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覺得,你一直活的過於順心了如意。”
李小姑一如既往直言不諱。
“總角之年,懵懂無知,對世間的險一無所知,在父母膝下活的天真爛漫。
“二八年華,了解世情一知半點,卻出生的牛犢不怕虎,心裡隻有對抗困難的萬丈豪情,覺得自己獨一無二。”
“成年立業後,殊知生活間大不易,上到官家娘娘,下到平民百姓,都各自有著苦惱。”
“婷婷,你已經快而立之年了,卻依舊如幼時天真爛漫。”
明殊搖頭,否認道:“我遊曆五湖四海,見識多廣,悲慘之事歡喜之事不計其數,你怎能覺得我的閱曆少?”
李小姑也搖頭反駁:“並非如此,我道你天真爛漫,是看你仍用孩童的思維思考,並非閱曆。”
“心性幼稚和遊曆不是同一件事,你沒有親身經曆卻是不能懂,你從來沒做過自己不喜歡的事,你當然可以保持赤子之心。”
“也記得你嫁給了一個如意郎君,”因為都是打小互毆長大的,明殊說話也能直一點,“一個人人羨豔的如意郎君,不知是否如了你的意?”
“我是挺滿意的,”李小姑點了點頭,一副悠然自在的模樣。
“雖然婚姻美滿並非我最渴望的,但我也十分喜愛這份婚姻,喜愛我家官人和我的孩子。”
“幼時我們天不怕地不怕,什麼事都得叫自己滿意才行,長大後我知事故,故而懂事起來,可以做令自己不滿意的事情。”
“大家都應該如此,唯你除外,隻有你不一樣,我和你相識多年,對你也算了解,我真不明白,你是哪來的底氣,覺得自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因為我有係統,明殊心裡想。
雖然我可以快速抓住各個世界裡,原主身上問題的真正原因,但解決它,都靠著係統。
雖然也有各種磕碰碰,可隻要沒了那個最大的問題,一切小問題都隻是樂趣。
“你好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挫折,哪怕我兄長逃婚,也因為你不在乎,反而幫到了你。”
李小姑繼續說。
“你厭惡嫁人嗎?你總是在抗拒,你不會厭惡男子吧?”
這些都不算離奇,大宋此時風氣開放,對異性心生厭惡的女子也有,招婿和終身不嫁,也都不少見。
“我的兄長剛好幫你規避你不喜歡的,所以你討厭的事情你一直不用麵對,你也不需要去成熟。”
良久,明殊緩緩吐出這麼一句。
“……你說錯了一件事,人並不需要隻有麵對最厭惡的事情,才算長大。我現在隻見識了一些小糟糕的事情,也能有所成長”
……
明殊在做早課,她在反思自己。
她在這幾個世界裡,她都在或多或少對抗著父權和夫權,甚至兄權,這就讓她對異性有種警惕,甚至驚弓之鳥的狼狽。
逃跑,反擊,力遊向上,哪點不做到,她就會感到不安。
在救了許多平民,卻沒有得到想象中的讚譽,她又開始了敏感與懷疑。
這是否又是社會的一次壓迫呢?是否是自己太敏感了呢?是不是順風順水的生活,讓她自以為是呢?
李小姑的話點醒了她,讓她明白陷入深深的沉思,她明白了……
她!根!本!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