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微光尚未完全驅散礦洞內沉積的黑暗,雲舒卻覺得自己的思維世界從未如此刻般亮如白晝。她幾乎是撲到那堆灰撲撲的“吸能苔蘚”前,動作輕柔卻迅疾地拿起一塊,指尖傳來苔蘚表麵微涼濕潤的粗糙觸感。這種在礦區隨處可見的低等植物,因其能微弱吸收彌漫在空氣中、對常人有害的金屬性能量雜質而存活,通常隻被礦工用來粗略擦拭工具上的泥垢,或是如她之前一樣,作為最廉價、易得的清潔材料。
以往,她的注意力被那些能量澎湃的主材所吸引,完全忽略了這看似充當背景板的“輔助角色”。但夢中那一道靈光的閃回,以及此刻指尖精神力反饋回來的、對其內部微觀結構的細微感知,讓她驟然驚覺——自己之前犯了一個何等巨大的、近乎盲目的錯誤!她將一絲凝練的精神力如探針般,小心翼翼地深入苔蘚纖維的內部。那看似雜亂無章的構造,在微觀層麵,竟呈現出一種令人驚歎的、高度有序的、近乎完美的蜂窩狀結構!每一個微小的“蜂巢”單元,都在自發地、緩慢地吞吐著微弱的能量流,並非蠻橫地吞噬湮滅,更像是……一種高效的、具有彈性的緩衝與過渡!
“緩衝……過渡……”雲舒喃喃自語,每一個音節都因內心的激動而微微顫抖。腦海中仿佛有億萬道雷霆同時炸響,照亮了所有此前被困在迷霧中的思維路徑!她猛地轉身,如同旋風般衝回那堆積如山的失敗記錄石板前,目光如電,飛速掃過那些描述能量劇烈衝突、瞬間湮滅的冰冷字句。“我錯了……我一直試圖用精神力強行搭建一座‘橋梁’,直接連接兩個天生的對立麵,卻忘了,再堅固的橋梁,也需要一個能夠吸收、化解巨大衝擊力的‘柔性地基’!”
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瞬間闖入她的腦海:這就像試圖將最烈的酒與最淡的水混合。直接傾倒,結果隻能是相互稀釋,平淡無奇。但若先將烈酒注入粘稠醇厚的蜂蜜之中,讓蜂蜜的溫潤包裹住烈酒的刺激,再將其緩緩融入清水,便能得到一杯入口甘甜、後勁卻綿長凶猛的絕品!那看似平凡的蜂蜜,在此刻,就是不可或缺的、神奇的“緩衝層”!
“吸能苔蘚的這蜂窩結構……不就是天然的、微觀層麵的、活生生的‘蜂蜜’嗎?!”她的心臟狂跳如擂鼓,幾乎要撞破胸腔。之前的“能量橋接”模型,大方向或許沒錯,但模型的根基缺失了最核心的一環——一個能夠承受初始衝擊、進行能量再分配的“緩衝層”!她一直試圖用自己的精神力去硬抗、去充當這個角色,但個人的精神力再強,在麵對兩種本質狂暴的能量於瞬間產生的極致衝突時,也顯得過於“剛性”和“脆弱”,如同用玻璃去抵擋隕石衝擊。
她毫不猶豫,立刻摒棄了之前所有基於舊模型的複雜推演。找出一塊表麵相對平整光滑的大型石板,以精神力凝聚指尖,將其化作最銳利的刻刀,開始重新構建理論模型。她畫出了代表“甜蜜”基質的、柔和而包容的光團,代表“怒火”因子的、凝練而暴烈的核心。然後,在兩者之間,她精心描繪了一個由無數完美六邊形蜂窩結構緊密排列而成的、充滿彈性與吸附性的中間層——她將其命名為“生物質能動緩衝界麵”!
“思路必須徹底轉變!不是粗暴的橋接,而是……精細的包裹、漸進的滲透、最終實現精準可控的瞬間釋放!”雲舒的眼睛越來越亮,仿佛有星辰在其中誕生、燃燒,“以經過特殊處理、最大化激發其能量親和性與結構可塑性的‘吸能苔蘚’提取物為基礎,構建緩衝層。首先,讓相對溫和的‘甜蜜’基質與緩衝層充分、均勻地融合,穩定並增強其結構。然後,將‘怒火’因子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分成無數個微小單元,多點、分散地注入緩衝層內部的蜂窩單元之中!利用蜂窩結構天然的隔離效應,將原本一團整體的狂暴能量,分割、包裹成成千上萬個獨立的、微小的‘能量囊泡’!”
