這些工廠的成品庫房。
至於工廠的原材料和設備,空間裡實在放不下,他隻能眼睜睜看著毛熊國的技術人員將那些設備拆除運走。
最可氣的是,有些技術人員也拆不掉的設備,毛熊軍乾脆直接炸毀。
因為爆破的時候操作不當,他們還炸傷了幾個自己人。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操作直接驚呆了顧三河,他見過不靠譜的,但像毛熊軍這樣不靠譜的,還真是難得一見。
就是可惜了那些工業設備,怪就怪他的空間太小,裝不下那麼多東西吧!
掃蕩完各大工廠之後,顧三河也沒有忘記鬼子在東北開的銀行。
鬼子銀行裡麵的每一分錢,都是壓迫龍國老百姓換來的,所以他直接搬空了銀行金庫,哪怕是那些沒用的偽幣也沒給鬼子們留下。
就連銀行的私人保險櫃,也被他連同櫃子一起收進了空間。
至於保險櫃裡的東西,他打算留到以後當成盲盒慢慢拆。
接下來的時間,顧三河不斷整理空間中的物資。
首先是貨幣方麵,其中偽幣是最好處理的,直接丟進爐子裡燒炕。
就是數量有點多,估計一個冬天都燒不完,早知道就不拿了,但是直接丟了還挺可惜,留著慢慢燒吧。
其他貨幣也不少,各個國家的外彙基本都有,美元、盧布、英鎊、法郎以及不值錢的馬克和日幣。
馬克沒什麼用,很快就作廢了,隻能和偽幣一起去發光發熱。
日幣倒是還能用,黑市有人收,雖然價格便宜,但最起碼還能換點東西。
估計黑市的人會用這些日幣,跟那些即將回國的鬼子戰俘,交換他們的隨身物品,比如手表、鋼筆、水壺、腰帶之類的東西。
至於其他幾種貨幣,都是同盟國家的外彙,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很堅挺。
貨幣整理完,接下來就是黃金。
黃金一直都是硬通貨,之前他在黑市上就換了不少,後來在水簾洞開箱得到一批,現在又從銀行弄回來一批。
具體有多少他也懶得算,這玩意兒和古董不同,數量太多也挺麻煩,隻能先堆在角落裡接灰。
再就是那些對他來說根本無用的物資,比如各種金屬礦石、化工材料、武器裝備、服裝棉被等,都被顧三河送到了它們該去的地方。
其他過剩的物資也被他在集市和黑市分批散了出去,換了不少緊俏物資。
由於物資的數量太大,為了不引人注意,顧三河還專門跑了一趟旅順港。
換回了大量的海產品,他本人也抽時間到海邊用空間收了一些海貨,實現了前世海鮮自由的人生理想。
前前後後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總算在1946年元旦前,把多餘的物資全都散了出去。
空間裡的物資整齊擺放,全都是以後幾十年都用得上的物資。
這其中就包括:
大米30噸,高粱米20噸,各種罐頭20噸,各種糖果2噸,進口香煙2000條,白酒5噸,洋酒200箱。
加上這幾年他在山上打到的獵物以及在旅順港淘來的海貨。
這些吃的喝的放在一起,安全感和幸福感直接拉滿。
除此以外,他還專門開辟了一個醫藥區域,把從製藥廠搜集的西藥和他在山上采集的中草藥放在一起。
這些物資大部分都被顧三河放在靜止空間,隻有那些文物古董和他自釀的高粱酒,被他安置在了時間流速正常的空間去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