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二十二年,太子蕭景宸年滿十八。
按祖製,早該立妃納妾,以固國本,然而,東宮卻一直虛懸無主。
隻因太子是個深情胚子,和昏庸的皇帝一樣,愛江山更愛美人,為了等他的救命恩人,堅持不婚。
但看在丞相和大將軍一直不發話,大家也挺縱容他的一往情深,可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事。
沈家的孫小姐及笄了。
立刻,催促太子立妃的奏折,如同雪片般飛向皇帝的禦案。
起初隻是零星幾位禦史的例行公事,後來逐漸演變成六部官員,宗室親王,乃至勳貴集團的聯名上奏。
聲勢之浩大,言辭之懇切,仿佛太子一日不娶,國本便一日不固,江山便有傾覆之危。
以丞相劉文正和誠國公沈嘯為首的兩大勢力,默契地一唱一和,一個在文官集團中振臂一呼,一個在勳貴武將裡暗中推動,竟使得滿朝文武在此事上空前一致。
龍椅上的皇帝,年近五旬,性情溫吞,甚至有些庸懦,卻並非看不出這背後的波濤洶湧,可他又能如何呢?
“眾卿所言極是,太子確該立妃了,不知……可有人選?”
皇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竟顯得有些虛弱。
短暫的寂靜後,大家便眾口一致地舉薦了一人——長公主與丞相的外孫女,誠國公的孫女,沈氏女。
端坐在禦階下首的太子蕭景宸,麵容平靜,眸光低垂,仿佛種種與他皆毫無關係。隻有緊握在袖中,微微泛白的指節,泄露了他內心的不甘。
他本打算借著深情把婚事延後,或是用婚事離間丞相和大將軍。先娶沈家女,再納劉家女,一文一武兩大勢力鬥爭,他從其中爭取政治空間。
但沈家孫小姐回來了,她的身份同時滿足了兩大勢力,甚至宗親也覺得她身為長公主的外孫女,先帝曾外孫女,血脈尊貴,當嫁入皇室。
所有人都很滿意,除了他。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儲君之重,宗廟之本。茲聞誠國公之孫女沈氏,恪恭持重,性秉柔嘉,門著勳庸,訓彰禮則,可立為皇太子妃。允賴祖父之遺訓,克茂肅雍之德音。茲特授金冊金寶,冊立為太子正妃。擇吉日完婚,欽此!”
大婚之日,極儘奢華,整個京城張燈結彩,朱雀大街淨水潑街,紅毯鋪地。
太子妃的鸞駕由六百名身著吉服的宮廷侍衛護衛,儀仗煊赫,綿延數裡。
誠國公府邸內,也設了豪華的宴席,在場的有太子妃之父沈伯鈞,還有他幾位庶出的兄弟。他們得聖上口諭,可從邊關返回京城,參加太子妃的婚禮。
太子妃鳳冠霞帔,珠光寶氣,坐在十六抬的鎏金鳳輿,在莊嚴肅穆的禮樂聲中,緩緩駛入宮門。
合巹之禮設在修繕一新的東宮,紅燭高照,錦帳低垂,太子蕭景宸身著大紅吉服,完成所有繁瑣的儀式後,冷漠的挑開新娘的蓋頭。
蓋頭下的少女,有一張精致秀美和天真無邪的臉龐,她迫不及待地開了口:“宸哥哥!”
“你……”蕭景宸睜大眼睛,看著少女和記憶中某個身影重合。
“蓁蓁?!”
“是我,是我!娘沒有騙我,原來你真是太子啊!”
蘇蓁蓁盤起腿,坐在鋪著大紅色的百子千孫被的拔步床上,晃了晃頭:“鳳冠好重哦,你快幫我把它拿下來,感覺脖子都快斷了。”
“本來我不想嫁勞什子太子,可娘說,你就是我要找的宸哥哥,當時我都不相信。想找你看看是真的嗎,但娘不讓,說這樣太沒規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