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村藤編專利的風波平息後,帶來的不僅是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更在星火科技內部催生了一種更深沉的反思。陸信和蘇寧都意識到,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僅在於保護已有的文化瑰寶,更在於為未來播種,讓科技的種子在更廣闊的土壤裡生根發芽,惠及更多元的人群。
這個理念的一個重要落腳點,便是由星火科技聯合本地教育局、殘聯共同資助成立的“星火職業技術學校”。學校麵向社會招生,特彆為殘障青年提供免學費和專項助學金,開設了包括電子技術、智能家居維護、軟件開發輔以無障礙工具)等實用課程,旨在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更好地融入社會。
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蘇寧受邀參加技術學校首屆學生的“創新項目中期展示會”。同行的還有趙小滿,她被聘為學校的特聘手工藝術顧問,定期來教授傳統藤編技藝,希望能啟發學生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
校園不大,但整潔有序,無障礙設施完善。展示會場設在寬敞的實訓車間裡,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灑進來,照在那些略顯稚嫩卻充滿熱情的臉龐上。學生們分組展示著自己的項目雛形:有改良的智能輪椅障礙物感知係統,有方便聽障人士的視覺化門鈴提示器,還有試圖用3d打印技術製作更廉價、更個性化的義肢部件……
蘇寧和趙小滿在一個個展位前駐足,認真聽著學生們略帶緊張卻條理清晰的講解,不時提出問題,給予鼓勵。走到車間角落的一個展位時,她們被一個看起來有些特彆的項目吸引住了。
展台上放著一個普通的電飯煲內膽,但外殼卻被拆開了,露出了裡麵密密麻麻的線路和加裝的微型控製板。電飯煲原本的塑料控製麵板被卸了下來,旁邊放著一塊正在手工打磨的、帶著獨特紋理的木板。負責這個項目的是三個學生:為首的叫林濤,一個戴著厚厚眼鏡、行動有些不便的男生,負責電路和編程;旁邊是安靜的李靜,有聽力障礙,但視覺表達能力極強,負責設計和繪圖;還有一個名叫阿傑的視障男生,他正用敏感的手指仔細觸摸著那塊木板上的凹凸,似乎在檢驗著什麼。
“蘇總,趙老師,”林濤看到她們,有些緊張地推了推眼鏡,操控電動輪椅向前了一些,“我們……我們組的項目是‘觸感生活係列’之一,盲文智能電飯煲。”
李靜立刻配合地舉起一塊畫板,上麵用清晰的圖示展示了設計理念:一個擁有盲文標識和物理按鍵的操控麵板,結合語音提示功能,讓視障人士可以獨立、安全地使用電飯煲。
“這是我們做的初步模型,”林濤指著那個被“開膛破肚”的電飯煲,“我們保留了核心的加熱和控製模塊,重新編寫了控製程序,增加了語音播報模塊。現在最大的難點在……操控麵板。”他拿起旁邊那塊打磨了一半的木板,“我們嘗試過3d打印盲文按鍵,但質感太生硬,而且容易磨損。也試過直接雕刻,但精度和耐久度都不夠理想。阿傑說……感覺不對,不夠‘友好’。”
阿傑抬起頭,他雖然看不見,卻準確地“麵向”蘇寧和趙小滿的方向,露出一絲靦腆的笑容:“是的,蘇總,趙老師。那些塑料的、硬邦邦的凸點,按下去冷冰冰的,像是在操作機器。我們……我們希望能有一種更溫潤的、更像是在‘觸摸’和‘溝通’的感覺。”
蘇寧俯下身,仔細看著那塊木板,又看了看李靜畫板上設計的盲文按鍵布局——煮飯、保溫、預約、取消,幾個核心功能鍵。她理解阿傑的意思,科技解決了功能問題,但距離解決“體驗”問題,還差一層溫暖的包裹。
