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遼闊的戈壁灘上,陽光炙烤著古老的土地,高速列車沿著鐵路,貫穿沙漠疾馳而過。
“我的天…這真的是沙漠嗎?”有人突然驚歎道,“這簡直像個奇跡!”
而車廂裡的旅客們也發出一陣陣低呼,紛紛舉起手機貼窗拍攝。
窗外,一條綿延不絕、層次分明的綠色長廊,梭梭林,沙棘叢,和胡楊林形成的防風屏障,重重護衛著果園和農田!
這並非雜亂無章,而是依托著清晰可見的、古老的坎兒井灌溉係統與更現代化的滴灌設施相結合的水網,茁壯生長。
“這裡是灌溉技術的基礎,據說源自數百年前那位“天可汗”推行的“屯田新政”,是中原的精耕細作,與西域的綠洲智慧首次大規模融合。”
導遊指著車窗外一片巨大的、規劃整齊的現代農業基地,自豪地介紹。
“她用武力統一了西域,更用驚人的遠見改造了這裡的環境。”
“比如這些葡萄,就是在她的大力推動下才在西域形成如此大規模的種植。傳說她本人極愛葡萄酒,認為這能‘強壯民族。”
導遊頓了頓,幽默地補充道:“當然,野史也說,她認為甜美的水果能讓她那些來自濕潤地區的後宮們心情愉悅,減少思鄉之情,算是……穩固後宮的策略之一。”
行程至那座著名的“融合博物館”,玻璃展櫃內並排放置著鏽跡斑斑的早期燧發槍原型,和草原傳統的牛角弓,一旁巨大的疆域變遷圖。
上麵清晰地顯示,在公元十四世紀左右,帝國的版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東西兩個方向瘋狂延伸,幾乎重塑了大半個亞洲的政治地圖。
麗莎看向鏽跡斑斑的巨大燧發槍,據說是那位傳奇“武德天可汗”的親衛隊製式裝備。
難以想象,一個數百年前的女性,是如何駕馭如此笨重的武器,更如何用它和她的鐵騎,打下了這偌大的江山。
“不可思議,對吧?”導遊說,他是一個笑容爽朗的本地小夥,用流利的普通話說道。
“她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將火器時代提前了數個世紀。看那邊的水利圖,她推行的‘綠洲鏈’計劃,讓這片沙漠多了無數生命線。”
麗莎點頭讚歎,然而,行程的趣味在參觀皇家行宮遺址時達到了高潮。
在一間複原的陳設奢華的側殿裡,講解員指著一幅略顯斑駁的宮廷畫,畫中那位身材高大、麵容剛毅、身著龍袍的女帝身旁,恭敬地立著兩位清秀文弱、中原文人打扮的男子。
“這兩位曾是靖朝的皇子……”講解員語氣變得有些微妙,帶著一絲忍俊不禁。
“我知道!明德皇後和敬侍君是吧!”
一個性子急的女大學生,興致勃勃指著畫像:
“雖然他們沒有留下名字,但作為最早侍奉武德帝的中原男子,還是在陛下心中很有分量的。特彆是明德皇後,借著這股寵愛,成為武德帝的十三個皇後之一!”
“作為一個異族,還被滅族的男子,這可是天大的寵愛啊!”
麗莎到底做過功課,她好奇地追問:“曆史上,武德帝曾說她被靖朝皇帝的皇子,‘用美男計侮辱’,借此宣戰……”
“哈哈!”導遊笑出聲。
“後世學者都猜,那八成是個借口,但說不定陛下當時真覺得被‘冒犯’了——隻不過是嫌他們不夠配合?”
“畢竟,她可是能徒手扳倒公牛的人。據說她後宮裡多是戰敗國進獻的王子、貴族才俊什麼的。史書調侃說,她收集美男,就像收集她的名馬寶刀一樣,是她的另一項“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