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生的螢火文明在超新星爆發的邊緣發出第一次求救信號時,曙光理事會的投票廳陷入了絕對的寂靜——七千周期前林星麵對舊宇宙崩潰時的全息影像自動投射在中央,他當年那句未說完的“每個文明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道路”在空氣中振動。雲硯看著年輕理事們眼中熟悉的光芒與恐懼,突然意識到曆史不是重複,而是在給每一代人重新回答古老問題的機會。
新宇宙標準時間淩晨4:32,曙光理事會的環形議事廳被七重應急照明同時點亮。二十一文明代表的全息投影以前所未有的凝實度出現在鑲嵌著三個宇宙星圖的座位上。大廳中央,新探測到的螢火文明的星係模型正在全息投影中劇烈閃爍——一顆即將爆發的超新星正用死亡之光照亮這個剛剛發現火種的新生文明。
雲硯身著的議長袍上,林星傳承的元規則紋路正發出灼熱脈衝。他緩步走向由陳默培育的智慧木雕刻的主議席,手掌輕撫過桌麵上星塵犧牲前刻下的最後一道決策紋。當他抬頭時,發現年輕理事們眼中閃爍著與七千周期前那場著名辯論驚人相似的光芒。
“數據確認。”機械族代表螺栓的聲音處理器帶著壓抑的共振。他的金屬指尖投射出令人窒息的預測模型:螢火文明有93.7概率在未來十個周期內滅絕,但任何外部乾預都可能扭曲其自然發展軌跡。
水歌者代表漣漪的液態身體因情緒波動泛起憂慮的波紋:“他們剛剛學會使用火,我們要給他們恒星級的技術嗎?”
正當辯論即將開始時,議事廳的曆史共鳴係統突然自主激活。林星在舊宇宙末期著名的“不乾預辯論”全息記錄開始在空中立體重現。
影像中年輕的林星站在類似的議事廳中,麵對即將被暗能量吞噬的萌芽文明,聲音因激動而顫抖:“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走過彎路,就剝奪他人摸索的權利!”
更令人震撼的是陳默當時的反對意見同步浮現:“但眼睜睜看著生命消亡,就是更大的傲慢。”
“係統為什麼現在播放這個?”植物文明代表青葉的藤蔓因不安而微微卷曲。
雲硯凝視著空中交鋒的影像,輕聲回答:“因為曆史在提醒我們,有些問題永遠不會過時,隻會在更高維度重現。”
年輕理事們開始展現驚人的立場分化:
星瞳——剛從第三宇宙歸來的最年輕理事——激動地站起:“我們剛學到混沌森林的智慧:生命需要挑戰才能成長!”她的眼中閃爍著在邊緣地帶見證的生機奇跡。
但螺栓的學生齒輪立即反駁:“但混沌森林本身就是跨宇宙能量意外的產物——難道我們要指望另一個奇跡?”
最令人意外的是暗麵意識新任的代表影。他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形態現身:“我來自被拯救的文明。如果當年沒有乾預,我不會站在這裡。”
青葉輕聲補充:“我的祖先記錄了十七個因不乾預而消失的文明...但也記錄了三個因過度乾預而喪失自我的文明。”
理事會啟動了全新的“五維決策模型”,同時分析:
時間維度上,比對了曆史上所有類似案例的長期結果;
空間維度上,評估了乾預可能引發的跨宇宙連鎖反應;
倫理維度最複雜——係統試圖量化“文明自主權”與“生命保存權”的權重。
“看這個矛盾。”螺栓指向模型輸出的悖論:短期看乾預效益最高,但長期看自然發展成果更豐碩。
星瞳突然提出關鍵問題:“我們在衡量什麼效益?文明的數量?還是智慧的質量?”
雲硯調出林星未公開的筆記。最後一頁剛剛解密:“真正的問題不是‘是否乾預’,而是‘我們是否準備好承擔任何選擇的後果’。”
正當辯論陷入僵局時,第三宇宙代表虛空以獨特的方式參與討論。
它沒有發表意見,而是投射出一組前所未見的數據:展示了虛無中自然誕生的文明如何在絕對自由中既創造奇跡,也經曆悲劇。
“我們不乾預。”虛空的波動傳遞著複雜信息,“但我們觀察、學習,並在適當時候提供‘可能性種子’——不直接解決問題,而提供解決問題的工具。”
這個概念立即引起星瞳的共鳴:“就像混沌森林提供生長環境,但不決定每棵植物的形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螺栓開始重新校準模型,加入了“工具提供”這個新選項。結果顯示,這種方式的長期效益超出傳統乾預47.2。
在第三宇宙啟發下,理事會開始設計全新的“智慧播種計劃”:
不直接拯救螢火文明,而在其周圍布置一係列自然的“學習機會”;
將超新星爆發的能量轉化為可學習的知識包,隻有當文明主動探索時才釋放;
最創新的是“時間膠囊”——封裝三個宇宙的生存智慧,但設定在文明達到特定成熟度後才解鎖。
“這不是乾預,而是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青葉的藤蔓因興奮而輕輕擺動。
雲硯注意到年輕理事們眼中的變化:從非此即彼的爭論,轉向共同創造的熱情。這正是林星當年希望看到的進化。
當方案基本成型時,雲硯啟動了“曆史模擬器”,測試新方案在過去類似情境中的表現。
結果令人震撼:
在舊宇宙末期,這種“播種式”乾預可能挽救37原本滅絕的文明,同時保持其發展的自主性;
更重要的是,模擬顯示接受這種幫助的文明,後期創新力比完全自然發展的文明高出三倍。
“看這個案例。”星瞳指向一個特彆的模擬結果:一個類似螢火文明的群體在獲得“工具”後,不僅避開了災難,還發展出獨特的恒星能源技術,甚至最終反哺幫助過他們的更高級文明。
螺栓的邏輯核心發出滿意的嗡鳴:“這證明了幫助與尊重可以共存。”
最終方案以全票通過。但更重要的是辯論過程本身產生的影響:
理事會決定建立永久性的“文明發展觀察區”,係統性地研究不同乾預策略的長期效果;
年輕理事們自發組成“跨代學習小組”,研究曆史決策在新環境下的應用;
最深遠的影響是對聯盟憲章的補充——加入了“漸進乾預原則”,為未來類似決策提供指導框架。
當螢火文明接收到第一個“知識種子”時,雲硯在日誌中寫道:
“今天,我們沒有解決古老的辯論,但學會了如何更智慧地繼續這場辯論。也許,這就是進步的真正含義。”
在他身後,林星的全息影像露出微妙的微笑,仿佛在說:問題永遠存在,但回答的方式可以不斷進化。
喜歡黑曜紀請大家收藏:()黑曜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