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筋骨(終)_我在八零搞事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在八零搞事業 > 第161章 筋骨(終)

第161章 筋骨(終)(1 / 1)

便攜式文字處理機的五十台工程樣機下了小批量試產線的第二天,蘇寧就讓春苗去張羅找試用用戶的事兒。名單擬得雜:省報兩個常年跑基層的記者,利通公司三個需要到處簽合同的業務員,工業大學五個不同專業的碩士生,還有兩個市文聯搞創作的作家,甚至還有一個被張師傅硬塞進來的、在農貿市場寫代筆書信的老先生。

機器發下去的時候,附了張簡單的表格,讓記錄使用情況,好壞都行。沒給任何指導,也沒說這機器多金貴。

陸信看著名單直皺眉:“這能行嗎?那市場裡寫信的爺叔,字都認不全吧?”

蘇寧把最後一台樣機的包裝盒封好:“就是要這樣。咱們覺得理所當然的,用戶未必覺得。咱們沒想到的,他們能碰到。”

頭一個星期,反饋零零星星回來。有說電池不經用的,有抱怨鍵盤太小容易按錯的,有個記者在火車上用了,說旁邊人老看,晃眼。都是小毛病。

直到第十天,工業大學一個學機械的碩士生,把機器給退回來了,附帶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機器外殼有處不明顯的裂痕。

“蘇工,這學生說,他帶著去圖書館,從宿舍上鋪下來時,挎包帶子斷了,機器摔了一下。”春苗把情況和那張紙一起報過來,有點緊張,“他寫了好多意見。”

蘇寧先拿起機器看了看,裂痕在靠近提手的根部,不算嚴重,但確實是結構薄弱點。她再展開那幾張信紙。

字跡工整,帶著工科生的條理。前麵列了幾條使用感受:重量控製得不錯,長時間打字手腕不酸;保護套設計合理,內襯緩衝有效這次摔落就是證明);開機速度和響應比預想快。

後麵就是問題和建議,一、二、三、四……寫了七八條。

“保護套肩帶連接處強度不足,建議加固或更換材質。”

“在光線較強的窗邊使用,屏幕反光嚴重,建議考慮防眩光塗層或隨機附送一個遮光罩。”

“電池指示燈太隱蔽,每次都要翻過來找,不方便。”

“係統內置的生僻字庫不全,寫專業論文遇到麻煩。”

最讓蘇寧注意的是最後一條:“建議增加一個簡單的‘計算器’功能,臨時算點數據不用再找草稿紙。”

每條後麵,還附了簡單的原理分析或改進思路。

蘇寧反複看了兩遍,抬頭問春苗:“這個學生,叫什麼?學什麼的?”

“叫周明,機械工程專業的,好像快畢業了。”

“把他聯係方式給我。”蘇寧把那張紙小心折好,“另外,通知設計、結構、軟件小組,下午開會。”

下午的會,氣氛有點悶。外殼開裂,這是硬傷。負責結構的工程師臉上掛不住,爭辯說測試時做過跌落,沒問題。

蘇寧沒急著批評,先把周明那幾條建議念了一遍。念到“計算器功能”時,下麵有人小聲嘀咕:“咱這是文字處理機,要計算器乾嘛……”

“用戶需要。”蘇寧打斷他,聲音不高,卻讓會議室靜了下來,“咱們覺得沒必要,是因為咱們屁股坐在實驗室裡。用戶帶著它出去,就是希望它儘可能多地解決問題。加個計算器功能,占用多少資源?對用戶體驗提升多大?”

她目光掃過眾人:“便攜機,不是把台式機縮小就完事了。它得適應各種咱們想不到的環境,滿足各種臨時起意的需求。這根筋骨,光靠咱們自己想,是捏不全的。”

她拿起那台有裂痕的樣機,指著傷口:“這裡,加強。不是簡單加厚,看看能不能在內部結構上做文章,既保證強度,又不增加太多重量。屏幕反光、電池指示燈、生僻字庫、計算器……這些需求,都列入修改清單,評估優先級,儘快出方案。”

她看向李明啟和陳越:“硬件和軟件,都得為‘便攜’這兩個字重新思考。功耗、穩定性、易用性,標準要再提一格。”

會議結束,蘇寧按照周明留的電話打了過去。接電話的是個宿管,喊了好幾聲,才傳來一個略帶喘息年輕男聲。

“喂?哪位?”

