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一番深入淺出的剖析和提出的新穎構想,如同在眾人麵前推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尤其是那位在工房操勞了一輩子、經曆過數次建橋失敗的老吏,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沈言連連叩首:
“夫人真乃神人工巧!老朽……老朽鑽研此地數十年,束手無策,今日聽夫人一席話,茅塞頓開!若能依夫人之計,我永台縣百姓世代夙願,真有實現之日啊!”他聲音哽咽,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敬仰。
其他官員雖對技術細節一知半解,但見老工吏如此反應,也知這位“夫人”絕非信口開河,心中震驚之餘,更是敬畏有加,紛紛附和稱讚。
蕭徹看著他的清晏,站在崖邊,衣袂隨風輕揚,從容自信地闡述著那些精妙絕倫的構想,陽光灑在他身上,仿佛為他鍍上了一層智慧的光暈,美得令人心折。
他心中湧起難以言喻的自豪與愛意,忍不住再次緊緊握住謝清晏的手,向眾人宣告,聲音鏗鏘有力:
“夫人之策,便是朕之意!傳朕旨意:即刻起,永台縣‘斷龍淵’架橋一事,由夫人全權主導籌劃!永台縣上下官員,鄰近州郡工匠、物資,皆須全力配合,聽憑夫人調遣!若有怠慢阻撓者,以抗旨論處!”
“臣等遵旨!”所有官員齊聲應道,再無半分遲疑。
帝王的金口玉言,賦予了謝清晏前所未有的權力和自由度。這道旨意如同最堅實的後盾,讓他可以毫無顧忌地施展所學。
接下來的日子,沈言變得異常忙碌。
他並未因為擁有了“瞬時技能”而掉以輕心,反而更加嚴謹。他深知理論和現實之間存在差距,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前功儘棄。
他首先需要更精確的數據。
於是,在侍衛的護衛下,他親自帶著那台高科技分析儀,沿著“斷龍淵”兩岸反複勘測,在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取樣分析,詳細記錄下每一處岩層的結構、強度、裂隙發育情況,以及水流的精確速度、水位變化等數據。
蕭徹幾乎全程陪同,但他並不乾涉,隻是安靜地跟在身邊,或是替他遮擋過於強烈的日曬,或是在他專注記錄時遞上一壺水,用帕子細心地擦去他額角的汗珠。
他看不懂那些複雜的公式和圖紙,但他看得懂沈言眼中的專注和光芒,這便足夠了。
晚間回到驛館,沈言便埋首於成堆的數據和圖紙之中。
燭光下,他運用腦中那些新獲得的知識和現代工程思維,進行著複雜的計算和結構設計。
懸索橋?還是斜拉橋?主纜的強度需要多少?錨碇該如何設計才能確保萬無一失?橋塔的基礎要挖多深?采用何種材料最能抗風化耐腐蝕?施工順序又該如何安排才能確保安全?
無數的問題需要他思考和決策。
他時而凝神靜思,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又會喚出係統光屏,兌換一些更專業的計算工具或者查閱一些類似的古代大型橋梁案例雖然是不同世界,但力學原理是相通的)作為參考。
蕭徹則在一旁處理從京城快馬送來的奏章,偶爾抬頭,看著燭光下那人微蹙的眉頭和緊抿的嘴唇,既心疼又驕傲。
他會默默地將涼掉的茶水換成熱的,將點心悄悄推到他手邊,或者乾脆走過去,強製性地將他手中的筆拿走,替他按摩酸脹的肩膀和手腕。
“歇一會兒,不急在這一時。”蕭徹的聲音低沉而溫柔,“朕已下令從全國征調最好的工匠和所需的鐵器、石料,不日便會抵達。身體要緊。”
沈言這才從忘我的狀態中回過神來,感受到肩膀上傳來的恰到好處的力道,舒服地眯起眼睛,向後靠進蕭徹懷裡,帶著點撒嬌的意味嘟囔:“知道啦……就快算完了嘛。”
有時算到關鍵處,遇到難題,沈言也會忍不住抓狂,把筆一丟,哀歎:“啊啊啊!這個應力計算好複雜!要是能有台計算機就好了!”
每當這時,蕭徹雖然聽不懂“計算機”是什麼,但總會把他摟進懷裡,輕輕拍著他的背安撫:“慢慢來,朕相信你。若是太難,便不必強求,朕再想它法便是。”他從不給沈言壓力,永遠以他的身心健康為第一位。
而沈言往往在他溫柔的安撫下,煩躁的心情會慢慢平複,重新鼓起鬥誌,或者換個思路,或者乾脆再次“作弊”般地兌換更高級的輔助計算技能積分嘩嘩地掉,心疼但值得),然後再次投入戰鬥。
數日後,一份初步的、但極其詳儘的《斷龍淵懸索橋營造法式》草案,終於在沈言筆下誕生了。
裡麵不僅包含了整體的設計思路、結構圖紙,還詳細列出了所需的材料規格、數量,預估的工期,以及關鍵節點的施工工藝和注意事項。
他將草案拿給那位老工吏和陸續抵達的幾位資深工匠看。
工匠們初時對其中一些聞所未聞的構想如鐵索承重、特殊錨固)感到震驚和懷疑,但在謝清晏耐心地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解釋了其中的力學原理,並展示了部分計算數據後,工匠們的眼神從懷疑變成了驚歎,最終化為了狂熱的信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巧奪天工!”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工匠捧著圖紙,手都在顫抖,“夫人此法,雖看似奇險,然深合力學至理!若真能建成,必是千古奇觀!”
得到這些實踐經驗豐富的工匠們的認可,沈言的心才真正放下了一大半。
理論終於通過了實踐的初步檢驗。
他將最終定稿的草案呈給蕭徹。
蕭徹仔細翻看著那厚厚一疊凝聚了沈言無數心血的成果,雖然看不懂具體計算,但那清晰的條理、嚴謹的數據、以及工匠們的反饋,都讓他明白這份方案的價值。
“辛苦了,清晏。”蕭徹合上草案,目光灼灼地看著他,“朕即刻下旨,命工部備案,並調撥專款,全力支持此橋建設!朕要讓天下人都看看,朕的夫人,是如何化天塹為通途的!”
聖旨很快下達,龐大的國家機器開始為一座橋而運轉起來。
來自各地的能工巧匠、優質的鐵料石木、充足的資金和民夫,開始源源不斷地向永台縣彙集。
“斷龍淵”畔,前所未有的熱鬨起來。沈
言換上了一身利落的短打衣衫,常常親臨現場,與工匠們一起討論施工細節,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
他那毫無架子的作風和往往能一針見血指出關鍵的智慧,很快贏得了所有工匠發自內心的尊敬。
蕭徹則坐鎮後方,一方麵處理國事,另一方麵為沈言掃清一切障礙,確保物資人力供應無虞。
他看著他的清晏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看著他因為專注和陽光而微微泛紅的臉頰,看著他與工匠們認真討論時散發的自信光芒,隻覺得這樣的他,比世界上任何珍寶都要耀眼。
一座連接兩岸的宏偉橋梁,不僅將在物理上貫通天塹,更在無形中,將帝後之心與百姓之願,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而沈言“神工”之名,也開始悄然從永台縣傳揚開來。
喜歡公子,陛下他又吃醋了請大家收藏:()公子,陛下他又吃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