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省機械廠坐落在城市邊緣,廠區裡高大的蘇式廠房顯得有些陳舊,空氣中彌漫著金屬和機油的味道。蘇寧幾經周折,才在辦公樓一間堆滿圖紙和零件的辦公室裡,見到了那位傳說中的總工程師——周工。
周工五十多歲年紀,頭發花白而淩亂,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中山裝,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厚的眼鏡。他正伏案畫著什麼,對蘇寧的到來隻是抬了抬眼皮,嗯了一聲,算是打過招呼,態度果然如傳聞般冷淡。
“周工您好,冒昧打擾。”蘇寧放下帶來的禮品,語氣恭敬,“我是北江省槐花村草編合作社的蘇寧,這次來,是想向您請教關於藤條預處理設備的事情。”
聽到“藤條預處理設備”,周工手中的筆頓了頓,但依舊沒抬頭,隻是淡淡地說:“那都是老黃曆了,廠裡早不生產了。圖紙和樣機都在倉庫吃灰,沒什麼好看的。”
碰了個軟釘子。蘇寧並不氣餒,她將帶來的那兩罐包裝精美的武夷岩茶輕輕推到桌角,聲音依舊溫和:“聽說周工您對茶道頗有研究,這是我們合作社一點心意,正宗的武夷山大紅袍,請您品鑒。”
茶葉罐古樸雅致,周工的視線終於從圖紙上移開,落在了那兩罐茶葉上。他扶了扶眼鏡,仔細看了看包裝,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亮。他嗜茶如命,尤其鐘愛岩韻十足的大紅袍,這禮物算是送到了心坎上。
但他並未立刻表態,隻是語氣緩和了些:“蘇同誌,坐吧。你們一個草編合作社,要那預處理設備的圖紙和樣機做什麼?那東西可不便宜,而且,未必好用。”
機會來了!
蘇寧順勢坐下,沒有急於回答設備問題,而是順著周工可能感興趣的方向,開始講述“槐花牌”的故事。她從槐花村的藤園講起,講到手工匠人的傳承與創新,講到在特區開設“竹韻軒”直麵市場的挑戰,再講到那份為了保障品質和供應、必須建立的現代化加工中心藍圖。
她沒有空談理想,而是重點描述了預處理環節如何卡住了產能的脖子,如何影響了最終產品的品質和穩定性。她的敘述條理清晰,數據詳實得益於係統知識庫),將一個鄉村合作社的困境與遠見娓娓道來。
周工起初隻是漫不經心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但聽著聽著,他敲擊桌麵的動作慢了下來,眼神也逐漸變得專注。他搞了一輩子技術,最欣賞的就是這種腳踏實地、又敢於突破的勁頭。尤其是蘇寧提到“標準化”、“效率提升”、“品質穩定”這些關鍵詞時,更是觸動了他作為技術人員的神經。
“……所以,周工,”蘇寧最後懇切地說道,“我們不是盲目追求設備,而是真的需要它來解決實際問題。我們知道那台樣機可能不完美,但我們相信,有您的圖紙和技術指導,我們一定有辦法讓它運轉起來,甚至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進行改進。這不僅僅是為了我們合作社,或許,也能為這類國產設備的改進和推廣,摸索一條路子。”
周工沉默了許久,目光在蘇寧真誠而堅定的臉上停留,又看了看桌角那兩罐茶葉。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略顯寂寥的廠區。
“那台樣機……確實問題不少。”周工終於開口,聲音帶著一絲回憶和感慨,“當時想法是好的,想搞出適合咱們國情的藤編機械,可惜……市場不認,廠裡也沒信心繼續投入。”他轉過身,看向蘇寧,“你們有這個心,倒是難得。”
他走到一個鎖著的文件櫃前,掏出鑰匙打開,從裡麵翻出一疊有些泛黃的圖紙,又寫了一張字條遞給蘇寧:“這是部分核心圖紙的複印件和倉庫的條子。樣機就在三號倉庫最裡麵,落滿了灰,你自己去看吧。能不能用,怎麼用,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
“謝謝您!周工,太感謝您了!”蘇寧接過圖紙和條子,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這不僅僅是圖紙和樣機,更是希望!
“先彆謝太早。”周工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近乎頑皮的笑意,“那玩意兒沉得很,怎麼運走,可是你們自己的事兒。還有,茶……我收下了。”
帶著周工的圖紙和許可,蘇寧幾乎是跑著衝向了三號倉庫。當她費勁地推開沉重的倉庫大門,在堆積如山的廢舊物資深處,看到那台覆蓋著厚厚灰塵、但結構依稀可辨的藤條刮青分篾聯合機時,眼眶瞬間濕潤了。
【叮!成功獲取關鍵技術資料圖紙)及潛在設備樣機)。緊急援助任務【技術破局】完成度50。獎勵預發放:啟動積分500點!請儘快提交完整的解決方案思路以獲取知識庫獎勵。】
來了!積分!係統界麵那久違的數字,終於從0跳到了500!
蘇寧強壓下激動,立刻開始仔細勘察樣機。她一邊對照圖紙,一邊運用【初級機械原理】知識庫,快速分析著機器的結構、傳動方式和可能存在的設計缺陷。灰塵嗆得她直咳嗽,但她毫不在意,心中充滿了久違的力量。
然而,就在她初步判斷這台國產樣機雖然粗糙,但核心原理可行,有很大改造潛力時,一封加急電報被送到了機械廠招待所她的手中。
電報是陸信從華僑農場發來的,字跡潦草,透著絕望:
“寧,農場設備徹底確認無法修複。核心部件碎裂,無替代件。負責人下最後通牒,三天內無解決方案,將作廢鐵處理。鄰省情況如何?速回電!”
仿佛一盆冰水,從頭頂澆下。華僑農場那條路,徹底斷了!
剛剛燃起的希望,瞬間被巨大的壓力籠罩。所有的賭注,現在都壓在了眼前這台落滿灰塵的國產樣機之上。她必須在三天內,拿出一個能讓陸信說服農場負責人、至少是爭取到更多時間的、基於這台國產樣機的可行性方案!
蘇寧深吸一口氣,抹去臉上的灰塵和一絲慌亂,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堅定。她握緊了手中的圖紙,目光落在剛剛到賬的500積分上。
“信哥,彆慌。我們還有希望。”她在心中默念,隨即轉身,再次紮進了那布滿灰塵的倉庫。這一次,她不僅要看懂這台機器,還要為它,找到一條“起死回生”的路。而手中的積分,將是她最強的工具。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