“周明同學嗎?我是槐花集團的蘇寧。”

電話那頭頓了一下,聲音明顯拘謹起來:“啊……蘇,蘇工?您好!機器,機器那個裂了,我不是故意的,我……”

“裂痕我們看到了,問題在我們,結構需要加強。”蘇寧語氣平和,“你提的那些意見和建議,非常寶貴,對我們幫助很大。謝謝你。”

“啊……不用謝,我就隨便寫寫……”周明似乎鬆了口氣,又帶著點不好意思。

“不是隨便寫寫,”蘇寧肯定道,“很有見地。尤其是對結構和人機交互的思考,很專業。有沒有興趣來我們研發中心看看?暑假如果有空,可以過來實習,參與便攜機的後續改進。”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是壓抑著興奮的聲音:“真的嗎?我有空!我一定去!”

掛了電話,蘇寧走到窗邊。樓下,張師傅正帶著兩個徒弟,把幾箱維修配件搬上一輛貼了“槐花售後”標誌的皮卡車。老頭兒指揮著,聲音洪亮,動作利索。售後服務網絡這根筋骨,也在一點點變得粗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想起係統升級後那幾次不經意的“提點”,看似偶然,卻都切中了要害。這東西,像個沉默的導師,在她需要的時候,遞過來最合適的工具。而真正揮舞工具、鍛造筋骨的,還是他們自己,是車間裡流汗的工人,是實驗室裡熬夜的工程師,是市場上奔波的銷售,甚至是那個素未謀麵、卻認真寫下使用感受的學生。

便攜機的第三版設計很快啟動。結構團隊重新設計了提手附近的內部骨架,用了更合理的受力結構。工業設計團隊找來了防眩光材料sape,還在研究可拆卸遮光罩的方案。軟件團隊則在爭論,計算器功能是做簡單點,還是帶點科學計算的功能。

周明在期末考試結束後,如約來了研發中心實習。小夥子有點靦腆,但一聊到技術,眼睛就發光。他被分到結構組,跟著工程師一起跑應力分析,做改進方案,勁頭十足。

另一邊,與長城電腦預裝合作的第一批機器,終於鋪向了市場。包裝箱上印著“預裝槐花星火中文係統”的字樣。市場反饋需要時間,但陸信明顯鬆了口氣,這意味著“星火”這條腿,踏上了更寬的路。

一天下班後,蘇寧路過一樓的維修配件倉庫。張師傅還沒走,正就著燈光,清點剛到的一批鍵盤和屏幕。他戴著一副老花鏡,手裡拿著清單,嘴裡念念有詞,核對得極其認真。

“張師傅,還沒回?”蘇寧走進去。

“蘇工啊,”張師傅抬起頭,笑了笑,“這批貨要緊,俺得親自過過數,不能出差錯。”他放下清單,揉了揉腰,“這幫小子,現在算是有點模樣了。上周華南那邊有個客戶機器進水,咱們的師傅過去,當天就給修好了,客戶還寫了表揚信。”

昏黃的燈光下,張師傅臉上的皺紋顯得更深,但眼神裡有種踏實的光。蘇寧看著貨架上碼放整齊的配件,看著張師傅認真的樣子,心裡那點因為積分驟減、競爭壓力的飄忽感,慢慢落了下來。

筋骨不是一天長成的。它需要一次次設計的修改,一次次耐心的調試,一次次認真的維修,甚至是一次次不經意的摔打。它藏在改進後的提手結構裡,藏在防眩光的屏幕塗層上,藏在售後師傅工具箱裡每一件擦得鋥亮的工具中,也藏在每一個像周明那樣願意較真、願意反饋的用戶心裡。

係統給了她方向和工具,但真正賦予企業生命力和韌性的,是這些具體的人,和這些瑣碎卻紮實的事。

她走出倉庫,夏夜的風帶著點涼意。研發中心還有幾個窗戶亮著燈,大概是李明啟或陳越的團隊還在攻關。遠處,集團總部大樓在夜色中輪廓分明。

路還長,挑戰也不會少。但這筋骨的底子,正在一錘一錘地,被敲打得更結實。她深吸一口氣,腳步沉穩地走向那片燈火。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三國之扶持漢獻帝一統天下 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長安! 吾為昊天帝 兵者,俠也 高冷校花帶兩個蘿莉女兒喊爸爸 殺戮都市! 四合院:從火車列車員開始 時間囚籠千年回響 穿書後,我和霸總契約結婚了 都重生了,必須打網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