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神話時代_黑曜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黑曜紀 > 第157章 神話時代

第157章 神話時代(1 / 1)

當林星第一次聽到新宇宙的孩童用稚嫩的聲音唱誦關於“星辰播種者”的古老歌謠時,他發現自己已從曆史的親曆者變成了神話的符號。最真實的犧牲被賦予了最浪漫的詮釋,而這一切,正是文明自我療愈的必然過程。

在新宇宙穩定運行的第周期,林星在旅途中首次遭遇了神話的萌芽。那是在一個剛剛步入星際時代的文明的邊遠星球上,他聽到一群孩童在遊戲中唱誦:

“星辰播種者手持光之麥穗,每一步都留下會發光的腳印,這些腳印變成了我們的星星。”

林星怔住了。他低頭看著自己手中那束早已枯萎但被能量保存的真實麥穗——那是陳默留給他的最後信物。在孩子們的歌謠裡,艱苦的播種之旅被美化成詩意的創世行為,而當年那些慘烈的犧牲,則被簡化為“光明與黑暗的偉大和解”。

更令他震撼的是在星球的神殿中看到的壁畫:上麵描繪的“大守護者林星”形象被神聖的光環籠罩,而實際經曆過那段曆史的他,清楚地記得自己當時滿身傷痕、疲憊不堪的模樣。壁畫旁還有一組浮雕,展示著“暗麵升華”的場景——原本殘酷的融合過程,被藝術化為光與暗的優雅共舞。

“他們需要神話,”體內的暗麵意識傳來平靜的波動,“就像幼苗需要溫暖的土壤,真相需要時間的包裹。”

隨著林星繼續遊曆,他發現了不同文明對同一曆史的不同詮釋:

在機械族主導的星域,曆史被編碼成精確的史詩算法。曙光艦隊的征程被簡化為一係列完美的邏輯決策,情感因素被最小化處理。這裡的教科書寫道:“在宇宙平衡方程中,必要的犧牲是達到最優解的合理代價。”

而在植物文明繁衍的生態星係,曆史則被融入生命循環的隱喻。陳默的犧牲被比作“落葉化作春泥”,青黛的心火被形容為“永不熄滅的光合作用”。孩子們學習的是“生命輪回的偉大故事”,而非殘酷的戰爭細節。

最富有創意的是水歌者後裔的版本。他們將整個宇宙重生過程譜寫成多聲部宇宙交響曲,每個文明都是一個聲部,暗麵升華成了和弦的解決,而林星的角色則是指揮家。曆史在這裡不是被記錄,而是被演奏。

林星發現,每個文明都不約而同地美化了痛苦的記憶,將複雜的曆史簡化為易於理解的象征。這並非刻意篡改,而是文明心理的自我保護機製

當林星抵達新宇宙的文化中心——一個由多個文明共同建立的曆史紀念館時,他麵對的是自己被神化的全過程。

紀念館入口處矗立著三十米高的“林星聖像”,這尊雕像展現的是他“手持曙光之劍劈開黑暗”的姿態。而真實的曆史是,林星當時耗儘最後一絲能量,勉強打開了僅容單人通過的維度裂縫。

館內的全息劇場正在上演名為《曙光預言》的史詩劇。劇中,林星被賦予預知能力,早已“看到”了所有犧牲的必然性。而實際上,當年的每一個抉擇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痛苦的掙紮。

最讓林星不適的是朝聖者的目光。那些來自不同星係的訪客,看著他偽裝後)的眼神充滿敬畏,仿佛在注視超然的存在。沒有人知道,這個“神話人物”此刻正在為是否該糾正曆史而內心掙紮。

“他們需要的不是我,”林星對隨行的記錄儀低語,“而是一個能夠承載集體希望的形象。”

暗麵意識傳來罕見的溫和波動:“這就是文明成熟的標誌——將創傷轉化為成長的養分。”

林星開始係統研究神話形成的社會功能。他在多個文明中發現了驚人的相似模式:

創傷的象征性修複:在真實曆史中,藥長老為保護文明火種孤獨地死於維度裂縫。而在神話版本中,他被描繪成“自願化作萬千藥草,永遠滋養所有生命”。這種改寫治愈了文明失去守護者的心理創傷。

恐懼的審美轉化:北辰的暗麵原本是恐怖的毀滅力量,但在神話中,它被重新解釋為“必要的陰影”,沒有它,“光明就失去了意義”。這樣,新宇宙的生靈不再對“黑暗”懷有先天恐懼。

複雜性的簡化處理:原本需要數千年才能理解的宇宙平衡原理,被簡化為“光明與黑暗的永恒之舞”這樣的意象。兒童可以通過童話理解,學者可以通過寓言深入研究。

林星逐漸意識到,這種曆史的神話化不是失真,而是文明在消化巨大創傷後形成的心理疤痕——它可能不如原始皮膚完美,但保護著下麵的脆弱組織。

麵對普遍的神話化現象,林星麵臨重大抉擇:是糾正這些“錯誤”的曆史敘述,還是尊重文明的自我療愈過程?

