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三刻,更鼓聲隱約傳來,明殊便醒了。
現在,她獨居在景陽宮後殿旁一間小小耳房內,這是因她需值守書庫、且身負整理典籍之責而得的特殊待遇。
房間雖小,僅容一榻、一桌、一櫃,卻收拾得十分潔淨,火炕燒得溫熱,空氣中彌漫著安神的芸香氣息。
門被敲了敲,一個年輕恭敬的聲音問道:“宋姑娘,醒了嗎?”
“醒了醒了。”
明殊起身披衣,從匣子裡抓了把銅子,走到門邊,輕輕拉開一道縫。
寒風撲麵而來,門外石階上,果然已放著一銅壺微燙的水,負責這片區域的小太監笑站在旁邊。
明殊把錢遞過去,沒多說了什麼,倒是小太監低頭哈腰,說了幾句吉祥話。
她將水提進屋,趁著水還熱著,快速盥洗。水是溫的,這已是莫大的幸福,須知許多低等宮女隻能用刺骨的井水。
梳洗罷,她坐到炕沿,對著桌上那麵不大的銅鏡,開始梳理長發。
宮女的發型是有定例的,她熟練地將長發編成一條油光水滑的大辮子,辮梢用紅頭繩緊緊係住,額前是規整的劉海兒,蓋住額頭。
梳妝妥當,她從炕櫃裡取出那套石青色寧綢麵料的冬裝宮服。這衣裳是內務府按品級統一發放的,用料厚實,絮了薄棉,雖顏色老氣,但禦寒效果不錯。
她仔細穿好,撫平衣襟袖口的褶皺,又係好衣襟,緊了緊袖口。
宮女可沒有為了美觀放大袖口的說法,那還乾不乾活了?有那閒情逸致的,都是欺負人的管事姑姑,還得等嘉慶朝之後。
剛整理停當,便又聽見極輕的叩門聲,開門一看,是另一個小太監。
他提著食盒,垂首恭敬道:“宋姑娘,早膳送到了。”
“有勞了。”
明殊身讓他將食盒提進屋,放在桌上,食盒裡的內容,一如既往地實在:
一大碗熬出米油的小米粥,兩個白麵餑餑,一碟醬瓜,小碟明顯是額外關照的醬鹿肝,還有一盤子豌豆黃。
這便是她身為書庫“先生”的待遇,雖不似主子們那般精致,卻油水充足、分量實在。
“這盤子豌豆黃……”
“小的看著廚房做多了,就買下來孝敬給姑奶奶。”
小太監嘴甜,手也麻利,幾下就擺好了菜,明殊也懂他的意思,從袖子裡摸出塊銀角子扔給他。
小太監眉開眼笑,連連道謝,一邊小心翼翼的退下,一邊心裡樂開了花。
這有背景的宮女,都比一些小嬪妃出手都大方,怪不得這麼多“弟兄”樂得給這些姑奶奶們示好,是真賺錢啊。
明殊一邊下飯,一邊思忖著手裡的銀子,想著要不要再去自己爹手裡“勒索”點,反正他們家在內務府工作,最不缺油水。
用罷飯,她將碗筷收回食盒,依舊放在門外。此時天色微明,她整理了一下石青色的宮裝,撫平衣角,便推門走向後殿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