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星辰的到來,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在蘇寧和陸信原本被報表、會議、技術難題填滿的生活裡,漾開了一圈圈柔軟而忙碌的漣漪。夜裡此起彼伏的啼哭,空氣中彌漫的奶粉香,沙發上隨手搭著的小小衣物,都成了生活中嶄新而甜蜜的“乾擾項”。
陸信這個新手爸爸,從一開始抱孩子像捧炸彈的僵硬,迅速進化到能單手衝奶、利落換尿布的“熟練工”。他甚至在辦公室裡藏了一本被翻得卷邊的育兒百科,趁開會間隙偷偷瞄上兩眼。張師傅每次來彙報工作,總要先去嬰兒房門口張望一下,看著小星辰揮舞著小拳頭,就樂得合不攏嘴,回頭跟陸信說:“信子,你這閨女,眼神亮堂,隨她媽,將來是個搞技術的料!”
蘇寧產假期間,並未完全脫離集團事務。重要的文件會送到家裡批閱,視頻會議也照常參加,隻是背景音裡偶爾會夾雜幾聲嬰兒的哼唧。她發現,成為母親後,看問題的視角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以前思考產品,更多是從技術參數、市場競爭力、成本控製出發;現在,她會不自覺地多想一層:這個東西,安全嗎?對孩子的成長環境友好嗎?操作起來夠不夠簡便,能讓疲憊的家長省點心嗎?
這種變化悄然體現在她的一些批示上。比如,在看到電吹風新一輪外觀設計圖時,她特意備注:“邊角弧度能否再圓潤些?避免幼兒磕碰。”審閱新材料檢測報告時,會格外關注環保和無毒害指標。
這天下午,陸星辰莫名有些哭鬨,小臉憋得通紅,額頭發燙。家庭醫生來看過,說是普通的幼兒急疹,但初為父母的蘇寧和陸信還是慌了神,輪流抱著孩子在房間裡踱步,用溫水擦拭物理降溫,一夜未眠。直到天蒙蒙亮,孩子的體溫終於降下去,沉沉睡去,兩人才精疲力儘地癱坐在沙發上,看著對方眼下的烏青,相視苦笑。
“養大一個孩子,真不容易。”陸信抹了把臉,聲音沙啞,“以前覺得搞研發、跑市場夠難了,現在才知道,這才是最考驗耐心和細心的‘項目’。”
蘇寧靠在他肩上,望著嬰兒房裡安睡的女兒,輕聲說:“是啊。所以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多一點這種‘為人父母’的心?想著怎麼讓用戶更安心,更省力。”
這次小小的家庭危機,像一次淬煉,讓“用戶體驗”這個詞在他們心中變得更加具體和厚重。
孩子百天的時候,趙小滿從槐花村趕來,除了又帶來一批精巧的藤編小玩意兒,還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用柔軟藤條和棉布精心編織的、類似古代“醫藥包”的小袋子。
“蘇工,陸總,”趙小滿有些不好意思地打開袋子,裡麵分了好幾個小格層,放著幾樣東西:一支小巧的、藤條包裹外殼的電子體溫計,一個用極細藤條編出刻度、內嵌無毒矽膠的安撫牙膠,還有一個可以固定在嬰兒床欄上的、藤編的小夜燈罩,光線透過藤條的縫隙,變得異常柔和。“我尋思著,孩子小,容易有些小病小痛,市麵上那些塑料的體溫計、牙膠,看著冷冰冰的。我就試著做了這幾個小東西,藤條都是處理過的,絕對安全,握著也暖和。”
蘇寧拿起那隻藤編外殼的體溫計,手感溫潤,完全不同於普通塑料的冰冷生硬。她心中一動,這不正是她之前思考的,科技與溫度的結合嗎?不僅是在大家電上,更應該滲透到這些關乎孩子健康、關乎家庭情感的細微之處。
“小滿,你這個想法太好了!”蘇寧由衷地讚賞,“這些東西,看著小,卻真正做到了想用戶之所想。咱們的‘槐花生活’,或許可以開辟一個更細分的‘守護係列’,專門針對母嬰和兒童需求,把這種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融入進去。”
陸信也拿起那個藤編小夜燈罩,對著光看了看,點頭道:“確實,這種柔和的光線,對孩子眼睛好。小滿,你這手藝和心思,真是越來越巧了。”
趙小滿得到肯定,臉上泛起了紅暈,眼神更加明亮。
這次交流,促成了“槐花生活”旗下“守護係列”的初步構想。研發團隊開始有針對性地研究嬰幼兒產品的安全標準、材料選擇和人性化設計。周明甚至提議,可以利用自研的傳感器技術,開發能夠更精準、更快速測量體溫、甚至監測環境濕溫度的智能育兒配件。
而那塊靜靜躺在陸星辰枕邊的“星火一號”銘牌,仿佛一個無聲的見證者。它見證著父輩們從零到一的艱難創業,也見證著新一代管理者在角色轉換中的思考與成長。科技的理性之光,需要人文的溫情來調和,才能照進更廣闊的生活場景,真正服務於人。
陸信看著在搖籃裡咿呀學語的女兒,又看了看手中關於“守護係列”的產品規劃草案,對蘇寧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把企業做大,技術做強,就是成功。現在看著星辰,才更真切地體會到,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最終都是為了讓人——無論是我們的員工,還是千千萬萬的用戶——能生活得更好,更安心。這份重量,比任何kpi都來得實在。”
蘇寧點點頭,目光柔和而堅定:“所以,我們得更努力才行。為了星辰,也為了所有像她一樣,應該被溫柔守護著長大的孩子。”
成長的重量,不僅體現在小星辰日漸沉甸甸的體重上,更沉澱在蘇寧和陸信對企業使命更深層次的理解中。企業的邊界在拓展,從商業競爭的戰場,延伸到關乎家庭幸福、關乎下一代成長的更溫暖的疆域。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