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星將“軟重生”的構想化作一幅在宇宙虛空中緩緩展開的活態星圖時,整個議會陷入了絕對的寂靜。這不是毀滅與重建的粗暴循環,而是一場宇宙尺度的精密手術,旨在剔除病變的法則,保留文明的靈魂。
融合後的林星——或者說守望者林星——靜立於宇宙議會的核心。他的身形似乎變得更加內斂而深邃,身著簡單卻流動著星光的深藍色長袍,那是他與暗麵意識融合後,能量自然外顯形成的服飾。他的眼眸中,左眼倒映著星辰生滅,右眼則沉澱著萬物輪回,目光所及之處,空間泛起細微的認知漣漪。
他沒有使用任何複雜的儀器,隻是緩緩抬起雙手。掌心之間,當前宇宙的縮影憑空浮現,但不再是靜態的模型,而是一個正在痛苦痙攣的生命體。星河流轉如同阻塞的血管,法則裂痕像是潰爛的傷口,而那些暗淡的文明光點,則是缺氧的組織細胞。
“諸位請看,”林星的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種直達靈魂的穿透力,在每一個與會者的意識中響起,“硬重置,如同砍掉病樹,簡單,但失去了所有年輪記載的曆史與韌性。”
他指尖輕點,宇宙縮影中那些腐朽、僵化的法則結構被高亮標記出來,它們如同鏽蝕的齒輪,阻礙著整個宇宙的運轉。“這些,是必須被革新的部分,是導致此次崩壞的病灶。”接著,他的手指劃過那些依然健康、充滿活力的星域與文明,“而這些,是新宇宙的種子,是‘軟重生’的根基。”
隨著林星的敘述,他掌心的宇宙縮影開始發生奇妙的變化。無數細微的光點——代表著個體生命的記憶、文明的集體意識、獨特的情感模式——如同受到召喚的螢火蟲,從即將崩壞的星域中飛升而起,彙聚成一條璀璨的意識星河。
這條星河在他的引導下,並未遠離,而是開始編織、重構。它們以殘存的健康物理法則為骨架,以所有生命的共同願景為血肉,繪製出一幅前所未有的“活態星圖”——即“軟重生”的藍圖。
這幅星圖是動態的、呼吸著的:
新的法則如同具有彈性的神經網絡,允許一定範圍內的創新與變異,同時又具備強大的自我修複能力。
文明的火種不再以實體形式存在,而是被編碼成獨特的“文明基因序列”,如同等待萌發的種子,將在新宇宙的適宜環境中,自然演化,重新綻放,而非機械複製。
宇宙的暗麵守望者的另一部分)化作溫和的背景調節機製,如同生態係統的天敵與共生菌,不再以恐怖的麵目出現,而是作為維持動態平衡的必要張力。
“這不再是推倒重來,”林星的聲音帶著一種孕育般的溫暖,“而是一次引導宇宙走向成熟的自愈過程。我們將保留痛苦的記憶以避免重蹈覆轍,保留智慧的結晶以加速新生,甚至保留必要的傷疤以銘記教訓。”
活態星圖的出現,在宇宙議會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情感海嘯。
植物意識聯盟的代表森語者,身上藤蔓與光葉交織的長袍因激動而發出柔和的輝光。她伸出手,仿佛想觸摸星圖中那些代表生命種子的光點:“自然的輪回……這就是生命本應的節奏!不是滅絕,是休眠與萌發!”她的聲音帶著草木複蘇般的喜悅。
然而,機械共生體的代表邏輯核心·鐵星,其精密的多麵體外殼卻因高速運算而發出過載的嗡鳴。他投射出冰冷的質疑:“變量過多!不確定性高達73.4!如何保證文明基因在演化中不產生致命突變?如何確保新法則的穩定性?這更像一場豪賭!”他的機械眼掃過星圖,標記出無數個他計算中的潛在失敗點。
水歌者長老漣漪的身形在液晶體中波動,反映出內心的掙紮:“我們……我們的形態,我們的歌聲……在新宇宙中,還會是我們嗎?還是變成一個陌生的存在?”她的恐懼代表了所有對自身存在性充滿憂慮的文明。
而一些較為原始、依賴特定物理環境的文明則陷入了更深的恐慌,它們的代表發出絕望的波紋:“沒有絕對的保障!如果新宇宙沒有我們的位置怎麼辦?”
