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星在絕對孤寂中準備簽署文明滅絕協議時,陳默的量子幽靈穿過四十二個維度的哀嚎,將一枚黑鐵城麥粒放在毀滅按鈕的正中央。沒有長篇大論,隻是輕輕一句:“孩子,記得怎麼種地嗎?”
曙光號最深層的靜默甲板,林星獨自站在橫跨整個牆壁的星圖前。圖上代表聯盟的光點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熄滅——機械族艦隊開始撤離,植物方舟進入休眠,連最忠誠的水歌者都發出了最後通牒。北辰的預言正在變成現實:沒有文明願意為不確定的“軟重生”賭上全族存亡。
林星的手指懸在文明滅絕協議的確認界麵上。這份由北辰暗中推動的協議,要求將七百個“低價值文明”轉化為能量,為剩餘文明建造逃亡方舟。他的指尖因為用力而發白,軍裝肩章上凝結著細小的冰晶——這是艦船生命維持係統失控的前兆,也是他內心凍結的寫照。
“隻要按下……”北辰的聲音通過加密頻道傳來,帶著某種令人作嘔的溫柔,“痛苦就結束了。你救不了所有人,但至少能救一部分。這是最理性的選擇。”
就在指尖即將觸碰到界麵的瞬間,整個甲板的燈光突然切換成暖黃色。不是艦橋的照明係統,而是……黑鐵城秋日麥田的陽光色調。空氣中彌漫開泥土被春雨浸潤後的氣息。
林星猛地回頭,看見靜默甲板的中央,金屬地板不知何時變成了翻耕過的沃土。一株金燦燦的麥穗正以違反物理定律的方式緩緩生長。麥穗頂端坐著個半透明的身影,穿著熟悉的粗布衣衫,雙腳懸空輕輕晃蕩,腳踝上沾著新鮮的泥點。
“師父?”林星的嗓音沙啞得像是生鏽的齒輪。
陳默的量子幻影比記憶中年老許多,臉上帶著超脫時空的寧靜。他伸手從麥穗上摘下一顆麥粒,輕輕一吹,麥粒化作無數發光孢子,在空氣中組成黑鐵城的全景地圖。
“你小時候,”陳默的聲音直接回蕩在林星意識中,帶著陽光曬過麥稈的溫度,“總問我為什麼不直接用能力讓麥子長得更快些。”地圖上浮現出童年林星在田埂上奔跑的身影。
林星怔怔地看著幻象,軍裝上的冰晶開始融化:“您說……萬物有時。”
“可現在,”陳默的幻影指向布滿逃亡計劃的星圖,“你想當那個拔苗助長的農夫了?”
陳默從麥穗上跳下,赤腳踩在金屬地板上卻留下泥土腳印。他走過的地方,冰冷合金自動轉化為土壤,長出不同文明的代表性作物:機械族的齒輪麥、水歌者的波紋稻、晶體文明的鑽石苞穀……
“每個文明,”陳默彎腰撫摸一株即將枯死的機械麥苗,“都像這些雜交作物。看著脆弱,卻藏著我們想象不到的韌性。”他指尖流過量子級彆的治愈能量,麥苗瞬間恢複生機,結出的麥粒一半是金屬一半是麥仁。
林星忍不住反駁:“但時間不夠了!宇宙崩壞的速度……”
“所以就要學流星盜火者?”陳默突然說出一句黑鐵城最古老的諺語。傳說中盜火者為了快速取暖燒掉了整個森林,最終在寒冬中凍死。幻境隨之變化,展示出北辰方舟計劃的最終結局——逃亡文明在絕對孤獨中因基因庫單一而逐漸退化。
陳默的幻影變得嚴肅:“你以為你在做減法,其實是在切斷宇宙的根須。”他揮手展現藥長老化作的醫療孢子網絡,那些孢子正在崩壞星域自發組織成救援隊。
“看看你準備犧牲的‘低價值文明’。”陳默的指尖點在星圖某個角落。被標記為“待銷毀”的苔蘚文明正在用地衣網絡穩定著三個星係的時空結構;列入“清除名單”的泡沫族用歌聲共振修複著量子泡沫。
