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元年的四月初一,新帝登基第三年大朝會的金鑾殿上,蕭景宸身著大禮服,端坐在龍椅。
他冕旒下的目光,掃過滿朝文武,最終定格在位列百官之首的劉太師身上,和難得再次從邊疆回來的沈嘯。
“眾卿,”皇帝的聲音清朗而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儀。
“北境奏報,漠北諸部今春草場不豐,屢有寇邊之舉,掠我子民,毀我邊鎮。朕初登大寶,豈容蠻夷如此猖獗?”
他頓了頓,見殿內鴉雀無聲,滿意地繼續道:
“朕意已決,集結精銳,北伐漠北,以彰天威,永絕後患!”
此言一出,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
北伐!這可是關乎國運的大事!武將們摩拳擦掌,文臣們則暗自盤算著糧草軍需的天文數字。
新帝抬手,壓下議論,目光灼灼地看向沈嘯:
“鎮北王!你沈家世代忠烈,鎮守北疆,對漠北情勢了如指掌。此番北伐主帥,非你沈家莫屬!朕要你親自掛帥,攜麾下精銳,為朕,為大雍,犁庭掃穴!”
沈嘯聞言,一向平靜的臉,也忍不住泛起紅光,出列躬身,聲若洪鐘:“老臣遵旨!必不負陛下重托,定將漠北王庭踏為平地!”
“好!”新帝讚許一聲,又轉向劉太師道:
“劉太師,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北伐所需之糧秣、軍械、民夫調度,乃國之命脈。朕思來想去,滿朝文武,唯有你劉家子弟精通錢糧,善於統籌,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負責!”
劉太師心頭狂跳,這是何等巨大的權柄和利益!
他強壓激動,顫巍巍出列:“老臣,萬死不辭!定當竭儘全力,保障大軍供應!”
新帝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既如此,便請鎮北王世子及一應核心將領即刻返京。朕要在宮中設宴,與眾位愛卿細細推演北伐方略,以期萬全!”
“臣等遵旨!”
沈嘯與劉太師齊聲應道,彼此對視一眼,雖仍有戒備,但在這潑天的功勞和利益麵前,暫時的合作勢在必行。
就連對前路不安的沈嘯,都忍不住心懷妄想:萬一沈家借著戰事能更進一步,那沈家的大業或許就成了呢……
待消息傳到邊疆,一片歡騰,沈大爺興奮得滿臉放光,連連催趕北疆的子侄心腹,一起速速返京。
劉夫人更是忙不迭地開始準備接風宴和入宮朝見的禮服,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身著……真正的鳳冠。
唯有雲夫人所在的主院,依舊安靜,她正靜靜地默誦經書,卻看到女兒拎著一隻兔子進了門。
“娘,吃乾鍋兔肉嗎?”
“……你娘我在攢功德呢。”
“我也不想打擾您,可送上門的獵物,不吃白不吃。”
聽著前院傳來的喧囂,明殊笑著對母親道:“秋日尚早,我就隨手布置了一個陷阱,也沒指望會有什麼收獲。”
“誰知道這獵物太蠢了,也太貪了,隨隨便便就入籠了。”
雲夫人輕歎一聲,握緊了女兒的手:“瀾兒,這幾日你便稱病吧,莫要往前頭去,也莫要往外頭去。”
明殊溫柔地回握回去,點頭道:“我曉得。”
……
數日後,沈家核心將領陸續抵京,皇帝果然在宮中設下盛大宴會,名為北伐獻策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