議會中,希望與恐懼、激進與保守的聲音激烈碰撞,原本凝聚的聯盟,出現了清晰可見的裂痕。
就在爭論趨於白熱化時,一個不和諧的音符悄然滲入。北辰的量子幽靈,這個背叛了暗影議會、追求純粹力量的存在,抓住了這個機會。
他的投影如同扭曲的鏡像,出現在議會邊緣,聲音帶著蠱惑性的低語,直接傳入那些動搖者的意識深處:
“看啊,他們描繪得多美好……但彆忘了,這所謂的‘軟重生’,依然需要巨大的能量來驅動。能量從何而來?難道不是……再次犧牲弱小的文明,來成全所謂的‘大局’嗎?”
他刻意放大那些原始文明的恐懼,扭曲林星的藍圖:“他說保留文明基因?誰能保證被保留的不是那些強大的文明?你們這些弱者,最終隻會成為新宇宙的肥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何要寄希望於這虛無縹緲的‘自愈’?”北辰的聲音充滿黑暗的誘惑,“加入我,我們可以直接奪取宇宙本源,重塑一個完全由我們主導的新世界!力量,才是唯一的保障!”
這番言論,如同毒液般在議會中擴散,使得原本就存在的分歧,迅速惡化為猜忌與對立。一部分代表,特彆是那些曾遭受過壓迫或自認為在現行體係中處於不利地位的文明,開始用懷疑的目光審視林星和守望者。
麵對即將分裂的議會和北辰的惡意挑撥,林星沒有急於辯解。他閉上了眼睛,似乎在溝通著某種更深層的力量。片刻後,他再次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屬於黑鐵城泥土的樸實光澤。
一幅全息影像在議會中心展開——那是陳默的黑鐵城麥田。畫麵中,陳默並非在施展什麼強大的平衡之力,隻是彎腰查看一株染病的麥苗。他沒有拔掉它,而是小心翼翼地修剪掉病變的葉片,施以特製的草藥,為它培土、引水。最終,這株麥苗頑強地活了下來,結出的麥粒甚至帶著獨特的抗病基因。
“我的老師,陳默,一位曾經的平衡守護者,選擇用最平凡的方式詮釋平衡。”林星的聲音恢複了平靜,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他告訴我,真正的治愈,不是消滅所有病菌,而是幫助生命建立自身的免疫力。真正的平衡,不是永恒的靜止,而是在動態變化中保持核心的穩定。”
他指向活態星圖:“‘軟重生’正是如此。我們不是神明,無法創造‘完美’的烏托邦。但我們可以是園丁,清除病害,改良土壤,播下健康的種子,然後……信任生命自身的力量,信任宇宙自我更新的本能。”
“至於能量,”林星的目光掃過北辰的投影,帶著淡淡的憐憫,“它來自於我們共同的決心,來自於對未來的信念,來自於所有自願融入新藍圖的、生命的集體意誌。這並非掠奪,而是奉獻與轉化。願意參與的,我們感激;心有疑慮的,我們尊重其選擇,並承諾在藍圖內為其保留可能。”
這番源自農耕智慧的闡述,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像定心劑一樣,穩住了許多文明代表的心神。陳默的影像,那個在麥田裡默默耕耘的凡人身影,此刻比任何神力都更具說服力。
最終,林星沒有強迫任何文明立刻做出選擇。他將“活態星圖”的訪問權限開放給所有議會成員,允許他們自行探索、模擬推演。
“這不是一個需要立即簽署的契約,”他宣告,“這是一個需要用心去理解、用智慧去完善的提案。我們將在三個宇宙標準日後,進行最終表決。”
議會暫時休會,但無形的波瀾已然掀起。代表們離去時,神色各異,有的充滿希望,有的憂心忡忡,有的則目光閃爍,暗中與北辰的勢力接觸。
林星獨自留在議會大廳,望著眼前緩緩旋轉的活態星圖。他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軟重生”的藍圖雖然描繪了美好的未來,但其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而北辰的威脅更是近在咫尺。
“老師,”他輕聲對虛空說道,仿佛陳默就在身邊,“播種的季節到了,但風雨,似乎也更急了。”
星圖的光芒映照在他堅定的臉龐上,黎明將至,但最深的黑暗,往往誕生於曙光之前。分裂的危機,已如暗流般在希望的水麵下湧動。
喜歡黑曜紀請大家收藏:()黑曜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