她的大腦飛速運轉,進行著龐雜的心算:“如此,在靜止狀態下,‘怒火’被完美隔離、緩衝,與‘甜蜜’相安無事。一旦使用,外層的‘甜蜜’被目標快速吸收,會導致緩衝層結構失去平衡開始崩解,那成千上萬的微型‘怒火囊泡’便會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瞬間產生連鎖破裂反應……其疊加釋放出的能量,將遠超簡單的1+1=2,而是幾何級數的恐怖增長!甚至,緩衝層本身的材料,若能參與最終的能量反應,還能額外增加破壞力……”
這個全新的“微囊包裹爆破”理論模型,徹底顛覆了之前的“調和”思路,轉向了更具欺騙性、也更危險暴烈的“陷阱”式攻擊!
理論構建完成,接下來便是爭分奪秒的實證。她選取了一小塊品質最為均勻、活性最佳的吸能苔蘚,以精神力小心萃取其中的活性物質,得到一小瓶色澤淡灰、帶有微弱能量波動、質地類似膠水的液體。然後,她重新配製了微量的“甜蜜”基質此次換用了能量屬性更純淨、更易控製的“月光苔”提取液),將其與苔蘚萃取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精神力的精細控製下,讓它們緩慢交織、滲透,最終形成一層均勻、穩定、半透明的凝膠狀薄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關鍵、最考驗掌控力的一步到了:注入“怒火”因子此次選用了經過進一步提純、能量更為凝聚穩定的地炎晶粉末)。雲舒的精神力前所未有的集中,甚至在她周身形成了微弱的氣流漩渦。她將精神力分化成數百縷、比發絲還要纖細的透明絲線,如同操縱著數百支最精密的納米注射器,牽引著微乎其微的“怒火”能量點,精準無比地、依次刺入那層凝膠緩衝層的各個蜂窩單元中心。
這個過程緩慢至極,對心神的消耗巨大。她的額頭不斷沁出細密的冷汗,順著蒼白的臉頰滑落,但她的眼神卻沉穩如萬年寒冰,手指沒有絲毫顫抖。
當最後一粒暗紅色的“怒火”能量點被成功注入、包裹,雲舒深吸一口氣,極其緩慢地撤去了大部分用於維持外部穩定的精神力。
時間一秒、兩秒、三秒……寂靜在礦洞中蔓延。
沒有預想中的爆炸!沒有能量湮滅的閃光!沒有一絲一毫異常的能量波動!
在那片不到指甲蓋大小的、微微顫動的透明凝膠塊中心,那些被完美包裹的暗紅色“怒火”能量點,如同無數隻被封印的、沉睡的微縮惡魔之眼,靜靜地懸浮在散發著柔和月白色光暈的“甜蜜”緩衝層之中。兩者之間,竟然維持住了一種極其脆弱、卻又真實不虛的、動態的平衡!甚至隱隱約約,散發出一股奇異的、甜膩中帶著一絲若有若無辛辣、令人下意識心生警惕與悸動的氣息!
成功了!雖然是微觀尺度下、僅維持了三秒的短暫穩定,但確確實實,是“甜蜜”與“怒火”這兩種狂暴能量的首次、非毀滅性的共存!
雲舒沒有歡呼,甚至沒有露出明顯的笑容。她強行壓抑住幾乎要衝破胸膛的激動與狂喜,如同最冷靜的觀察者,小心翼翼地用精神力將那粒成功的樣本隔絕、封裝、保存起來。然後,她才迅速拿起尖銳的石片,因極度興奮和長時間精神緊繃而微微顫抖的手,在石板上刻下的字跡,卻依舊清晰、有力、如鑿如刻:
“新曆1374年,霜月第二十五日,辰時初。基於‘能量緩衝層’及‘微囊包裹爆破’新理論,使用月光苔基質、吸能苔蘚緩衝劑、地炎晶怒火因子,首次實現微觀尺度下,長達三秒的能量穩定共存!新理論方向驗證正確!核心配比區間已初步鎖定!”
刻完這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記錄,她才允許自己長長地、徹底地舒出一口憋了許久的濁氣,身體一軟,幾乎虛脫般靠在岩壁上,但嘴角卻難以抑製地向上彎起一個疲憊卻無比真實、充滿成就感的弧度。她凝視著那粒在熒光下閃爍著微弱光芒、內部卻蘊含著可怕力量的小小微光,眼中閃爍的,不再是絕境中求生的瘋狂,而是屬於真正的探索者、在無儘黑暗中親手開辟出一條新道路後,那堅定而灼熱的、足以照亮前路的光芒。
她知道,最黑暗、最迷茫的時刻已經過去。雖然距離製造出具備實用價值的成品,還有漫長而艱辛的優化之路要走,但通往“甜蜜怒火”這座禁忌寶庫的大門,已經被她以智慧和毅力,撬開了一道堅實的縫隙。
真正的風暴,即將在這簡陋不堪的礦洞深處,悄然孕育,直至咆哮出世。
喜歡她把黑火藥甜成了糖請大家收藏:()她把黑火藥甜成了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