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頌接了任務。
一般來說,越是這種臨時性、表現性的任務,越容易出彩,當然,也越容易踩雷。
林頌先仔細研究了廠裡往年的彙演方案和領導講話稿,摸清了套路和偏好。然後迅速組織了個臨時籌備小組,把各車間工會的文藝積極分子、還有廠裡那幾個能拉會唱、平時就愛出風頭的職工拉了進來。
她把節目征集、排練督促、舞台搭建、服裝道具這些任務都分派了下去。自己牢牢把控著節目最終審核、流程設計和領導講話稿撰寫這幾個核心環節。
既抓住了重點,又不必事必躬親。
最後審節目,哪個節目形式老套,哪個節目排練不到位,林頌一眼就能看出來,提出的修改意見往往一針見血,讓人不服不行。
至於寫講話稿,那更是她的老本行。她不僅拔高到“工人階級當家作主、大乾快上建設三線”的高度,又落到實處,表揚到具體人、具體事。到時候肯定能聽得台下受表彰的先進和群眾心裡都熱乎乎的。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這天下午,林頌剛和宣傳科的人敲定完舞台背景的設計方案,被告知有京市的信件。
牛皮紙信封,落款是京市的地址。
字跡娟秀卻透著一股刻意張揚的勁兒。林頌拿起信,拆開。
裡麵是一張粉紅色的請柬,印著俗氣的鴛鴦戲水圖案,還有一張薄薄的信紙。
信是林薇寫的。
“姐姐親啟:
“許久不見,甚是想念。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我和明軒的婚禮定在五月一日國際勞動節當天舉行。地點在燕京飯店宴會廳。爸爸媽媽的意思是,辦得熱鬨些,畢竟是我的人生大事嘛~
“明軒家那邊來了不少有頭有臉的親戚,市教育局的領導也會來呢。
“姐姐你一個人在那邊山溝裡,平時也難得回來一趟。這次我的婚禮,你可一定要帶著姐夫回來參加呀。也讓家裡親戚們都看看,姐姐你找了個什麼樣的如意郎君。
“隨信附上請柬,一定要來哦。妹妹:林薇字。”
通篇洋溢著快要溢出來的得意和炫耀。
尤其是最後那句“帶著姐夫”“什麼樣的如意郎君”,帶著濃濃的攀比和挑釁的意味。
林頌都能想象出,林薇是如何寫這封信的,必定是帶著一種“壓過你一頭”的暢快和得意。
她捏著信紙,走到桌邊,拿出信紙和鋼筆,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開始回信。
先是表達了對妹妹新婚的祝賀,然後開始哭窮。
“姐近日剛辦了婚事,開支較往常為大,手頭一時周轉不便。加之我所在單位地處偏遠山區,條件有限,每月薪水除了基本用度,並無多少積蓄。從此處往返京市,路途遙遠,車費著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還望你能體諒姐的難處。請代我向父親和阿姨解釋並致歉。
“雖不能親至,但祝福之心拳拳。祝願你與愛人新婚愉快,百年好合。”
寫完後,她看了一遍,滿意地折好信紙,裝進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