趙小滿一直安靜地看著,聽著。這時,她伸出手,輕輕從自己隨身帶的工具包裡,拿出一根已經處理好的、色澤溫潤的細藤條,又拿起展台上那個光禿禿的、帶著打印盲點的小塑料片,放在一起,遞給阿傑。
“阿傑,你摸摸看,這兩個感覺有什麼不一樣?”趙小滿的聲音很柔和。
阿傑小心翼翼地接過,先用手指仔細地觸摸那個塑料盲點,眉頭微蹙:“嗯……很硬,邊緣有點利,涼。”然後,他的手指移到那根柔韌的藤條上,沿著天然的纖維紋理輕輕撫摸,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甚至嘴角微微上揚:“這個……很軟,有彈性,摸著是暖的,很舒服。”
趙小滿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她轉向林濤和李靜,又看看蘇寧:“蘇總,林濤,我有個想法。你們看,能不能用處理過的細藤條,來編織包裹這些盲文按鍵?藤條柔韌,可以按照盲文的點字規格進行精準的盤繞和固定,形成凸起。藤條本身的天然紋理和溫潤觸感,是任何人工材料都難以比擬的。而且,”她拿起那根藤條輕輕彎折,“它有一定的回彈性,按下去手感會很好,也不容易像硬塑料那樣因為頻繁使用而斷裂。”
這個提議讓項目組的三個學生都愣住了,隨即臉上湧現出興奮的神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藤編按鍵?”林濤飛快地在腦子裡構思著技術實現的可能性,“藤條的絕緣性沒問題,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底座,將藤編按鍵模塊化,下麵連接微動開關……這……這也許真的可行!而且藤條的天然質感,正好契合我們想表達的‘溫暖’理念!”
李靜也激動地用手語比劃著,林濤在一旁翻譯:“她說,藤編的天然紋理和色澤,本身就很美,可以讓產品擺脫冰冷的科技感!”
阿傑更是用力地點頭,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藤條……是的,如果是藤條,那感覺一定很好!就像……就像摸著有生命的東西一樣。”
蘇寧看著眼前這三位雖然麵臨不同障礙,卻同樣閃爍著智慧與熱情光芒的年輕人,又看看趙小滿那充滿匠心和同理心的提議,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正是她希望看到的——科技的理性與人文的溫情,在年輕一代手中,以解決真實問題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這個想法非常棒!”蘇寧肯定道,“小滿,技術上就麻煩你指導他們,選擇合適的藤條和處理工藝,確保耐用、安全和觸感最佳。林濤,你們組負責結構設計和電路適配。需要什麼材料、設備支持,直接跟學校項目部申請,我會特批。”
她頓了頓,看著那個尚顯粗糙的模型,語氣充滿期許:“這不僅僅是一個畢業設計項目。如果成功,它證明了科技可以,也應該以更包容、更溫暖的方式服務於每一個人。這,就是你們創造的價值。”
接下來的幾周,這個小小的項目組成為了實訓車間裡最忙碌的角落。趙小滿抽空就來,手把手地教李靜和林濤如何將細藤條按照標準的盲文點字進行盤繞、固定,如何用天然植物染料進行安全的染色,如何將編織好的藤編按鍵與3d打印的底座完美結合。林濤和李靜則埋頭於電路優化和結構設計,確保每一個藤編按鍵都能精準地觸發下方的微動開關,並且模塊可以方便地安裝和更換。阿傑則成為了最重要的“體驗官”和“質檢員”,每一次按鍵樣品的觸感、回彈力度、凸起的高度和間距,都需要經過他手指的嚴格檢驗。
“這裡,這個點的邊緣,再圓潤一點點……”阿傑摸著初版的藤編按鍵模塊,精準地指出細微的不足。
“力度有點大,回彈不夠輕柔,像在按開關,不像在觸摸……”
“這個溫度……嗯,這次的感覺對了!”