他首先嘗試在某個文明進行真相還原。利用記憶結晶塔的技術,他向該文明的長老會展示了未經修飾的曆史記錄。結果出人意料:長老們在震撼之餘,請求林星不要公開這些資料。

“真相會撕裂我們剛剛愈合的心靈,”最年長的長老解釋,“我們的文明需要神話作為成長的搖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次經曆讓林星深思。他回憶起陳默生前的話:“最好的教育不是告訴孩子所有真相,而是給他們能夠理解的版本。”

最終,林星做出了決定:尊重每個文明的理解階段。他在宇宙曆史檔案的密級係統中設置了時間鎖——當文明發展到足夠成熟的程度,這些鎖將自動解開,讓他們逐步接觸更複雜的曆史真相。

林星觀察到一個更驚人的現象:神話化過程正在加速。一些近期發生的事件,已經開始被即時轉化為神話敘事。

三年前,一支探險隊在宇宙邊緣發現稀有能量源的普通科學事件,已經被傳頌為“神賜之光降臨”的神跡。探險隊員的謹慎決策被描述為“神啟的智慧”。

更微妙的是對林星當下行為的神話化。他昨天在一個星球上短暫的休息,被當地文明解讀為“守護者的冥想維持著星球的平衡”。他無奈的微笑被理解為“神對眾生的慈悲”。

這種即時神話化反映了新宇宙文明強烈的意義建構需求。他們似乎無法忍受事件的隨機性,迫切需要為一切賦予象征意義。

然而,林星也觀察到了積極的進化趨勢。在最先進的幾個文明中,神話正在從字麵理解向象征理解過渡。

在機械族進化而來的邏輯文明中,“星辰播種者”不再被理解為超自然存在,而是被詮釋為“理性與慈悲的象征性人格化”。他們保留神話形式,但更新了其內涵。

在植物文明達到智慧頂端的星係,神話被明確標注為“集體心理的隱喻表達”。孩子們既學習神話故事,也學習背後的心理學和社會學原理。

最令林星欣慰的是,一些文明開始自發地質疑神話。年輕一代的學者提出“神話去魅化”研究,試圖還原曆史真相——不是為否定神話,而是為更深刻地理解其意義。

這表明,神話並非文明的終點,而是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

麵對自己在神話中的角色,林星最終找到了平衡點:他既不完全否定神話中的“林星”,也不認同這個被神化的形象。

他開始以“曆史見證者”的身份,有限度地參與文明的神話體係。在某個文明的成年禮上,他作為“特邀嘉賓”出現,但講述的是經過簡化的真實故事——保留核心精神,淡化創傷細節。

他建立了“神話與現實對話”的機製,允許文明在保持神話框架的同時,逐步接觸更複雜的曆史真相。

最重要的是,林星開始記錄神話形成過程本身,將其作為研究文明心理的重要資料。他意識到,神話如何演變比神話本身更能揭示文明的成長軌跡。

林星站在宇宙曆史檔案館的頂端,俯瞰著無數文明的神話版本。他看到了一個深刻的悖論:最“不真實”的神話,往往承載著最“真實”的文明需求。

神話是文明的搖籃曲——它讓脆弱的新生文明能夠在簡化的曆史敘事中平穩起步。

神話是集體創傷的繃帶——它保護著文明的心理傷口,直到其強大到能夠直麵真相。

神話是意義探索的起點——它提出的問題,將引導文明走向更深刻的哲學思考。

林星最終明白,自己從曆史親曆者到神話符號的轉變,正是新宇宙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真正的希望不在於堅守每一個曆史細節,而在於理解文明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吸收曆史、麵向未來。

當他又一次聽到孩童唱誦關於他的神話歌謠時,他已不再糾結於“真實性”,而是從中聽出了更珍貴的東西——生命延續的韌性,和麵向未來的希望。

喜歡黑曜紀請大家收藏:()黑曜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怪談降臨:炮灰她靠狂燒冥幣殺瘋了 軍閥:開局給袁大帥獻玉璽 穿成受欺自閉症後,我靠才藝炸了選秀 奇奇怪怪夢境日記 重生之去湯姆長兄如父 無墟之巔 都市重生逆襲記 星腦 喰夢之王 錦書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