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焰在三大文明聯席會議的數學建模競賽中放下觸摸筆時,整個會場的計算設備突然同時熄滅了——不是故障,而是她剛剛寫下的元公式讓所有現有計算邏輯都完成了自我進化。這個在實驗文明長大的孤兒望著自動重組的宇宙模型輕聲說:“不是我在創造公式,而是宇宙通過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新宇宙標準時間上午8:47,三元學術聖殿的環形會場籠罩在七重思維增強力場的柔和光暈中。來自三個宇宙的頂尖數學天才端坐在由星塵樹脂鑄造的競賽席位上,每人麵前的量子演算板正發出不同頻率的預計算嗡鳴。
星焰——實驗文明培育的十六歲孤兒——身著的簡單亞麻競賽服上沒有任何文明徽章,隻有衣角繡著她自己設計的無限螺旋紋樣。她纖細的手指輕撫演算板邊緣,眼神空洞地望向穹頂不斷流動的三大宇宙法則圖示,仿佛在與看不見的存在對話。
“最後檢查。”機械族主裁判螺栓的金屬音在會場回蕩。他的傳感器掃過參賽者,在星焰身上停留了額外的三微秒——這個沒有接受任何傳統教育的女孩,預賽中竟用前所未見的算法解開了千年數學難題。
水歌者副裁判漣漪的液態身體泛起好奇的波紋:“她甚至不需要演算板,昨天我看見她在空中劃出的公式自動凝結成了水晶結構。”
當時鐘指向九點整,穹頂突然投射出本屆終極考題:
“請建立統一模型,描述存在與虛無、秩序與混沌、光明與黑暗六大基礎力的動態平衡關係,並演示其在宇宙演化中的應用。”
會場一片死寂。這個命題超越了以往所有數學競賽的範疇,直指三個宇宙最核心的哲學與科學難題。
機械族選手立即開始瘋狂運算,他們的計算設備因過載而冒出細微的青煙;
秩序之民團隊試圖用絕對幾何構建完美的平衡框架,但模型不斷因過於僵化而崩塌;
混沌學派的學者釋放出隨機算法,卻陷入無限的可能性漩渦。
隻有星焰靜靜閉上眼睛,她的手指在空中輕輕劃動,仿佛在撫摸看不見的琴弦。她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公式,而是童年在實驗文明邊界放牧光鹿時觀察到的自然韻律。
當比賽進行到第三小時,星焰終於睜開眼睛。她沒有觸碰演算板,而是直接走向會場中央的公共展示區。
她的手指輕觸空氣,開始繪製一係列前所未見的數學符號:
第一筆畫出的不是數字,而是一個同時包含粒子性與波動性的基本單元;
第二筆添加了描述虛無如何孕育存在的生成函數;
最奇妙的是第三筆——一個動態的平衡算子,它不是追求絕對平衡,而是描述係統如何在適度失衡中獲得前進動力。
“這不是現有的數學語言!”觀眾席上一位老教授震驚地站起。但更令人驚訝的是,儘管符號全新,每個觀看者都本能地理解了其含義。
星焰的模型開始自主演化,展示出三大宇宙的曆史軌跡,甚至精準預測了幾個剛剛被發現的深層規律。
當星焰繪製到第七個核心公式時,會場開始發生驚人的變化:
所有計算設備同時熄滅,不是故障,而是像聆聽交響樂的觀眾般安靜下來;
穹頂的星圖開始自動重組,按照她的公式重新排列星座;
甚至裁判們的記錄儀也自動清空,然後開始用新符號記錄。
“看!”年輕的星瞳指向牆壁。石質的牆麵浮現出發光的數學紋路,仿佛整個建築都在學習新知識。
螺栓的邏輯核心因過度震撼而暫時停機。重啟後他發現,自己的計算能力提升了三個數量級,而且自然理解了混沌數學的精髓。
星焰回頭看向目瞪口呆的觀眾,輕聲解釋:“不是我在創造,而是宇宙固有的智慧通過我這個通道顯現。”
當模型完成時,組委會啟動了最高級彆的驗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