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西岐軍營燈火通明,將士們忙著收拾行裝、檢查兵器,炊事兵則連夜蒸煮糧草,整個軍營雖忙碌卻有序。新姬發站在高台之上,望著下方的燈火與天際的鳳凰,心中滿是期待——
明日,他便要率領周室兵馬,踏上伐商之路,一步一步,走向朝歌,走向“周代商”的天命終點。
次日天未亮,西岐軍營便響起嘹亮的號角。
南宮適身披青甲,手持長刀,率五千先鋒軍踏著晨霧出發——
隊伍中,既有周室舊部的精銳,也有新招募的勇武漢子,人人腰懸乾糧、肩扛長槍,腳步沉穩,目光堅定,直奔朝歌外圍的咽喉要地孟津而去。
孟津地處黃河岸邊,是朝歌通往西岐的必經之路,城高池深,且有朝歌守軍三千駐守,守將名喚李榮,雖非頂尖將領,卻也熟悉孟津防務,更知曉此地的重要性,日夜命士兵加固城防、巡查關卡,不敢有半分鬆懈。
兩日後,南宮適率先鋒軍抵達孟津城外十裡處,先命隊伍停下休整,又派三名斥候喬裝成農戶,前往孟津探查守軍布防。
約莫一個時辰後,斥候返回稟報:
“將軍,孟津守軍皆在城頭值守,城門緊閉,吊橋高懸,且在黃河岸邊布了二十餘艘戰船,以防我軍從水路進攻;守將李榮駐守在北門城樓,每日正午會親自巡查一次城防。”
南宮適聞言,眉頭微微一皺——
孟津城防堅固,又有戰船護水路,硬攻恐會折損過多兵力,需尋個巧法破城。他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對身旁的副將道:
“你率兩千兵馬,前往黃河岸邊,裝作要從水路進攻的模樣,吸引戰船與城頭守軍的注意力;我則率三千兵馬,悄悄繞到南門,趁守軍不備,攻破城門!”
副將連忙躬身應道:“末將遵令!”
當下,副將率兩千兵馬直奔黃河岸邊,故意在岸邊搭建營寨、打造木筏,動靜鬨得極大。
孟津城頭的守軍見狀,連忙稟報李榮:“將軍!周軍先鋒抵達黃河岸邊,似要從水路進攻!”
李榮聞言,當即快步登上北門城樓,見黃河岸邊周軍忙碌的身影,頓時笑道:
“南宮適這是想從水路破城?真是癡心妄想!傳我命令,讓岸邊戰船即刻戒備,城頭守軍集中到北門與黃河沿岸,嚴防周軍進攻!”
守軍齊聲應下,紛紛往北門與岸邊調動,原本駐守南門的士兵,也被調走了大半,隻留下百餘老弱士兵值守,南門城樓頓時變得空虛。
而此時,南宮適已率三千兵馬,悄悄繞到孟津南門。
他見城頭守軍寥寥無幾,心中大喜,當即命士兵抬來早已準備好的攻城梯,又挑選五十名精銳,組成“登城隊”,手持短刀,準備攀爬攻城。
“行動!”南宮適低喝一聲,五十名精銳當即扛著攻城梯,快步衝到城牆下,迅速將攻城梯架在城牆上,手腳並用地往上攀爬。
城頭的老弱守軍見狀,頓時慌了神,連忙舉著弓箭射擊,卻因兵力太少、箭術不佳,大多箭矢都落在了地上。
南宮適見狀,親自率軍衝到城下,揮舞長刀,格擋城上落下的滾木礌石,同時高聲呼喊:
“兄弟們,加把勁!攻破城門,為周室首戰告捷!”
城下的周軍將士士氣大漲,紛紛推著攻城梯往前衝,很快便有十餘名精銳登上城頭,與守軍展開廝殺。
守軍本就老弱,哪裡抵擋得住周軍精銳的進攻,不過片刻,便被斬殺大半,剩餘的守軍嚇得跪地求饒。
“打開城門!”登上城頭的精銳高聲呼喊,隨即衝下城樓,打開了孟津南門。
南宮適見狀,當即率三千兵馬湧入城中,直奔孟津縣衙而去——
李榮此時仍在北門城樓,全然不知南門已破。
待周軍衝到北門城樓下方,李榮才察覺不對勁,低頭見城中到處都是周軍的身影,頓時大驚失色,連忙下令:
“快!調兵回援!守住縣衙!”
可此時,岸邊的副將也率兩千兵馬,趁戰船守軍注意力被城中吸引,駕著木筏強行登岸,攻破了岸邊的防線,直奔北門而來。
守軍腹背受敵,頓時亂作一團,有的扔下兵器逃跑,有的跪地投降,再也沒了往日的鬥誌。
李榮見大勢已去,想要拔劍自刎,卻被南宮適上前一腳踹倒在地,長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李榮,你若投降,孤可饒你性命;若執意頑抗,今日便取你首級!”
李榮望著四周的周軍,又想到帝辛的殘暴,心中頓時沒了抵抗的念頭,連忙跪地求饒: