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籠絡人心:下屬的忠誠_滬上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滬上奕 > 第38章 籠絡人心:下屬的忠誠

第38章 籠絡人心:下屬的忠誠(1 / 1)

法國總領事館二樓辦公室的百葉窗半闔著,將午後的陽光切割成細密的條紋,投在深色柚木地板上。阿爾貝·杜邦站在窗前,目光追隨著院子裡那株在秋風中顫抖的玫瑰,它的花瓣邊緣已泛起焦褐,卻仍固執地cingingtoife,如同這棟建築裡所剩無幾的尊嚴。

他手中端著一杯咖啡,早已失了溫度。指尖傳來的冰涼黏膩感,恰似他此刻的心境——一種被無形泥沼包裹、難以掙脫的滯重。山本彌太郎在網球場上那看似隨意卻字字千鈞的“提醒”,以及那個中國球童冒險傳遞的警告,在他腦中交織回響,形成一道幾乎無解的政治演算題。他需要的,不僅是策略,更是執行策略的人。而在這座被各方勢力滲透的領事館裡,誰的忠誠可以倚仗?這本身就是一個賭局。

1941年的法國駐滬總領事館,是一個被割裂的微縮宇宙。表麵上,它依舊運轉著,處理簽證、商貿、僑民事務,維持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的官僚程式。但自1940年夏天法國戰敗,貝當元帥的維希政府與德國媾和以來,這座領事館的每一份發出文件,都需蓋上效忠“法蘭西國”etatfran?ais)而非“共和國”repubie)的新印章。這一字之差,如同一道深深的裂隙,割開了館內職員們的心。高級官員多由維希政府任命,傾向於“合作”政策以求自保;中低級職員則情況複雜,既有見風使舵、唯恐丟了飯碗的庸碌之輩,也有內心效忠戴高樂將軍及其領導“自由法國”、對現狀感到屈辱卻不得不沉默的愛國者,更有被日方或汪偽政權暗中收買、傳遞消息的眼線。在這裡,每一句對話都可能被曲解上報,每一個眼神都可能被過度解讀。信任,成了最奢侈的資產。

杜邦按下呼叫鈴。片刻後,敲門聲響起。進來的是法租界巡捕房總監,馬修·勒克萊爾aterc)。他約莫四十歲,身材高大挺拔,穿著熨帖的巡捕房製服,肩章上的徽標閃著冷光。他的臉龐線條硬朗,下巴方正,一雙藍灰色的眼睛習慣於銳利地審視,那是長期從事警務工作所訓練出的目光。但此刻,那目光深處藏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疲憊與審慎。他並非外交世家出身,而是憑借在殖民地警務工作中的雷厲風行和戰前)的政治正確得以晉升。戰爭改變了一切,他如今手握租界內實際的武裝力量與情報網絡,卻不得不在維希政府指令、日方高壓、租界複雜生態以及個人信念之間走鋼絲。

“總監先生,請坐。”杜邦指向辦公桌對麵的扶手椅,語氣是一種刻意維持的平靜。“關於昨日日方提出的……‘關切’,我們需要商討出具體的應對流程。”他並未立刻提及網球場的暗號,而是先將那份山本留下的、寫有“甜點要求”的菜單卡推向桌對麵。

勒克萊爾掃了一眼,嘴角幾不可察地繃緊了一瞬。“總領事閣下,‘加強出版物管理’和‘審慎評估’是官方函件中可以寫入的措辭。但具體到‘共享信息’,”他抬起眼,目光直視杜邦,措辭謹慎,“巡捕房的檔案並非圖書館藏書,可供隨意查閱。這涉及法律程序,以及……對信息來源的保護。”他刻意使用了中性而專業的術語,但“信息來源”一詞背後,可能意味著線人、盟友,甚至是受庇護者。

杜邦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壓低了些,不再是完全的官方口吻:“馬修,這裡沒有外人。你我都很清楚,這不是簡單的警務合作。日本人要的不是幾個小毛賊,他們想要的是鑰匙,能打開通往租界內所有反日力量大門的那把鑰匙。交出名單,就是交出了我們最後一點自主權,和做人的底線。”他直呼其名,並使用了“我們”和“做人的底線”,這是在嘗試超越上下級關係,訴諸於共同的身份認知與道德困境。

勒克萊爾沉默了片刻,指節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他當然明白。巡捕房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既有對日強硬派,也有被日方威逼利誘的動搖者。“完全拒絕是不現實的,總領事。他們的軍艦就在黃浦江上。我們需要一個……‘合規’的拖延與篩選方案。”他同樣壓低了聲音,“比如,提供一份過時的、無關緊要的名單,或者將核心人物的信息模糊處理,甚至摻入一些假情報。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絕對可靠的人去操作。”他提出了技術性的解決方案,同時也點明了執行的風險與核心需求——絕對可靠的人。這既是在陳述困難,也是一種試探,想知道杜邦到底願意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這種陽奉陰違的行動,以及,他是否信任自己。