最震撼的是林星親自簽署“放棄”的鏡像族——這個文明此刻正用獨特的反射特性,將北辰的毀滅性能量反彈回深淵。如果沒有他們,曙光號早在三天前就該爆炸了。
“北辰沒告訴你這些,對吧?”陳默的幻影泛起悲傷的漣漪,“他讓你看文明等級評估報告,卻沒讓你看生命互連的真相。”每個被標記為“低價值”的文明,都在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支撐著宇宙。
林星跌坐在突然長出的麥稈椅子上,軍裝肩章徹底融化:“我差點……差點成了收割自己田地的鐮刀。”
陳默的幻影開始變得模糊,這是量子態即將消散的征兆。但他不慌不忙地將整株麥穗連根拔起,麥穗在離開土壤的瞬間化作億萬顆光點。
“該教你最後一課了。”陳默將光點撒向整個艦船。光點穿過牆壁,融入每個文明代表的意識。機械族首領夢見自己變成會開花的金屬樹,植物文明長老感受到機械律動的美感。
這是超越種族的共情體驗,所有文明在同一刻理解了陳默的農耕哲學:多樣性不是負擔,是生存的資本。
林星接收到最強烈的光點流,瞬間明白了“軟重生”的真正操作方式——不是強行修複宇宙,而是引導所有文明成為宇宙的免疫係統。就像麥田裡不同作物相互提供養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師父!你的意識會消散的!”林星試圖抓住那些光點。
陳默的幻影已經淡得像晨霧中的剪影:“種子落地才算開始生長。現在……該你當那個播種的人了。”
當林星重返指揮室時,所有文明代表都震驚地發現他變了。軍裝肩頭彆著一枚真實的麥穗,眼神恢複了黑鐵城農夫觀察天氣時的沉穩。
“撤銷滅絕協議。”林星的第一句話就讓北辰的投影劇烈閃爍。他打開經過陳默強化的宇宙星圖,展示出所有文明之間無形的共生網絡。
“我們不需要逃,”林星的手指劃過那些發光網絡,“也不需要犧牲任何同胞。我們需要……學會種地。”在眾人困惑的目光中,他公布了真正的“軟重生”方案:
每個文明負責修複自己最擅長的宇宙模塊。機械族穩定物理常數,植物文明修複生態循環,連最弱的泡沫族都負責校準聲波頻率。就像麥田裡高稈作物為矮稈作物擋風,豆科植物為鄰居固氮。
北辰發出刺耳的警告:“這是烏托邦式的幻想!”
但這一次,鐵砧率先站出來支持林星:“我的邏輯核心計算顯示,共生方案成功率提升至78.3。”森語者的葉片發出讚同的熒光:“我們感知到宇宙意識正在回應這種和諧頻率。”
聯盟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新方案。當各文明代表返回艦隊準備執行任務時,林星獨自留在指揮室,從懷中取出陳默消失前凝結的最後一粒麥種。
他將麥種嵌入控製台核心。瞬間,曙光號的外殼長出麥苗紋理,引擎轟鳴變成風吹麥浪的沙沙聲。這艘戰艦變成了會生長的活體方舟,用最樸素的方式踐行著平衡之道。
北辰的投影在徹底消失前發出最後質問:“你以為自己能當救世主?”
林星擦拭著控製台上萌發的麥苗,頭也不抬地回答:“不,我隻是個比較幸運的農夫。剛好有一塊好田,有些好種子,還有……”他望向星空深處,“一個教會我何時該播種、何時該等待的老師。”
麥種在控製台深處生根發芽,根須悄然連接上所有文明的生態係統。這場宇宙重生,從一開始就是共同生長的旅程。
喜歡黑曜紀請大家收藏:()黑曜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