在他的反饋下,藤編按鍵一遍遍修改,日益完美。那溫潤的質感、恰到好處的回彈,以及藤條天然帶來的、仿佛帶著陽光和植物生命力的溫暖觸感,遠遠超出了最初的預期。
終於,在畢業典禮前夕,“觸感生活·盲文智能電飯煲”的最終版完成了。它擁有一個簡潔的白色外殼,核心的控製麵板區域,被一塊深色的、鑲嵌著六個精致藤編按鍵的模塊所取代。那些由細密藤條編織而成的盲文點字,像一顆顆飽滿的種子,均勻地分布在按鍵上,充滿了手作的溫度感。
在項目的最終演示環節,學校特意邀請了幾位本市的視障人士代表前來體驗。其中一位名叫孫阿姨的視障女士,在誌願者的引導下,走到了演示台前。
林濤簡單介紹了功能,然後將電飯煲遞到孫阿姨手中。孫阿姨有些遲疑地伸出手,當她的指尖觸碰到那藤編按鍵時,她明顯地愣了一下。她的手指沒有像接觸普通塑料按鍵那樣一觸即走,而是輕輕地、反複地在那個藤編的“煮飯”按鍵上撫摸。
那藤條溫潤的質感、細膩的紋理,以及按壓下去時那種柔和而清晰的回饋感,通過她的指尖,清晰地傳遞過來。這完全不同於她以往接觸過的任何冰冷的、堅硬的、發出“哢噠”聲的按鈕。
她的手指依次撫過“保溫”、“預約”、“取消”……每一個按鍵都帶著同樣的溫暖觸感。演示車間裡很安靜,所有人都屏息看著孫阿姨。
忽然,孫阿姨抬起頭,雖然她的眼睛沒有焦距,但臉上卻綻放出一個無比明亮、無比溫暖的笑容,她緊緊握著電飯煲的外殼,像是握住了一件失而複得的寶貝,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清晰地說道:
“這個……這個按鍵是暖的!摸著它,我心裡一下子就踏實了。這……這不僅僅是幾個凸點,這像是……像是有溫度的記號,我‘摸’得懂,也‘感覺’得到。這……這是能‘看見’的溫度啊!”
“能看見的溫度”。
這簡單的一句話,像一道暖流,瞬間擊中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李靜用力地用手語比劃著,眼裡閃著淚光;林濤激動地握緊了輪椅的扶手,鏡片後的眼睛亮晶晶的;阿傑站在一旁,臉上洋溢著自豪而幸福的微笑;趙小滿看著自己的藤編技藝以這樣一種方式賦予了產品靈魂,眼圈微微發紅。
蘇寧站在人群後方,看著這一幕,感覺鼻腔有些發酸,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動和成就感。她看到,科技在這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複雜代碼和冰冷硬件,它通過年輕人充滿同理心的創新和傳統匠人的智慧,化作了一種可以被觸摸、被感知的溫暖,真正跨越了障礙,點亮了另一個感知世界的窗口。這,或許就是教育最本質的意義,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最動人的體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演示結束後,孫阿姨和其他幾位視障體驗者都愛不釋手,紛紛詢問哪裡可以買到。一位隨行的殘聯領導更是激動地握住學校校長和蘇寧的手:“這才是真正的無障礙設計!不僅解決了功能問題,更照顧到了心理和情感需求!這個項目,具有非常大的推廣價值!”
畢業典禮上,林濤、李靜和阿傑所在的“觸感生活”項目組,毫無懸念地獲得了最高創新獎。當他們三人一起上台領獎時,台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那掌聲,不僅是送給他們的智慧和努力,更是送給那份跨越障礙、溫暖人心的力量。
晚上,星火科技為畢業生們舉行了慶祝晚宴。陸信也特意從總部趕了過來。他聽蘇寧激動地講述了白天發生的一切,尤其是孫阿姨那句“能看見的溫度”。
陸信端著酒杯,走到三位獲獎學生和趙小滿麵前,鄭重地敬了他們一杯:“孩子們,小滿,你們今天做的,不僅僅是一個發明。你們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科技的初心,什麼是有溫度的教育。這個盲文電飯煲,是星火技術學校最好的畢業答卷,也是給我們所有做企業的人,最深刻的一課。”
他轉向蘇寧,目光深邃而溫暖:“阿寧,我有個想法。將這個‘觸感生活’係列,作為我們‘守護係列’下的一個特彆子品牌來孵化、推廣。不僅僅局限於電飯煲,還可以拓展到熱水壺、微波爐、洗衣機……所有視障人士日常需要的家電。我們要讓這份‘能看見的溫度’,傳遞到更多需要的人手中。”
蘇寧用力點頭,眼中閃爍著與陸信同樣的光芒:“好!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晚宴的喧囂之外,夜空星光點點。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