對話在極度壓抑的氛圍中進行。杜邦能感覺到勒克萊爾的謹慎,這是一種在高壓環境下生存必備的自我保護。他內心焦急,卻深知不能催促。每一次停頓都充滿張力,仿佛能聽到彼此心跳聲。他在評估勒克萊爾,勒克萊爾同樣在評估他——這位總領事是真心抵抗,還是僅僅在表演姿態,事後卻可能讓具體執行者成為替罪羊?當杜邦最終說出“我需要你的判斷,馬修。在這件事上,你的專業知識和……你的忠誠,是領事館能否守住最後防線的關鍵”時,勒克萊爾眼中那層冰封的審慎似乎融化了一絲。這是一種重大的托付,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領事館的其他角落,這場高層會晤的漣漪正以各種方式擴散。秘書處的打字員瑪德琳adeeine),一位父親死於馬奇諾防線的年輕女子,她擔憂地猜測著總領事召見警務總監的目的,內心祈禱不是下達合作的指令。檔案室的副主任皮埃爾pierre),一個眾所周知的維希政府擁護者,則特意路過總辦公室,試圖從秘書們的表情中捕捉一絲信息,盤算著是否值得向他的“朋友們”彙報。而在樓下門房,一位年長的中國籍侍者看似專注地擦拭著黃銅門把手,卻將進出人員的頻率和時間默默記在心裡。這座建築裡,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讀風向,尋求自保或等待時機。

杜邦桌上那杯冷掉的咖啡,象征著討論的嚴峻與時間的緊迫,已無暇顧及享受與暖意。勒克萊爾手中那份看似枯燥的巡捕房月度報告,則如同一種隱喻:表麵的數字與條例之下,是洶湧的人性、背叛與忠誠。窗外那株風雨中搖曳的玫瑰,此刻在兩人沉默的間隙映入眼簾,它頑強的生命力,成了他們內心不願明言卻共同渴望守護之物的象征——某種關於尊嚴與原則的脆弱堅持。

杜邦看著勒克萊爾,忽然想起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的那句冷酷箴言:“受人愛戴不如受人畏懼……因為愛是靠恩義這條紐帶維係的;然而由於人性是惡劣的,在任何時候,隻要對自己有利,他們便把這條紐帶一刀兩斷了。可是畏懼,則由於害怕受到絕不會放棄的懲罰而保持著。”他此刻的行為,似乎正遊走於這條鋼絲之上。他需要勒克萊爾的忠誠,這或許源於共同的信念愛戴?),但也必須讓對方清楚,違背這種信任可能帶來的後果畏懼?)。這種基於現實政治的算計,讓他感到一種深切的悲哀。

杜邦的思維清晰起來。他的策略核心在於:1.拖延:利用官僚體係的繁文縟節,緩慢處理日方要求,以時間換取可能出現的國際變局如美日關係進一步惡化)。2.混淆:提供不完整、過時或經過篡改的信息,增加日方甄彆成本,保護真正需要保護的人。3.隔離:將此項敏感任務局限於最小範圍、最可靠的人員之內,降低泄密風險。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勒克萊爾的全力配合與執行能力。選擇信任勒克萊爾,是基於對其過往經曆、性格弱點如對職業榮譽感的看重)以及目前困境他同樣不受維希政府核心層信任)的綜合判斷。這是一個風險極高的決策,但也是所有糟糕選項中,唯一可能帶來一線生機的那一個。

杜邦從抽屜裡取出一本看似普通的藍色賬簿,推到勒克萊爾麵前。“這是我們的一些‘非正式’開支記錄,用於維持館舍一些‘特殊’設備的運轉,以及……或許未來某些突發事件的應急所需。”賬簿裡記錄的,實則是總領事可以動用的、不受維希政府嚴格監管的一筆秘密資金。這個舉動意義重大:它既是極大的信任將經濟資源交付),也是一種綁定勒克萊爾從此更深地卷入杜邦的軌道),更是一種無聲的指令——必要時,可以用金錢來解決某些“問題”,或獎勵某種“忠誠”。

“第一件事,”杜邦的聲音壓得更低,“我們需要一份‘名單’,一份能滿足山本胃口,但又不會造成真正損害的名單。由你親自篩選擬定。重點關注那些已經離滬、或者影響力微乎其微的目標。至於……真正的敏感人物,”他停頓了一下,目光銳利,“他們的檔案,需要‘特殊管理’,甚至可以考慮製造他們已經逃離的痕跡。”任務具體而危險,立刻將抽象的“忠誠”考驗拉入了實戰層麵。

勒克萊爾拿起那本藍色的賬簿,它的重量遠超物理意義。他站起身,挺直脊背,向杜邦行了一個標準的警禮,眼神複雜——混合著受到重托的凝重、對未知風險的憂慮,以及一絲被信任所激發的決然。“我會處理,總領事閣下。”他沒有多說,轉身離開辦公室,腳步聲在走廊回蕩,堅定而沉重。

杜邦沒有立刻坐下。他再次望向窗外,看到勒克萊爾高大的身影穿過庭院,走向巡捕房的方向。籠絡人心,從來不是靠空話,而是靠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困境,以及一點點共同的希望。他知道,這隻是開始,勒克萊爾的忠誠將在接下來的每一步行動中受到嚴峻的考驗。而他自己的命運,也已與這位警務總監的選擇緊密捆綁。冰冷的咖啡餘漬,仿佛在他胃裡凝結成一個沉重而不安的硬塊。

喜歡滬上奕請大家收藏:()滬上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係統逼我當大佬:開局饅頭砸媳婦 陛下黑化後超難哄 八門 鑿壁窺光 清純貧窮女讀檔中[貴族學院] [娛樂圈]綁定嫂子係統出道後 梟凰臨九域 異界道途:惡魔高校的閒散仙師 重生:從友商公敵到友商之光 年代文反派的早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