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時分,黛·拉圖爾如一片羽毛般悄無聲息地滑入位於法租界邊緣的安全屋。她沒有立刻開燈,而是站在門後的陰影裡,讓瞳孔適應黑暗,耳廓微動,捕捉著這間狹小公寓裡任何一絲不和諧的聲響——隻有隔壁傳來的留聲機隱約的爵士樂,以及遠處黃浦江上貨輪低沉的汽笛。五分鐘後,她才按下門邊開關,一盞帶著綠色鐵皮燈罩的台燈在書桌上投下昏黃的光暈。她脫下外套,從貼身暗袋中取出那截錢阿四用特定手法標記過的粉筆,指尖感受著其粗糙的質感。這不是普通的粉筆,中間被巧妙地掏空,藏著一卷細如發絲、浸過特殊藥液的紙撚。她用鑷子小心翼翼地將其取出,置於燈下,藥液遇空氣微微變色,顯露出一串看似雜亂的數字與符號。她的眼神沒有絲毫波動,隻有一種進入工作狀態後的絕對專注。
一九三七年的夏夜,上海的空氣中充斥著肉眼不可見的廝殺。公共租界警務處的無線電監聽車、日本海軍陸戰隊情報部的定向天線、蘇聯格彆烏的隱蔽電台、軍統與中統的收發報機,共同編織著一張覆蓋城市的電磁巨網。在這樣的環境下,高頻無線電通訊風險陡增,任何非常規信號都可能引來獵犬。因此,像密寫藥水、死信箱、粉筆標記這類看似過時的“低技術”聯絡方式,因其難以被電子設備追蹤、依賴人力識彆的特點,反而在高級彆情報傳遞中重新占據了重要地位。這是古老智慧與現代科技在陰影下的奇特共生。
黛沒有急於破譯內容。她首先將那截粉筆置於放大鏡下,觀察其磨損痕跡,判斷是否被中途調包或二次開啟。接著,她用針尖挑起微量紙撚上的殘留藥液,滴在試紙上觀察其化學反應,確認是同盟國情報係統常用的那種遇空氣顯影、三小時後自動氧化的類型。然後,她鋪開一張半透明的密碼坐標紙,將顯影後的數字與符號,按照預設的替換規則,逐一轉譯。她的動作精準、冷靜,沒有任何多餘的情緒,仿佛不是在處理可能決定一個人生死的“投名狀”,而是在進行一項純粹的化學實驗。每一個步驟,都是對這份情報真實性與安全性的冷酷拷問。
錢阿四傳遞的信息,使用的是他自己設計的、基於走私切口和航運記錄的簡易密碼:
·“北風五級”代表“消息來源:日本方麵,可信度較高”
·“貨品:黑石二十擔”代表“情報內容:鎢砂,約二十噸”
·“泊位:老吳外錨夜潮”代表“交接地點:吳淞口外錨地,利用夜間潮汐”
·“接船:三叉戟”代表“接貨船名或特征:船首有類似三叉戟標記”
·“掌櫃:病休”代表“關鍵聯係人:‘信鴿’徐文祖已失去聯係可能被捕或死亡)”
這套密碼粗糙卻有效,充滿了江湖氣息,恰恰證明了信息源自錢阿四本人,且他確實掌握了一些核心片段。
麵對破譯出的信息,黛的大腦如同高速運轉的分析儀,瞬間推演出多種可能:
·可能性一真誠投靠):錢阿四在巨大壓力下,冒險提供了他所能接觸到的、關於鎢砂走私線路的真實情報片段,以此證明價值。
·可能性二被迫設局):幕後黑手故意放出這些信息,讓錢阿四傳遞,意在引黛進入一個精心布置的陷阱,可能在吳淞口進行圍捕。
·可能性三借刀殺人):錢阿四或他背後的人,想借黛或她代表的勢力)之手,除掉“三叉戟”這條船所屬的競爭對手。
·可能性四真假摻雜):信息主體真實,但在關鍵細節如時間、具體泊位)上做了手腳,既是投名狀,也是測試黛方麵情報驗證能力的試金石。
黛的評估邏輯鏈條清晰而冷靜:
1.內部一致性:“鎢砂”、“吳淞口”、“信鴿失聯”這幾個關鍵信息點,與之前掌握的線索老掌櫃的東北方、李耀先的滿鐵背景)存在內在邏輯關聯,不像憑空編造。
2.外部驗證:“信鴿”徐文祖確實失蹤,印證了“掌櫃病休”這一條。這增加了其他信息的可信度。
3.動機分析:錢阿四目前最迫切的需求是尋求庇護和解決債務,提供一份有價值的情報是最直接的“入場券”。設局陷害對他而言風險收益不成正比,除非家人受到直接且即刻的威脅。
4.風險評估:即便這是陷阱,“吳淞口外錨地”也是一個易於觀察、便於脫身的環境,相較於固定建築物內的會麵,主動權更大。
初步結論:這份“投名狀”可信度中等偏高,其核心內容鎢砂經吳淞口轉運)極具戰略價值,值得冒險跟進驗證。
內心獨白)“……‘黑石’是鎢砂的黑話,‘老吳’指吳淞口……與之前線索吻合。‘三叉戟’……需要查證近期進出港船隻記錄。‘掌櫃病休’……印證了徐文祖的失蹤。”她目光凝在“外錨夜潮”上,“選擇夜間潮汐時在外錨地交接,符合走私慣例,也增加了監視和行動的難度……錢阿四,你這是在交學費,還是遞刀子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黛深知,在情報世界,絕不能輕信任何單方麵言辭。必須循著“名”情報內容)去考察“實”客觀事實),通過反複的參照驗證,才能審慎地判斷其真偽與價值。這份“投名狀”,正在經曆她最嚴格的“參驗”。
那特殊的密寫藥水,顯影短暫,隨後便不可逆地氧化消失,正如間諜網絡中建立的信任,脆弱而時效有限,必須在光芒熄滅前抓住關鍵。這份由錢阿四傳遞的、信息不全的“殘缺電文”,是情報工作的經典縮影——真相永遠以碎片形式呈現,需要智慧去拚合,並承受誤判的風險。安全屋內那盞綠色台燈投下的冷峻光暈,是黛理性思維的象征,在這無邊黑暗中,它是唯一可靠的路標。
情感在黛精密控製的內心中細微變化:接收到信號時,那種如同野獸嗅到未知氣息般的本能警惕;破譯密碼時,全神貫注、排除一切乾擾的極致專注與審慎;分析信息真偽時,大腦中進行多重可能性推演的激烈智力交鋒;當判斷傾向於情報可信時,眼中一閃而過的、看到迷宮出口般的銳利光芒;以及隨之而來的,對如何利用這條線索、如何規避潛在風險、如何下一步接觸錢阿四的審慎權衡與周密規劃。
黛將破譯後的內容用另一套密碼係統重新加密,記錄在一張微縮膠卷上,藏入書桌暗格。她起身走到牆邊那張巨大的上海市及周邊水域地圖前,指尖在“吳淞口外錨地”區域緩緩劃過。她沒有立刻行動的計劃,獵人的直覺告訴她,需要耐心。她需要核實“三叉戟”船隻的信息,需要觀察錢阿四後續是否安全,需要等待一個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的時機。這份“投名狀”已被收下,但如何兌現,何時兌現,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她關掉台燈,融入房間的黑暗,隻有窗外的霓虹燈光偶爾掠過她沉靜如水的麵龐,映出一雙在暗夜裡熠熠生輝、充滿計算與等待的眼睛。
喜歡滬上奕請大家收藏:()滬上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